首页 理论教育 两化融合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两化融合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5月,工信部下发《关于印发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方案和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大连供电公司正式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两化融合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大连供电公司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早,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

1983至1992年,公司引进了MICRO-VAXII小型机用于企业计算机系统,通过DEC-NET网络实现业务的数据传输,作为电力部5家试点单位之一,小型机应用通过部级验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发展阶段

1993至2000年,公司以IBM 3BT、G40小型机为应用主机,通过ATM网络实现了调度管理、电费核算、办公管理、业务处理等12个系统的应用,第一个通过了电力部组织的信息系统实用化验收。

3)应用阶段(www.xing528.com)

2001至2007年,公司以IBM、HP小型机为核心,采用ORACLE数据库,通过千兆宽带信息网络实现企业各业务系统的应用,计算机终端突破2000台,企业信息化得到公司广泛共识,各项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存在的问题是业务孤岛现象突出,数据共享度低。

4)全面提升“两化”融合阶段

2008至2014年,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集中实施信息化深化应用及“两化”融合工作,并提出依托SG-186、SG-ERP等业务系统与信息化平台,结合管理改进、效率提升、价值创造,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通过“两化”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应用环节向全业务自动化系统延伸,打造全方位、多层次、跨专业、一体化的企业管控与融合机制。

这个阶段建设和完善了“两化”融合的基础平台、企业门户及业务应用。线损自动化管理系统于2008年正式运行。采用广域网的协同办公系统,于2009年11月份正式上线。供电ERP系统于2009年11月成功上线,农电ERP于2010年8月上线运行。单轨运行工作于2010年10月底全部实施完成。大连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生产管理系统(简称PMS)首批试点推广应用单位,2009年8月顺利上线运行,并在年底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验收。截至2009年年底,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接入5座500千伏变电站、30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500千伏电厂、4座220千伏电厂、14座地方电厂、23座66千伏用户变电站,自动化装置达到97.75%。2009年7月,公司全面完成了“SG186工程”营销现代化业务应用系统的上线推广工作。配电自动化系统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试点工程,2011年8月投入使用。电网GIS平台系统于2009年开发,2010年10月投入使用。隧道电缆集控系统于2011年3月启动,年底投入使用。2012年国内首台66千伏智能移动变电站在大连建成投运。2012年公司实现了“两化”融合的全覆盖,依托信息一体化平台,实现了SG-186、SG-ERP等38个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依托调控一体化平台,实现了调度自动化、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配电集控系统的业务应用;依托配电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了主城区的配电自动化全面应用;依托应急处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应急指挥、重大保电、事故抢险的快速响应;同时微机保护二次系统、电力计量管理、复合控制等系统也建立了覆盖地域的一体化平台。2014年2月,大连供电公司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家评审,同时被推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试点单位。2014年5月,工信部下发《关于印发2014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方案和贯标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大连供电公司正式成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