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渭南老县城到山西商人的足迹

从渭南老县城到山西商人的足迹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工作在渭南的山西人不少。路过渭南时,在县城里的“义盛成”商店住了两天,由于商店里永济老乡多,掌柜是山西人,执意让留下,一些人就这样留在了渭南。当时,渭南县城的山西人,主要经营杂货行、糕点行,以“同义昌”“集泰祥”最为有名,前店后厂生产水晶饼,兼营自制的酱菜,行销省内外。“义盛成”商店掌柜党明轩长期担任渭南县商会常务理事,县参政会筹委会委员。

从渭南老县城到山西商人的足迹

生活工作在渭南的山西人不少。这些从民国时期陆陆续续移民关中的山西老乡,是当年渭南工商业的重要力量。民国二十年(1931),山西永济县黄河岸边的碱庄村,有一批十几岁的少年,跟着一个在西安做生意的亲戚离开家乡,准备到西安商铺学徒谋生。路过渭南时,在县城里的“义盛成”商店住了两天,由于商店里永济老乡多,掌柜是山西人,执意让留下,一些人就这样留在了渭南。

民国时期陕西关中一带,从潼关县到西安沿途城镇的商店几乎是清一色的山西晋南(运城地区各县、市)商号。由于晋南和关中地理相连、人文相近,所以来陕经商谋生的晋南人很多。山西永济县和陕西大荔县一河之隔,生活习俗大致相同。黄河冰冻,两岸人民上集赶会,看戏走亲戚,往来不断。“义盛成”商号是个杂货店,有十多个店员,主要经营油、盐、酒、烟、碱等生活用品。商店资本是蒲城县一个财东出的,财东和爱国将领杨虎城结拜过弟兄。商店在县城西关的砖炮楼对面,门面房屋及后院是当地一家财主的产业。山西人管理的商号当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经营模式,出资本的不参与经营管理,由掌柜全权负责生意,年终按股份(资本股、人身股各占若干)分红。当时,渭南县城的山西人,主要经营杂货行、糕点行,以“同义昌”“集泰祥”最为有名,前店后厂生产水晶饼,兼营自制的酱菜,行销省内外。还有少量经营自行车修理、典当和药品的店铺。县城的其他外省商家,河南人是百货、布料、五金饭店山东人是织布作坊、搬运行(以架子车拉运货物);另外,还有几家湖南的酱菜店和上海馄饨店。而当铺、粮食、棉花、竹木、土产等店铺作坊,多是当地人经营的。

学徒在商铺里被称为相公,干得好的会成为店里的骨干,并分配到一定比例的身份股,挣到股份分红收入。当学徒后,和农村的生活相比,“天天在过年,一年四季都有白馍,还有菜和汤吃”,店员非常满意。在民国时期,不少人背井离乡出来谋生,其实就是为了吃上白馍、吃饱肚子。在“义盛成”当学徒的山西娃,都勤勤恳恳,扎实敬业,用心学习业务知识,练就了一手珠算绝活,得到了东家和掌柜的认可,学徒期满后不少成为庄客(采购员),可以长年在凤翔县驻点采购白酒,并在渭南结婚成家。商店立有规矩,家属不能在店里居住,一般就在郊外村租房住。

山西永济一家弟兄三人,老三先到渭南,后来老二也从老家来到渭南学商谋生。先是在渭南交斜镇董村油坊管账,后和董村的李姓朋友合伙在县城老市场巷口开了杂货店,以卖酒为主业。新中国成立前后,老市场周围是县城商业中心区,秦腔名角余巧云所在的新民剧团就长年在巷内剧场演出。巷口附近有时辰包子店、笼笼肉店、绿豆丸子店等,老渭南有名的豫顺楼饭店就在街对面。老二开的店生意红火,喝酒的多是看戏的观众和演戏的演员。老二和交斜李姓合伙人两家比亲兄弟关系还好,山西的老二常说:“渭南县人,尤其是渭河北边的人厚道,好客大方,人情味浓。”估依市巷口东边有一家上海人开的鸡丝馄饨店,也卖烧鸡卤肉,是人们最向往的吃食,特别是那里的卤猪尾。

抗战期间,黄河两岸交通封锁了很长时间,山西永济在渭南做生意的老三省吃俭用积攒下了一袋银圆,曾托邻村的同乡给老家的父兄捎回,但船过黄河时日机轰炸,多年血汗钱落入湍急的河中。民国时期,渭南的山西商号曾通过同业公会、商会创立过救助贫困同乡的办法,还出资在县城西郊购买义地十亩,用于安葬在渭南亡故又无力回故乡的同乡所用。(www.xing528.com)

民国时期的渭南商业,维持着地方的繁荣,承担着税捐任务,官府军警都爱结交商人,在商号吃饭喝酒、抽烟品茶、打牌聊天,很是平常。“义盛成”商店掌柜党明轩长期担任渭南县商会常务理事,县参政会筹委会委员。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此后山西逐步解放,不断有人来也渭南投亲靠友,各商号和居住的院子开始热闹起来,纷纷形成了“家属区”。在南塘巷“同义昌”商号西邻的一个院落内,住的都是晋南各县商家的家小,号称“十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商店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变成了国有商业或合作商业,店员和学徒成了商业系统的新员工,拥有了渭南户籍。许多商店中的技术骨干,不少是山西籍的中老年职工。“同义昌”的席师、“集泰祥”的陈师等,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糕点技师。

后来,山西来渭南做生意的人,渐渐地融入了渭南各行各业,在各个领域发扬着平和善良、节俭勤朴、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在第二故乡的沃土上,持续的奋斗、热情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撰稿:张朋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