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资源的利益差异性分析

土地资源的利益差异性分析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土地资源利益的空间差异性极为明显,可利用土地资源的自然分布不均匀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高速增长的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与人口低速甚至负增长的欧洲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的差异将会进一步拉大。

土地资源的利益差异性分析

土地资源是指在生产上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将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包括当前可以利用而未被利用以及已经开垦利用的生产土地。土地资源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它是一个由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等多种自然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5]

土地资源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可以按地形地貌、土地类型经济用途和组合利用类型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本研究采取传统的土地利用类型标准将土地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生产生活用地和其他用地。

土地资源具有自然和经济双重属性。马克思认为原始的土地不是劳动的产物,而是自然界长期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所以不具有价值,因而具有自然属性。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包括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和空间的固定性、不可替代性、持久性和生产性,这些特性都是其作为一种自然被自然赋予的。而另一方面,被人类开垦利用了的土地又不仅仅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里面凝聚了人类的物化劳动在其中,所以土地又具有经济属性。土地的经济属性包括供给的稀缺性、可垄断性、用途的可转换性、可改良性、利用的相互依赖性和外部性,这些都是通过后天的劳动赋予的属性。

威廉·配第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而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土地资源属性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土地资源利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它的这一差异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明显。

第一,从土地资源的空间差异性上来看,世界土地资源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分布都极其不均匀。土地资源的面积一般是指陆地面积,世界陆地面积约为14 950万km2,占地球表面的29.2%,但其中可利用的部分大概只有7 000万km2左右。由于永久性冻土、干旱沙漠岩石、高寒地带等基本无法利用的土地存在,只有50%的土地资源属于可利用资源。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如表4.2所示。

表4.2 世界土地资源分布概况

续表(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王秋兵.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47.

从表4.2中不难看出,世界可利用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又以中纬度最为丰富。其中耕地亚洲分布最多,超过全球耕地的1/3,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各占约全球耕地的1/5,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分布较少,共占全球耕地1/5左右。耕地面积最大的四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俄罗斯和中国;而草地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其中亚洲草地面积为11.0亿hm2,非洲为8.9亿hm2,世界草地面积排前三名的国家为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则是拉丁美洲,占世界森林面积的24%,而森林覆盖率高达44%。世界60%的森林资源分布在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刚果(金)。

与水资源相似的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或者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排世界前列,而发展中国家则是总量占优,人均占有量排名靠后。以中国为例,中国耕地、草地和森林资源总量都排世界前列,而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占有量则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土地资源利益质的空间分布也同样十分不均匀。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土地的价格应分为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两部分,而级差地租是将超额利润作为对佃较好土地的补偿。因此,土地资源空间利益在质的层面上应该也具有差异性。以我国为例,我国南北耕地资源的质量差距极为明显,北方耕地上的农作物基本只能做到一年一熟,而南方耕地则可以达到两熟甚至三熟,产量上的优势使得南方耕地质量明显优于北方。

因此,土地资源利益的空间差异性极为明显,可利用土地资源的自然分布不均匀会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第二,从土地资源的时间利益差异性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分布随着时间的推进也会发生一定变化。19世纪以来,世界耕地土地的面积变化十分显著,从19世纪初的800万hm2增长到了21世纪初的约27 000万hm2,其中“亚洲分布最多,占世界灌溉土地面积的70.4%,其余依次为北美洲(11.2%)、欧洲(9.1%)、非洲(4.6%)”。[6]但以20世纪最后30年的数据来说,实际耕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其中欧洲耕地面积反而在减少。但如果从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来说,土地资源差异性则极为明显。亚洲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1/3,非洲减少了1/2,南美洲减少了40%左右,人口增长是造成这一差异的直接原因。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高速增长的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与人口低速甚至负增长的欧洲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的差异将会进一步拉大。草地的情况与耕地十分相似,资源总量变化不大,而人均占有量则持续下降。而最为不同的则是森林,森林的面积持续减少,而且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中发展中国家所在的非洲和南美洲森林资源一直在减少,而发达国家所在的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森林面积持续增加,而亚洲则趋于稳定。可以预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森林资源占有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人均上说,两者的鸿沟都会越来越大。

总之,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来看,土地资源利益差异性都十分明显,这一差异性的直接结果就是土地资源占有量多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向正确,水平平稳,而土地资源占有少的发展中国家则很容易掉入贫穷陷阱,寅吃卯粮,经济难以得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