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学习长期成本函数、收益和利润

深入学习长期成本函数、收益和利润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斗南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目前,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了花卉全产业链和文化旅游业两大板块。阅读工作任务书,收集“学习情境相关知识点”中有关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收益与利润等相关知识,并完成引导问题1~7。自己开公司,预计年销售额800万元,会计成本690万元。

深入学习长期成本函数、收益和利润

同学们,你去过位于昆明呈贡的斗南花卉交易中心吗?那里的游览体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看到过“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招聘信息吗?作为大学生的你,怎样看待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这件事?在本部分的学习中,你将初步运用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理论,进行企业行为分析。

通过本学习情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理解成本与收益。

(2)解释利润最大化原则。

(3)能初步运用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理论进行企业行为分析。

(1)根据材料1,运用规模经济理论进行经营决策分析。

(2)根据材料2,运用学习效应理论进行企业行为分析。

学生任务分配表如表7.15所示。

表7.15 学生任务分配表

材料1 斗南——“中国花卉第一村”

云南素有“花卉王国”之称,与非洲(肯尼亚)、南美洲(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并列为全球三个最佳花卉种植区域。斗南花卉市场每年卖出鲜切花数十亿枝,交易额达数十亿元,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全国每10枝鲜花就有7枝来自斗南。斗南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今天在斗南,你不仅可以逛花市买花,还可以享受发达的物流体系带来的便捷,可以参加花艺培训,观看花车巡游表演,品尝鲜花饼、鲜花过桥米线等特色美食,等等。目前,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了花卉全产业链文化旅游业两大板块。花卉全产业链以花卉交易平台(拍卖交易、线上支付、电商交易)为基础,着重发展花卉物流、花卉金融、花卉科技、花卉资材、花卉商文旅、互联网大数据、花卉供应链整合、分销网络,建立亚洲花卉产业基地及花卉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文化旅游业依托亚洲第一花市的产业优势和云南旅游大省的优势,精心雕琢集住宿、休闲、娱乐、文化、餐饮、花卉衍生品、商务、酒店等于一体,昼可品花都市井风情,夜可览万花交易盛况的鲜花特色旅游小镇。

当规模经济存在于行业内部,而不是单个厂商内部时,就被称为外部经济。发生外部经济时,整个行业在一个或几个地点集中生产,就会降低该行业的成本,而行业中单个厂商的规模仍然可能很小。

斗南成为中国花卉的“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主要是依靠外部规模经济。第一,大量厂商集中在一起,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从而使花农可以专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把其他业务包给别人去做,从而促进专业化队伍的形成,提高花卉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第二,知名度的扩大带来商机。如今在云南,乃至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人们买花首先想到的都是斗南。第三,整个产业的发展兴盛,得到地方政府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行动不仅使产业集群的发达市场体系迅速建立,而且积极的招商吸引了相关产业的进入,构成了多层次的花卉产业和产业支持体系。云南省政府对于花卉研发、花卉出口以及花卉产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支持,推进了产业集群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升级。

材料2 “有工作经验者优先”VS“没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从媒体上读到一则消息,说是新近若干网络软件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公开宣布:“没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只要你浏览一下报刊的招聘广告,几乎都有一条规定:“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有的甚至把有无工作经验当作录取人才的决定性标准。第一次看到“没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招聘启事,着实让人感到新鲜。

招聘方认为,片面强调工作经验,至少有两个不好之处。一是容易使用人单位与优秀人才失之交臂,某学生可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就因为缺少“工作经验”而被拒之门外,将送上门的人才丢失了。二是误导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去积累工作经验,他们还没有工作,何来经验?因为“工作经验”决定命运,有的学生还可能弄虚作假,买来“工作经验证明”。这就有悖于大学教育的宗旨了。

但必须看到的是,当下以“没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作为招聘标准的企业还为数不多,尤其待遇及发展空间较好的中高层岗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阅读工作任务书,收集“学习情境相关知识点”中有关长期成本函数、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收益与利润等相关知识,并完成引导问题1~7。

引导问题1 (单选题)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这种利息被视为( )。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会计成本 D.经济利润

引导问题2 (单选题)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不存在的是( )。

A.不变成本 B.平均成本

C.机会成本 D.隐性成本

引导问题3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可计入显性成本的是( )。

A.设备购置费 B.场地租金

C.借款利息 D.增值税

引导问题4 (判断题)在长期中只有可变成本,没有固定成本。( )

引导问题5 (判断题)规模经济现象只存在于企业内部。( )

引导问题6 (判断题)经济利润等于会计成本减去隐性成本。( )

引导问题7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计算。

一位刚刚获得MBA的A先生,自己投资200万元(当前市场利率10%)开设一家公司;A先生如果没有自己开公司,而是受雇于其他企业,其年薪为100万元。自己开公司,预计年销售额800万元,会计成本690万元。

请问:A先生全年的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分别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提示: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按照收集资讯和决策过程,制订工作计划,完成表7.16的内容。

表7.16 工作实施计划表

小提示:总结呈现时间节点由教师确定,之后小组成员据此集体商议确定各部分计划用时,鼓励同学们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引导、监督学生完成“工作准备”部分引导问题的回答,并对各组的工作计划给出建议,同学们根据老师的建议对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并且再次熟悉分析材料,为工作实施做好准备。

第一步:根据材料1,运用规模经济理论进行经营决策分析

引导问题8 花商在斗南可以享受哪些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问题9 试想在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斗南花商较之外地的花商,会不会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大概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问题10 你认为规模经济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在达到最佳规模之后,如果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将会出现哪些规模不经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根据材料2,运用学习效应理论进行企业行为分析。

引导问题11 请运用学习效应解释为何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优先选用或只录用有经验的工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问题12 可以用哪个成语来说明学习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问题13 从学习效应怎样理解有工作经验者获得高薪职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问题14 作为大学生的你,怎样看待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这件事?(www.xing528.com)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各组代表用PPT等形式进行作品展示,介绍任务的完成过程,准备作品展示材料,并完成表7.17至表7.20所示的评价表。每个学习情境的成绩评定将按学生自评、组内点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四个阶段进行(建议按自评占10%、组内点评占20%、小组互评占20%、教师评价占50%的比例计算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

表7.17 学生自评表

表7.18 组内点评表

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内各位成员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4人小组为例,组长比重占40%,其他两个组员各占30%,总评分加权平均得出。

表7.19 小组互评表

注:填写此表时请根据班级实际分组情况,由被评小组以外的其他几个小组对被评小组进行评价,并填写此表格。

表7.20 教师综合评价表

一、长期成本函数

(一)长期总成本与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long-run total cost,LTC)是指厂商在长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付出的成本总额。它是厂商长期中,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其函数式表达为:

LTC=F(Q)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见图7.4),说明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图7.4 长期总成本曲线

如图7.4所示,产量较低时,生产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成本的增加幅度要大于产量的增加幅度;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规模报酬的作用,成本增加的幅度小于产量的增加幅度;最后,由于规模报酬递减,成本的增加幅度又大于产量的增加幅度。

(二)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long-run average cost,LAC)是指厂商在长期内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它是厂商长期中,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平均成本。其函数式表达为:

由于在长期中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从而不存在固定成本。厂商在决定其产量规模时,总是要使相对于每一产量的平均成本达到最低,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如图7.5所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这是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规模收益递增,平均成本减少;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规模收益递减,平均成本又逐渐增加。长期平均成本的这种变化规律和短期平均成本相同,但形成的原因则不一样。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形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形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引起的。

(三)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long-run marginal cost,LMC)是指厂商在长期内每增加1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量。其函数式表达为:

图7.5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也是随产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的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但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都有一条相应的短期边际成本交于其最低点,长期边际成本就是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短期边际成本与每一产量水平相交的点连接起来得到的一条光滑曲线,如图7.6所示。

图7.6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二、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

规模经济是长期成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学习效应密切关联。

(一)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厂商生产的最佳规模。规模经济可划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1)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厂商自身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平均生产成本降低的现象。内部规模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专业分工更细,从而提高生产及管理效率;第二,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也随之提高,学习效应变得明显;第三,厂商更具研发实力,从而采取更先进的设备与技术生产新产品;第四,大厂商在大宗产品的运输、销售及原材料的采购方面,可获得各种优惠条件,在价格谈判上占据强势地位。

(2)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所引起的行业内单个厂商收益增加的现象。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使整个行业内各厂商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外部规模经济属于空间聚集经济,侧重于产业整体规模和产业链的形成。如硅谷这样的高科技区域,其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上下游体系分明,信息与交易成本的降低,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是有限度的,厂商在达到最佳规模之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长期平均成本就会呈上升趋势,即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二)学习效应

所谓学习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完成某一种产品生产时,完成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学习效应可用学习曲线来表述。学习曲线又称经验曲线或进步函数,是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产品数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如图7.7所示。随着累计生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

图7.7 学习曲线

如图7.7所示,学习曲线包含两个阶段:其一是学习阶段,该阶段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二是标准阶段,该阶段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基本稳定,学习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用标准时间进行生产。学习曲线的特点是在开始阶段下降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得平缓。

除飞机制造业外,在汽车石油化工半导体、合成橡胶、人造纤维织物等行业也都发现了类似的学习效应。尽管不同产品的工时成本下降速率不同,但每当累计产量增加1倍时,产品工时成本按同样的百分比有规律递减的现象却是相似的。

学习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为生产计划工作提供分析工具。可以利用它来估计未来的劳动力需求量和生产能力,估计成本,制订计划并安排作业进度。

(2)防止竞争对手进入自己的市场。如在电子元器件行业,开发一种集成电路的成本比较昂贵,因此产品最初的价格往往会很高;但随着产品累计产量的增加,成本会迅速下降,从而使价格也降下来。这对于先开发产品、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十分有利;而后来者一开始就必须低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产品,但一开始成本很高,这种因学习阶段的价格低于成本而带来的损失,只能由其自己来承担。

总之,学习曲线在厂商设计雇员数量、生产能力、成本和定价等许多战略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收益与利润

(一)收益分析

收益(revenue)是指企业卖出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等于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收益中既包含了成本,又包含了利润,即总收益=总成本+利润。

收益可划分为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总收益是指企业卖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若以P代表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TR=P×Q

平均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时,每单位商品所获得的平均收入,即商品的销售单价,用公式表示: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如果用ΔQ表示销售量增量,ΔTR表示总收益增量,可用公式表示为:

MR既可以为正数,也可以为负数。表7.21中MR小于P的原因在于多出售一单位产品就会降低以前各单位的价格,从而使收益下降。

表7.21 某企业的收益表

(二)利润分析

利润是指企业销售产品的全部收入扣除全部成本后的余额。企业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那么,企业在生产中怎样才能获取最大的利润呢?或者说怎么样才能做到利润最大化呢?

在经济分析中,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因为,边际收益是指增加1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生产中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企业继续增加生产这个产品,以有利于利润的增加。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厂商还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要继续增加产量。但在产量增加的过程中,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会减少,而同时边际成本会增加,直到两者相等为止,企业才不会再继续增加产量。

如果生产中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么,这时再增加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将小于生产这个产品所带来的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表明企业继续增加生产这个产品是不利的,这时企业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但在产量减少的过程中,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收益将会增加,同时边际成本却会减少,直到两者相等为止,企业才不会再继续减少产量。

所以,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此时既不会增加产量,也不会减少产量,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这时也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即MR=MC成为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最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

企业实现最大利润所要遵循的原则可以表述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的最优产量,是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