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名入诗词之药名体

中药名入诗词之药名体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名体,顾名思义就是以药名入诗词。中药名与全诗浑然一体,巧妙地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令人拍案叫绝。用中药汤头名创作的诗词本来就不多见,而能够将中药汤头名与词的形式结构、内容如此完美地融为一体的作品,更为难得。

中药名入诗词之药名体

药名体,顾名思义就是以药名入诗词。这类诗词受限于中草药名,作品往往只工于形式,而在运用药名服务于内容上则略显不足,因而此类诗词只能“在工不在境”。而为数不多能够得以流传于世的名篇佳作,一般都能将药名运用得巧妙而得当,贴切又合理。这类诗词,在诙谐幽默之中,十分自然地显露出作者的才华情思,还传播了中医药文化,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1.《西游记》里的两首药名体:《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吴承恩用九味中药名写了一首《西江月》,描写孙悟空大战猎户的情景。

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

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

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

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吴承恩借助唐僧之手,用九味中药名写了一首抒发情怀的诗。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虽然药的功能与诗的内容无关,但作者却借这些药名揭示了《西游记》的情节,颇值玩味。“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大西天取经的矢志不渝之信念;“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驾亲自为御弟三藏饯行,并与众官送出长安关外;“三棱子”指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三个徒弟;马兜铃正是唐三藏师徒与小白龙马一起“乘危远迈杖策孤征”,匆匆赶路的形象和声音;“茯苓”是指西天如来佛祖;“防己”“竹沥”指唐僧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茴香”指取经成功返回唐朝。中药名与全诗浑然一体,巧妙地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令人拍案叫绝。吴承恩果然是懂中药的高手。

2.汤头拾趣:

竹叶柳蒡道,泰山磐石边。

龟鹿二仙兴至,逍遥桂枝前。

更有四君三子,大小青龙共舞,玉女伴天仙。

阳和桃花笑,碧云牡丹妍。

酥蜜酒,甘露饮,八珍餐。

白头翁醉,何人送服醒消丸?

凉膈葛花解酲,保元人参养荣,

回春还少年。四海疏郁罢,常山浴涌泉。

这是一首用中药汤头歌名填成的水调歌头,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用中药汤头名创作的诗词本来就不多见,而能够将中药汤头名与词的形式结构、内容如此完美地融为一体的作品,更为难得。词内含汤头三十个,依次为:竹叶柳蒡汤、泰山磐石散、龟鹿二仙胶、逍遥散、桂枝汤、四君子汤、三子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玉女煎、天仙藤散、阳和汤、桃花汤、碧云散、牡丹皮散、酥蜜膏酒、甘露饮、八珍汤、白头翁汤、何人饮、醒消丸、凉膈散、葛花解酲汤、保元汤、人参养荣汤、回春丹、还少丹、四海疏郁汤、常山饮、涌泉散。

3.《药名体》两首(宋·孔平仲):《宋诗记事》载有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的两首《药名体》诗。(www.xing528.com)

其一云:

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

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

其二云:

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

诗中共嵌入常山、甘草、卷柏、防风、云实、木通、当归、白头翁、地龙、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等16种药名。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药名,从微观到宏观,勾画了一幅山村野夫居住茅屋、眼望飞云、耳听泉声、安乐自得的闲逸神情。在这“龙舒国”里,松杉参天、野橘遍地、石乳溶洞、麻麦阡陌,好像世外桃源一样,别赋新意,颇有感染力。

4.中药名“四季歌”: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泽兰。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

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天南星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这首嵌入20余味中草药名的《四季歌》,非常著名。作品以药名咏四季,将各味中药与各个季节的特点结合得非常巧妙贴切,极富情趣,令人神往。这篇佳作很自然地受到业内人士的喜爱,长期以来在中医药界广为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