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对称信息引发市场失灵问题分析

不对称信息引发市场失灵问题分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不对称信息的领域或者说场合很多。在上面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市场机制不能使代理人完全自觉地为委托人工作,从而可能降低委托人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商业保险市场,市场机制不能阻止本来就有重大疾病的人隐瞒事实去投保,从而降低了商业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在商业保险领域,市场也是失灵的。

不对称信息引发市场失灵问题分析

微观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各个市场经济主体能够完全掌握各种信息,市场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买方,当消费者了解各种商品的性能、特点以及价格以后,根据自己的偏好,他就会对需求量和需求品种做出恰当的选择或者安排。在卖方,当生产者了解各种生产要素的性能、特点、价格以及效率等情况以后,他就会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对供给量和供给品种做出恰当的选择或者安排。因此,在具备了充分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市场双方会形成合理的商品价格,并且市场价格的变化能够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完全竞争市场毕竟是一种理想模式的市场类型,它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体系的复杂性、不完整性和不完善性,在买卖双方,人们不可能做到及时、准确、百分之百地掌握各种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制度和法规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得虚假信息的散布和传播得以实行;再者,掌握信息的买卖双方为了某种利益,有着隐藏信息的主观故意等。这些就是不对称信息存在的原因。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不对称信息的领域或者说场合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保险市场和劳务市场以外,一般的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存在不对称信息的现象。下面通过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委托人和代理人。委托人是资产的所有权一方,如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的股东;代理人是没有资产的所有权,但有资产经营权的一方,如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职业经理人。在建立了委托⁃代理关系的情况下,委托人根据自己的计划和意愿,委托代理人管理经营企业资产。从代理人一方来说,表面上看,该代理人确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并按照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来管理和运营资产。然而该代理人实际上真的投入了100%的精力来管理企业了吗?这也许只有代理人本人真正清楚,而委托人是不完全清楚的。也许代理人在表面上认真管理和运营企业资产,而同时利用职务便利私下谋取了私利,或者存在某些不利于本企业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这样,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就存在着不对称信息现象。(www.xing528.com)

第二个例子是商业保险中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区别,社会保险通常包括由政府、单位和职工个人三方出资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带有强制性质;商业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出售、由个人自愿购买的健康保险、财产保险、重大事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商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在商业保险中,投保人投保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发生重大事故或者患上重大疾病的可能性很大,或许有人本来就有某种重大疾病,却在隐瞒事实的情况下买了保险。从保险公司一方来说,保险公司希望所有平常人都去买它的保险,它对投保人的情况不是完全清楚的。所以,在投保方和被投保方之间存在着不对称信息现象。

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市场价格是不合理的,或者说它不是一个均衡价格。不合理的价格就不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在上面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市场机制不能使代理人完全自觉地为委托人工作,从而可能降低委托人的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市场是失灵的。在商业保险市场,市场机制不能阻止本来就有重大疾病的人隐瞒事实去投保,从而降低了商业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所以在商业保险领域,市场也是失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