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海枸杞种质资源评价和创新优化

青海枸杞种质资源评价和创新优化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柴达木地区枸杞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海农林科学院承担完成的省科技项目“黑果枸杞栽培及优质丰产技术研究”,开展了黑果枸杞种苗繁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青海枸杞种质资源评价和创新优化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诺木洪农场等单位完成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柴达木枸杞产业提质增效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科技攻关项目“柴达木地区枸杞新品种培育”,青海省“1020”科技支撑项目“青海高原枸杞良种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与育种平台建设”及“柴达木枸杞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等项目,重点在枸杞种质资源评价、育种平台建设、种苗繁育等方面开展研究,建设完成了青海省枸杞种质资源圃,在柴达木枸杞主产区建立相对集中的种质资源圃及品种品比圃3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柴达木枸杞育种平台。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通过枸杞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化学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等多种途径,选育审定了青杞1号、青杞2号、青黑杞1号、柴杞1号、柴杞2号、柴杞3号及诺黑(种源)等枸杞新品种。通过神舟九号飞船和实践十号卫星搭载枸杞、黑果枸杞种子开展航天育种取得初步成效,首批种苗已开始挂果。海西州农科所等单位完成的枸杞新品种选育等项目,通过多年努力,成功培育出柴杞1号、柴杞2号、柴杞3号新品种。

对各优良种质资源在柴达木枸杞主产区进行区域栽培品比试验,通过果性指数、产量以及抗逆性的综合品比,确定适宜于柴达木枸杞产区产业化发展的优良品种。青海枸杞产区适宜规模化发展的品种为宁杞1号、宁杞7号、青杞1号、柴杞1号、柴杞2号、柴杞3号、诺黑(种源)、宁杞4号和宁杞5号等。

1.柴达木枸杞栽培技术创新

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青海康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枸杞主要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治、节水灌溉等研究,形成了枸杞无公害栽培、有机栽培系列技术方案,建立了示范栽培基地。“枸杞篱架栽培技术研究”项目,提出了枸杞篱架栽培的新思路和技术方案。“柴达木地区枸杞良种选育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完成的“柴达木盆地枸杞养分吸收特性及滴灌肥配方设计”“枸杞水溶性滴灌肥开发与示范”和“高效节水集成与示范推广”等项目在水溶性滴灌肥配方研制、水肥耦合技术及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成果。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在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高效节水技术集成示范”课题支持下,在柴达木盆地开展了枸杞的微润灌溉技术示范,节水效果良好。在枸杞采摘技术方面,青海林丰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浆果采摘机已得到应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枸杞生态专用肥开发技术与示范”项目开发出枸杞生态专用肥组方。青海农林科学院承担完成的省科技项目“黑果枸杞栽培及优质丰产技术研究”,开展了黑果枸杞种苗繁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1)枸杞良种繁育技术研究。通过对枸杞组织培养育苗、水培育苗、硬枝扦插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等无性繁育技术进行研究与综合评价,建立了青海枸杞良种快繁技术体系,并确定了枸杞良种规模化快繁的最佳技术。解决了柴达木地区提高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扦插平均成活率达73%,嫩枝扦插育苗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在都兰、德令哈、西宁等地建立了良种采穗圃,枸杞硬枝扦插、嫩枝扦插育苗和组织培养育苗试验示范基地,制定了《枸杞扦插育苗技术规程》《柴达木地区黑果枸杞播种育苗技术规程》和《黑果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苗木生产实现了良种化、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有效促进了青海省枸杞种苗产业发展。

(2)枸杞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开展枸杞病虫杂草区系调查,通过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确定主要病虫草害种类、有效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确定了枸杞棉蚜、枸杞桃蚜、枸杞瘤瘿螨、拟大枸杞瘤瘿螨、刺皮瘿螨、枸杞木虱、枸杞负泥虫、甜菜象甲、枸杞麦蛾、枸杞绢蛾和枸杞蓟马11种柴达木地区枸杞主要虫害种类,从25种化学药剂和30种生物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中筛选出防治枸杞害虫的无公害有效药剂7种;确定了白粉病、根腐病、枯叶病、流胶病和炭疽病5种柴达木地区枸杞主要病害种类,筛选出控制枸杞无公害有效药剂20种;研究提出了枸杞有机栽培控制枸杞病虫草害的技术方法。

(3)篱架栽培技术研究。篱架栽培技术重点解决了在柴达木地区频发的风沙危害和高寒气候条件下枸杞果实提升质量和提高产量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柴达木地区枸杞抗风沙结果主枝骨架和立体结果枝组的培育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以篱架搭建、篱形整形修剪为主的技术方案,并配合水肥一体化、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机械采收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柴达木枸杞果实质量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

(4)节水灌溉与水肥耦合技术研究。在枸杞水溶性滴灌肥开发与高效节水方面,围绕滴灌及微润灌技术、水溶性滴灌肥配方研制、水肥耦合技术及装备研发等方面,开展研究示范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依据青海省土壤条件和枸杞年周期内生长特点及养分吸收特性,充分考虑其对大中微量元素的需求,研制优化枸杞滴灌肥基础配方,并根据枸杞现蕾期、花果期、幼龄期等不同生育阶段研制出了10余种符合本土实际的枸杞水溶性滴灌肥配方。结合创新集成的滴灌施肥设施,开展了水溶性滴灌肥中试生产;利用枸杞高效水肥耦合等技术集成,制定定量供水供肥的灌溉施肥制度,实现了节水、节肥、水肥高效耦合、环境友好、高产优质的目标。(www.xing528.com)

(5)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技术。通过开展黑果枸杞种苗繁育、栽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果实采收及制干等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黑果枸杞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认为,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条件与野生状态下环境条件的差异,明显造成黑果枸杞叶片、果实、枝条的形态变化,人工栽培的黑果枸杞叶长、叶宽、叶面积明显增大是生长条件良性变化所导致。人工栽培黑果枸杞叶形指数和叶面积的增加,更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黑果枸杞已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

2.枸杞功能研究与精深产品开发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柴达木枸杞成分分析与评价”项目,对青海各枸杞种植区枸杞的各类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检测,评价了青海枸杞的质量水平。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柴达木枸杞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青海柴达木枸杞叶提取高纯度叶黄酮技术产业化”和“藏药黑果枸杞色素提取及药理活性研究”等,对枸杞及黑果枸杞的功能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发出一系列产品加工技术或产品,取得相关发明专利50余件。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对高原环境影响枸杞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基因表达开展了研究。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海青美生物资源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枸杞鲜果贮运保鲜技术开发研究”项目,采用物理保鲜技术,解决了枸杞鲜果保鲜方面的诸多问题,保持了果实的鲜食品质。“青藏高原枸杞资源综合利用——枸杞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项目提出了一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绿原酸的方法。青海可可西里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完成的“柴达木枸杞籽油提取技术及成分分析研究”和“柴杞维康软胶囊开发研究”项目,开发出枸杞油精华素软胶囊和柴杞维康软胶囊成品。格尔木源鑫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宁之也生物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和青海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完成的“抗氧化黑果枸杞含片的工艺研究”和“抗氧化黑果枸杞口服液的工艺研究”项目,开发了黑果枸杞含片和口服液等深加工产品。

(1)柴达木枸杞成分分析与评价。对青海各枸杞种植区枸杞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枸杞多糖胡萝卜素、甜菜碱、多酚类和黄酮类以及矿物质元素等各类营养成分和功效成分进行系统的检测,经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柴达木地区德令哈、诺木洪、大格勒等地的枸杞在营养成分和功效方面具有明显的品质特点。

(2)高原环境影响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形成的基因表达研究。对枸杞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通过分析测序数据,找出了枸杞在暗胁迫和紫外线辐射胁迫下影响黄酮合成途径的对应的基因及位点,同时也找出了胁迫生境下其他代谢途径及应答机制的表达差异基因,使青海高原紫外线辐射高、日照强度大的环境下,枸杞黄酮含量较高的原因得到更进一步的解释,并为后续更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3)枸杞内含物提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柴达木枸杞籽油,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参数,建立了枸杞籽油防氧化技术,组方开发了枸杞籽油复合软胶囊,研究了其生产工艺,并对复合软胶囊进行了功效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黄酮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得到了枸杞籽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柴达木地区枸杞叶,综合应用提取分离技术、质量控制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技术,优化了工艺参数,提取有效成分叶黄酮,总黄酮含量≥30%。研究确定了枸杞多糖的制备工艺流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清除DPPH与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对柴达木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对枸杞果渣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绿原酸的方法,为开发生产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降低血糖、保肝利胆等作用的药品及保健食品提供优质生产原料。

(4)枸杞鲜果汁等枸杞饮品研发。大漠红100%枸杞汁是零添加、非浓缩还原枸杞汁。100%枸杞汁采用经过欧盟、北美、日本认证的有机枸杞鲜果为原料加工制成,既不添加一滴水也不流失一滴原液,最大程度保留枸杞鲜果的营养成分。同时青海省还开发了枸杞醋饮、枸杞酒等枸杞饮品。

(5)黑果枸杞产品研发。采用高压均质、膜分离及柱层析技术,对黑果枸杞色素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研究,并对提取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急性毒性及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完成了黑果枸杞色素提取及分离纯化,提取率达到95.8%。研究开发了黑果枸杞口服液及花青素片等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