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工程后评估的组织与实施优化方案

建设工程后评估的组织与实施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后评估对评估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我国目前项目后评估人员数量与其需求量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项目后评估投入经费的数量视项目规模大小而不同。这类项目后评估报告应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结果应向全国人民公布。明确项目后评估的具体对象、评估目的及具体要求。问题提出后,项目后评估的提出单位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后评估,或者自己组织实施。

建设工程后评估的组织与实施优化方案

(一)项目后评估的组织

1.项目后评估组织机构的基本要求

根据项目后评估的职能,我国项目后评估的组织机构应符合以下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1)满足客观性、公正性要求。这要求后评估组织机构排除人为的干扰,独立地对项目实施及其结果做出评论。

(2)具有反馈检查功能。即要求后评价组织机构与计划决策部门具有通畅的反馈回路,以使后评估有关信息能迅速地反馈到决策部门,达到后评估的最终目的。

2.项目后评估机构设置

根据上述要求,我国项目后评估的组织机构不应该是项目原可行性研究单位和前评估单位,也不应该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机构,可以是以下一些单位:

(1)国家计划部门项目后评估机构负责组织国家计划内投资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尤其是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独立于现行负责计划工作的各司局。对有些重大项目,还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项目后评估报告。

(2)国务院各主管部门项目后评估机构负责组织本部门投资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独立于部门内各司局,直接向部长或副部长负责。

(3)地方政府项目后评估机构负责组织本省市区的投资项目后评估工作,可以设立在各省市区负责计划工作的部门之内,直接向当地负责计划工作的部门领导人负责,甚至直接向省长、副省长负责。

(4)银行项目后评估机构负责组织本行投资贷款项目后评估工作,其机构设置应独立于各业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或行长、副行长负责。

(5)其他投资主体的项目后评估机构。其他投资主体是指一些自负盈亏的从事投资活动的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其项目后评价组织机构主要负责本单位投资项目的后评价工作,它应独立于各业务部门,而直接由董事会或总经理负责。

总的来讲,国外项目后评估组织机构设置的基本特点是:组织机构相对独立,并且每个组织机构只负责自己投资项目的后评估组织工作。这对我国相应机构的设立具有借鉴意义。

(二)项目后评估的实施

1.项目后评估的资源要求

项目后评估投入的资源主要包括后评估人员、一定的经费和时间。

(1)项目后评估人员。项目后评估对评估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原则上讲,项目后评估人员要既懂投资,又懂经营;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当然这样的全面人才在现实中不多见。这个问题通常可以通过组建具有上述各方面知识结构的后评估小组来解决。项目后评估小组一般应由以下人员组成:经济学家、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市场预测人员、财务统计分析人员、社会学家。

我国目前项目后评估人员数量与其需求量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为了全面推广项目后评估,应当也必须着手进行项目后评估人员的培养工作,可以由国家有关机构组织短期培训,也可以通过大专院校等进行长期培养。

(2)项目后评估经费。项目后评估投入经费的数量视项目规模大小而不同。根据国外项目后评估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项目后评估的取费标准为:大、中型

项目:0.2%~1.5%;小型项目:1.5%~3.0%。(www.xing528.com)

项目后评估不像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前评估那样,其经费可以纳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因此要解决好由谁来支付这笔经费的问题。显然由国家额外提供全部项目后评估经费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项目单位或企业来承担。

(3)项目后评估的时间安排。根据项目后评估的内容要求,要全面评估项目投资的实绩、系统地总结项目管理经验,项目后评估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对于每一个具体项目,由于项目规模大小、复杂程度、投入人力的多少、组织机构对后评估内容的具体要求等的不同,后评估的时间要求也不完全一致。就一般工业项目而言,从项目后评估课题的提出到提交项目后评估报告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各阶段时间应当合理安排,以保证后评估工作进度。

2.项目后评估对象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对所有竣工投产的投资项目都要进行后评估,项目后评估应纳入项目管理程序之中。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客观条件不成熟,不可能对所有投资项目都及时地进行后评估。这样,我国项目后评估应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可选择一部分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投资的大、中型项目进行后评估,以把握项目投资效益的总体状态;第二阶段,待条件成熟后,全面开展对所有投资项目的后评估工作。

现阶段,我国选择项目后评估对象时应优先考虑以下类型项目:

(1)项目投产后本身经济效益明显不好的项目。

(2)国家急需发展的短线产业部门的投资项目,其中主要是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如能源、通信交通运输农业等项目。

(3)国家限制发展的长线产业部门的投资项目。

(4)一些投资额巨大、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这类项目后评估报告应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结果应向全国人民公布。

(5)一些特殊项目,如国家重点投资的新技术开发项目、技术引进项目等。

3.项目后评估时机的选择

由于对项目后评估认识不同和经济体制的不同,世界各国项目后评估时机的选择也不同。根据项目后评估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一般生产性行业项目后评估通常应选择在竣工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1~2年内进行,基础设施行业在竣工以后5年左右,社会基础设施行业可能更长一些。主要考虑到项目达产后,企业供、产、销基本上步入正轨,建设、生产中各方面的问题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可以对项目实际产出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意见等。当然项目后评估时机的选择也不能千篇一律。

4.项目后评估的程序

尽管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的不同,每个项目后评估的具体工作程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的看来,一般项目的后评估都遵守一个客观的、循序渐进的基本程序。具体如下所述:

(1)提出问题。明确项目后评估的具体对象、评估目的及具体要求。

(2)筹划准备。问题提出后,项目后评估的提出单位或者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后评估,或者自己组织实施。筹划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建一个评估领导小组,并按委托单位的要求制定一个周详的项目后评估计划。

(3)搜集资料。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详细的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并开展实际调查工作,收集后评估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

(4)分析研究。围绕项目后评估内容,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编制项目后评估报告。将分析研究的成果汇总,编制出项目后评估报告,并提交委托单位和被评价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