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设计适宜激励员工的股权激励方案?

如何设计适宜激励员工的股权激励方案?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一定要和控制人进行反复沟通,并结合调查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梳理。

如何设计适宜激励员工的股权激励方案?

结合老板股权激励的意图和公司尽职调查的情况草拟股权激励方案,然后交给老板看,与老板当面沟通,讲解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思路,解答老板的疑问,使股权激励方案体现老板的真实意愿。

实践中,方案设计思路不同,方案的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别。

(一)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

做股权激励,首先要站在实际控制人的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得到他们的认同。所以,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一定要和控制人进行反复沟通,并结合调查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梳理。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时候,重点有几大块:

1.明确股权激励计划的目的。这是宗旨,即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战略目标是什么?

2.激励对象确定的依据和范围。即入围的标准。首先,符合什么条件的人才可以进入激励对象的范围。后来的人,新员工,也知道是什么标准,通过努力,符合了这个要求后,未来也可能会进入股权激励的范围,这就起到了指引作用。

3.股权激励计划权益的数量。比如,这次总量要给多少?涉及的标的股票的股权的种类以及它的来源;数量以及占公司的总股份或股本的比例。重点要确定来源到底是大股东个人转过去,还是通过增资扩股来实现?股权数量的确定很关键,里面涉及很多,比如,为什么这个人要给1%,另外一个人给0.5%,这个怎么算的?这里可能要参考之前的工资、薪酬待遇等。要坚持一个原则,即要把握之前工资高的人授予的股权数量不能比工资少的人还要少,否则就破坏了原来的平衡。

4.激励对象。如果他是高级管理者,给他们权益的同时,要明确它的比例,还有未来有限制的期限,即禁止售出的期限。因为他们是公司核心中的核心,不是给钱越多越好。虽然给的越多,激励的力量越大,但是时间长了就不一定。

5.有效期,即激励要考核的期限。要明确,什么时候受益?特别是刚才说的禁售期,也不是越长越好,也要把握一个度,就像是税收一样。不能一下就收得太高了,太高了就造反了,大家都活不下去;但是给的激励太低了,大家反而觉得没什么影响。比如,月工资5万的人,给他的激励是一年增加5000元钱,对他来说就没什么意义,无法调动他的积极性。

6.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这个价格以及行权价格如何确定?重点要了解受益的价格。受益的价格分为好几种,可以通过注册资本的价格以及净资产的价格。

7.激励对象的收益。收益应该具备怎样的行权条件?这个方法非常重要,后面所说的配套文件中都会涉及。现在要讲一下分红、利息怎么计算。还有,在财务方面,要知道公司到底是赚了还是没赚,是否隐藏了收入。如果真是这样,没有信赖感,也是很危险的。

8.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股权标的的数量。即价格的调整方法和程序。如果突然遇到意外,比如出现了疫情,公司的业绩明显下降,之前的考核标准就要进行调整、业绩目标也要下调。针对这一点,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不应该调,已经制订好了这个计划,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不应该调;有的认为可以调。本书认为可以调,关键是调的标准,在什么情况下调。

9.公司发生控制权的变更、合并分立以及激励对象发生了职务的变更,股权激励计划应该怎么来执行?遇到一些变动情况,公司控制权发生了变化,怎么办?或者这个人升职了,应该怎么调整?更常见的就是,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有一部分员工可能由于各种原因离职,这时候,针对已经给他的激励股权怎么来安排?收回,还是让他带走?没有提前约定清楚,员工离职时就会发生纠纷。

10.发生了争议和纠纷,该如何来解决?通常,通过仲裁更好一些,因为仲裁具有保密性,不公开,即使个别员工和公司由于股权激励发生了纠纷,对外界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二)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点(www.xing528.com)

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点包括这样几个:

1.确定股权激励计划的目的。

2.确定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和范围。

3.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权益数量、所涉及的标的股票种类、来源、数量及占公司股本总额的百分比

4.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者的,其各自可获授的权益数量、占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总量的百分比;其他激励对象(各自或按适当分类)可获授的权益数量及占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总量的百分比。

5.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授权日、可行权日、标的股票的禁售期。

6.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或授予价格的确定方法,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或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

7.激励对象获授权益、行权的条件,如绩效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以绩效考核指标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条件。

8.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权益数量、标的股票数量、授予价格或行权价格的调整方法和程序。

9.公司授予权益及激励对象行权的程序。

10.公司发生控制权变更、合并、分立以及激励对象发生职务变更、离职、死亡等事项时股权激励计划的执行。

11.股权激励计划的变更、终止。

12.公司与激励对象之间相关纠纷或争端解决机制。

13.公司与激励对象的其他权利义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