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解析

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解析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影子银行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脆弱性、突发性和传染性,容易诱发系统性风险。二是部分影子银行产品已初步具备庞氏融资的苗头。由于银行理财在影子银行体系中的比重较大,加上与其他影子银行中介机构业务交叉紧密,从而形成了影子银行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传染效应,主要表现在银行表外与表内的风险传递,银行体系之间以及银行与其他影子银行中介机构之间的风险传递。

影子银行的潜在风险解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影子银行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脆弱性、突发性和传染性,容易诱发系统性风险。近两年,我国影子银行发展既迅速又缺乏有效规范,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资金投向过多集中于一些风险暴露较高的行业或企业。影子银行代替传统银行信贷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重要融资渠道。在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逐年下降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比重由2010年底的36.52%上升到2012年三季度的41.68%,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房地产信托、房地产投资基金、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体系。在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占比已由2010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69%。为了筹措资金,地方融资平台除发行城投债外,主要是通过影子银行融资。

二是部分影子银行产品已初步具备庞氏融资的苗头。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6.11%。在企业经营效益增长普遍乏力的情况下,金融市场上部分理财产品动辄8%甚至10%以上的收益率,较难实现债务融资自偿,因而以滚动发行、融新还旧为主要特征的资金池理财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并有进一步滑向庞氏融资的风险,需引起警惕。(www.xing528.com)

三是融资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从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结构看,1至3月占60%左右,3至6月占22%,6至12月占10%。从理财资金的投资期限看,具有高流动性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占34%、同业存款占22%,其他项目融资类(主要包括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其期限多为1—3年)占30%,其他权益类投资占比11%,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问题。而这些融资产品对应的抵押品又往往是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不动产,即使设置了较高的抵押率,但处置起来难度大、程序复杂,一旦出现大面积信用违约或资产价格下跌,将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

四是风险传染效应很强。由于银行理财在影子银行体系中的比重较大,加上与其他影子银行中介机构业务交叉紧密,从而形成了影子银行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传染效应,主要表现在银行表外与表内的风险传递,银行体系之间以及银行与其他影子银行中介机构之间的风险传递。2013年6月,我国银行间市场出现的流动性风波,就是由于部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出现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激发市场避险情绪,导致同业拆借利率大幅上升,恐慌情绪蔓延到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另外,随着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券商、基金、租赁、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交易链条拉长、交易模式复杂化以及监管分割,形成监管空白和漏洞,致使流动性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传染效应加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