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互联网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城市互联网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之前,以上海等为代表的城市已经开始探索互联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等,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的有效应用,将更会使城市的发展如虎添翼。在2020年之前,建成包括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项目,实现智慧城市的初步建设目标。

城市互联网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1.互联网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战略,不仅激励了各行各业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为地方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引。对于每一个城市而言,“互联网+”基本涵盖了四个层面,即“互联网+城市”“互联网+政务”“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人”。城市对应生存环境,政务对应政府服务,企业对应市场经济,人对应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在此之前,以上海等为代表的城市已经开始探索互联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一方面是借助互联网推动城市各产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探索了如何使用互联网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智慧城市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前为“互联网+”的提出做出实践,同时也证明了可以以“互联网+”的形式来推动全社会全产业升级与转型,进而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城市管理与发展的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

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等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等,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一些地区也作出了有益探索,如新疆克拉玛依利用清华同方大数据技术整合教育资源,福建龙岩正在着手解决数据共享问题,杭州宁波利用大数据解决医疗问题,重庆交通部门则用大数据解决交通问题,等等这些,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与此同时,一批专注大数据、物联网、物流行业等的企业也涌现出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最早提出“智慧的地球”“智慧的城市”等理念,并于2009年与迪比克市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智慧冰雹”等依靠研发数据起家的企业也开始做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互联、数据、信息化这几个标签下,中国移动等三大通信运营商也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中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的有效应用,将更会使城市的发展如虎添翼。

2.襄阳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www.xing528.com)

无论是金庸笔下的《射雕英雄传》,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襄阳都被赋予了“智慧而神奇”的色彩,“智慧”早已成为这个城市最为耀眼的文化符号。而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襄阳又被注入了“智慧城市”的新内涵。

早在2011年,襄阳就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2013年,襄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部署,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襄阳智慧城市做顶层规划设计,襄阳也由此走上“智慧城市”的建设之路。2013年8月和10月,襄阳分别摘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智慧城市”的国牌。

2013年12月12号,“襄阳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评审会暨云制造平台发布仪式”在襄阳南湖宾馆召开,《襄阳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襄阳“智慧城市”规划蓝图就此呈现。按照《襄阳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通过1~3年的建设,城市宽带出口达到500G左右,市民关注并急需的市民卡、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项目在2015年建成。在2020年之前,建成包括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项目,实现智慧城市的初步建设目标。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更好地优化城市管理模式、完善城市功能体系、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实现“兴业、简政、惠民”的目标。2015年,襄阳进入智慧城市全国前20名,跨越了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与大城市齐头并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