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的分布动态变化

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的分布动态变化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分布的主峰峰值在向左移动,表明长江经济带下游工业水资源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延展性上来看,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游地区的工业水资源效率绝对差异均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长江经济带中游工业水资源效率绝对差异在减小,而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工业水资源效率的绝对差异在增大。

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的分布动态变化

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的分布特征及动态演进过程,本篇采用高斯核密度估计方法来分析工业水资源效率的密度分布形态,并从时间维度研究其分布的动态演变。选取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为样本观察期。长江经济带及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核密度曲线二维图如图4.4所示。

图4.4 长江经济带及三大区域的核密度曲线二维图

从图4.4可以看出,2006年长江经济带核密度曲线呈现渐近无偏的单峰分布,2010年、2012年、2015年均呈现偏右的多峰分布。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并呈现多极化趋势,表现出一种“俱乐部趋同”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省份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向较高水平集中,一些省份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从核密度估计的延展性看,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的绝对差距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峰值所在位置逐年右移,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在2006年呈现偏右的单峰分布,2010年、2012年和2015年呈现偏右的双峰分布态势,而且侧峰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工业水资源效率的两级分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一些省份的工业水资源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向较高水平发展,一些省份的工业水资源效率逐渐向较低水平靠拢,存在着“俱乐部趋同”的效应。主峰的宽度先增加后减小,高度先下降后上升,表明工业水资源效率的绝对差异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另外,主峰所在的位置向右移动的,表明长江经济带上游的工业水资源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www.xing528.com)

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在2006年呈现偏右的单峰分布,在2010年、2012年以及2015年均存在左偏分布,且逐渐出现双峰分布态势。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经济带中游的工业水资源呈现两级分化特征。核密度分布的主峰峰值呈现向右移动的趋势,表明长江经济带中游工业水资源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工业水资源效率在2006年和2010年均呈现偏左的双峰分布,在2012年和2015年演变为偏右的双峰分布,且主峰峰值与侧峰峰值差距越来越大。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省份的工业水资源效率提高较快,“俱乐部趋同效应”越来越明显。一些省份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呈现上升趋势,而另一些省份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却呈现下降趋势,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分布的主峰峰值在向左移动,表明长江经济带下游工业水资源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密度估计的主峰宽度呈现增大趋势,高度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长江经济带下游工业水资源效率的绝对差异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长江经济带和中游、下游地区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下游地区的工业水资源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从延展性上来看,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游地区的工业水资源效率绝对差异均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长江经济带中游工业水资源效率绝对差异在减小,而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工业水资源效率的绝对差异在增大。从峰值个数看,长江经济带及三大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趋势甚至是多级分化趋势,“俱乐部趋同效应”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