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另外,公司财富最大化也被一些学者和企业所接受。该观点认为,企业是由股东投资所组建的,股东是企业的法定所有者,企业财务决策的优劣均会反映在股票的市价上,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体现了股东对于企业剩余所有权的要求,反映了理财的效率,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股东创立企业的目的,也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西方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综述

西方财务目标理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根据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歇尔古典经济理论,此时财务目标被认定为利润最大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财务理论逐步关注企业资本的合理分布以及在具备有效的资本市场条件下的企业作用,随着1951年乔尔·迪安(Joel·Dean)所著《资本预算》一书的出版,财务理论研究集中讨论在各类资产之间分配财务资源,以提高现金流动的净现值,此时,财务目标被认定为净现值最大化。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融资方面,此时,资本成本最小化被认为是企业的财务目标。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股份公司的比重越来越大,于是每股收益最大化成为财务目标。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另外,公司财富最大化也被一些学者和企业所接受。1958年和1963年,财务学家莫迪格利尼和米勒(Modigliani&MMiller)提出了MM定理,认为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并证明了企业最优债务比的存在性,也导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2.国内财务目标理论综述

目前,理论界关于财务目标理论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

(1)产值最大化。该观点产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有关生产分配决策是由政府行政机构完成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由政府行政命令决定,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此时,财务目标实际上服从于企业生产目标,产值最大化目标即是财务目标。(www.xing528.com)

(2)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利润。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

(3)每股盈余最大化。这一观点是把企业的利润与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每股盈余最大化反映了利润额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它与利润最大化并没有质的改进,这两个目标还是同等水平。

(4)股东财富最大化。该观点认为,企业是由股东投资所组建的,股东是企业的法定所有者,企业财务决策的优劣均会反映在股票市价上,因此,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理财目标,体现了股东对于企业剩余所有权的要求,反映了理财的效率,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股东创立企业的目的,也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5)企业价值最大化。该观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上合理、合法的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及收益等因素,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在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财富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兼顾了包括股东在内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利益,它是多元化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

通过对上述财务目标理论的回顾,我们知道各种不同的财务目标理论的产生是与不同的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标的变化。各种财务目标有它存在的土壤,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哪种财务目标好,哪种不好,因为,处于不同的经济环境、经济体制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企业的发展的财务目标就是最佳的。我们可以从财务目标大半个世纪的演进发现,每一个新的财务目标理论的提出,必然是由于新的经济、社会情况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对企业所处的经济情况、社会动态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才能提出相适应的财务目标,为我们的企业发展服务,当然,企业的财务目标不仅仅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在实现企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效益,这是我们制定企业财务目标的基本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