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人口结构与历史变迁

澳门人口结构与历史变迁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比19世纪历次人口普查及档案数据数据,澳门的葡萄牙籍人口总体上位于均值为4823、标准偏差为1127的区间上下波动。1839年林则徐视察澳门时,澳门华人共计7033人,华人与葡人人口比例仅为1.25∶1,[52]至1849年华人人口猛然增至34000人。1860年,澳门人口总数达到85471人,其中华人人口接近80000人。而在华人人口中,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迁入最多。[57]1867年的人口来源地统计,揭示了以广东籍为主,本土人、福建籍次之的澳门华人族群格局已经形成。

澳门人口结构与历史变迁

澳门自开埠以来,随着城市聚落形态的逐渐成形和转口贸易的日益繁荣,葡萄牙人及其家属奴仆、其他西方国家商民相继迁入,至16世纪60年代澳门基督教徒一度达到5000人左右。[47]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以闽粤地区为主的内地华人也随之聚集澳门,“闽粤商人,趋之若鹜”。大批华人在澳门与当时处于海上贸易执牛耳地位的葡萄牙商人通商贸易,逐渐形成并演化为一个以葡萄牙商人占据主导地位,大量华人聚集谋生的华洋杂处的社会。1809年,两广总督百龄对澳门防务和夷人数量进行了详尽勘察,其中葡萄牙人4963名,其次为英国人40名、吕宋人9名、荷兰人7名、瑞国人4名、单鹰国(指普鲁士)人2名;[48]第二年,澳葡当局向中国主官上报“男女计至5000余众”。[49]据瑞典汉学家龙斯泰统计,1834年澳门的葡萄牙籍人口为5093人。[50]1839年,林则徐檄令各级官吏查明澳门“西洋夷人七百二十户,男女五千六百一十二丁口,英吉利国僦居夷人五十七户”。[51]可见,直至19世纪中期,以葡萄牙人为主体的澳门外籍人口数量基本维持在5000左右。1857年,葡萄牙籍人口达到7000的峰值后开始缓慢回落。1860年,澳门葡人及其后裔4611人,新亚洲基督徒790人,另有70人来自欧洲其他国家。通过对比19世纪历次人口普查档案数据数据(见第18页图4),澳门的葡萄牙籍人口总体上位于均值为4823、标准偏差为1127的区间上下波动。

随着国际商路的中断和内地政局的动荡,华人人口数量呈现波浪式上升状态,逐步接近、持平并超越葡人人口,并在19世纪中叶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期。1839年林则徐视察澳门时,澳门华人共计7033人(未包括水上人口),华人与葡人人口比例仅为1.25∶1,[52]至1849年华人人口猛然增至34000人。[53]特别是1851年初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1854年开始蔓延于珠三角地区的红巾之乱,导致了大量华人富绅为避战乱和苛捐杂税而迁居澳门。1860年,澳门人口总数达到85471人,其中华人人口接近80000人。[54]另据1871年、1878年、1896年和1910年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澳门人口的华洋比已分别达到12.41∶1、13.96∶1、18.38∶1和24.84∶1[55]。也就是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澳门华人人口的绝对优势地位已经确立。而在华人人口中,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迁入最多。以1867年为例,当年居于澳门半岛的华人总人口为56252人,其中籍贯为本地的5723人,占10%。其余为来自周边及香港上海,而来自两广地区的最多,仅来自广东的便有48617人,占86%,[56]“广东人大部分来自香山以及香山附近其他地区”;来自福建的有1797人,占3.2%,“澳门的福建华人,主要来自泉州,该市是福建省的主要城市之一。此前葡人已在该市设立一处商号,但1549年被华人拆除”。[57]1867年的人口来源地统计,揭示了以广东籍为主,本土人、福建籍次之的澳门华人族群格局已经形成。

(www.xing528.com)

图4 19世纪澳门华人与葡人数量对比

数据源:作者根据澳门历次人口普查及档案数据数据整理。(单位: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