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再出发,瞄准全球城市升级版

上海再出发,瞄准全球城市升级版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关键是要从发展不均衡的全球城市1.0提升成为经济有国际竞争力,同时各方面相对协调的全球城市2.0。大学是溢出人才,企业是科技创新,政府是提供包容性的发展环境,这三个主体之间相互联动,才能让上海的“再出发”与建设全球城市新版本的愿景相一致。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从现在起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独立自主研究。[1]原文题为《“再出发”要瞄准全球城市升级版》,发表于《文汇报》2018年8月23日第5版。

上海再出发,瞄准全球城市升级版

诸大建[2]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全球城市,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全球城市,是全球城市的升级版。英国《卫报》有评论文章说,19世纪英国让世界知道如何生产,20世纪美国让世界知道如何消费,中国要引领21世纪就要告诉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讨论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引入愿景驱动的回溯性方法,所谓始出于终(start with end)。高标准地瞄准全球城市的升级版,可以产生一些跨越式、非线性的大思路。

2017年年底,笔者到东京开会,得到东京政府有关建设全球城市的最新研究报告,可以给我们提供启发。东京围绕全球城市建设,由第三方组织聚集国际专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建立了全球城市新版本的内涵与标准,包括三个维度、六大指标。第一是金融与基础设施的维度,第二是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维度,第三是城市宜居性与生态环境的维度。该报告中将上海城市发展的现状分为三个层级。金融与基础设施属于第一层级(前 10名),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属于第二层级(前 20名),城市宜居性和生态环境属于第三层级(第 30~40名)。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关键是要从发展不均衡的全球城市1.0提升成为经济有国际竞争力,同时各方面相对协调的全球城市2.0。针对其中的主要挑战,笔者提出四个建议。

一是加强金融与科技融合。未来的全球城市升级版不是单一的金融中心,也不是单一的科创中心,而是金融与科技的大融合,科技金融(Fintech)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话题。之前很长一段时期,上海有关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的研究与政策是分列的,思考“再出发”,需要破解上海金融发展如何支持科技创新的话题,要将上海的金融优势转化成为创新创意优势,通过融合释放出乘数倍增的效应。2018年成立的上海临港“科创金融示范区”是值得做大、做好的例子。

二是加强政府、企业、大学三方互动。传统的全球城市发展主要涉及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全球城市的新版本强调政府、企业、大学之间的三螺旋和互动,这是全球城市合作治理的新要求。大学是溢出人才,企业是科技创新,政府是提供包容性的发展环境,这三个主体之间相互联动,才能让上海的“再出发”与建设全球城市新版本的愿景相一致。特别是,上海的大学与学科有接地气的社会服务能力,与上海城市的产业与社会相容性强,可以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我们不用总是叹息上海错过了什么,而是应该用好上海那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智慧众筹”。

三是加强城市宜居性与地点质量。传统的全球城市通过降低商务成本来吸引企业和劳动力,全球城市升级版要通过提高地点质量和高品质的生活来吸引高层次人才,从而吸引高层次的企业与投资。全球城市的模式已经从People follow business,即人才跟着企业走,转向 Business follow people,即企业跟着人才走,城市宜居性和地点质量涉及教育医疗、休闲、生态环境、便利性等各种软环境,它们是提高上海城市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上海的生活质量在国内一直是吸引人的亮点。这是要强调,建设全球城市新版本,上海要把城市宜居性提高到与经济竞争力相匹配的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更大力度跃升。(www.xing528.com)

四是加强全球城市新版本指标体系研究。东京利用2020年举办奥运会的契机提出了要成为全球城市第一名的发展愿景,同时开展了全球城市新版本的研究与评估,对标对象包括上海。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从现在起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独立自主研究。要以全球城市新版本为目标,把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转化为上海自身发展的标杆与北斗星,同时在国际对标中注入中国元素与上海韵味,用来长期引导上海发展的战略规划、有效执行、绩效评估。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单纯以现在的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为对标对象,若没有自己的创新与超越,难说具有领跑性的意义,搞得好是“并跑”,搞得不好仍然是“跟跑”,这特别需要来自政府与研究机构之间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创新。

【注释】

[1]原文题为《“再出发”要瞄准全球城市升级版》,发表于《文汇报》2018年8月23日第5版。

[2]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