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银价大跌的历史原因与背景分析

银价大跌的历史原因与背景分析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6]19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舍曼法》的废除、印度银币自由铸造被停止以及日本采取金本位制等原因,向亚洲输送的白银进一步减少,银价急剧下跌。对于银价下跌问题,过去都是将其作为西方采取金本位制历史的另一面来进行研究。而且其局限性还表现在,它将亚洲的银价下跌问题,仅看成一种被动接受外在事实的状况。

银价大跌的历史原因与背景分析

直到17世纪中叶为止,银价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是到19世纪70年代,银价开始下跌,持续了一段时间后,19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跌,直到20世纪初才稍微有所上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银价急剧回升,回升至19世纪初期的水平,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后又经历了一次大幅下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又开始回升。这种种的银价变动,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银价下跌,是国际经济史上首次遭遇的问题,加上此时国际经济的不景气,银价下跌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关于这个问题,至今已有不少研究成果。[24]

银价下跌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1873年,普鲁士废除了白银货币并大量出售白银(数年间出售超过6000万磅);(2)伦敦大量出售印度有价证券以及在印度的英国人向本国的汇款增加;(3)加利福尼亚银矿产量的增加;(4)欧美国家对亚洲贸易不振等。除了以上这些基本因素外,如下诸因素也不可忽视:(1)法国抛出白银吸收黄金以及德国和荷兰停止吸收白银;(2)国际市场金价上升;(3)在1878年和1881年的国际货币会议上,恢复复本位制的提案未被通过,以及随后美国政府停止收购白银等。[25]

也就是说,一方面欧洲废除白银货币以及美国白银产量的增加,促进了银价的下跌;另一方面在与亚洲的贸易结算方面,由于汇率的下降,印度有价证券大量发行,对亚洲的白银汇款减少,加上1874年由于恐慌导致的贸易不振,更加剧了白银价格的下跌。当初有人预测这种银价的下跌仅是一种短期现象,然而实际上与预测相反,银价持续下跌。[26]19世纪90年代,由于美国《舍曼法》的废除、印度银币自由铸造被停止以及日本采取金本位制等原因,向亚洲输送的白银进一步减少,银价急剧下跌。

对于银价下跌问题,过去都是将其作为西方采取金本位制历史的另一面来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这里主要是以这一脉络展开研究的:银价下跌→欧美各国采取针对银价下跌的对策(如对亚洲贸易时输出银元)→对亚洲金融和货币政策的改变(如在其殖民地进行币制改革或制定金本位制等),这种研究路线是一种以欧美为中心的,以国际金本位制确立过程中西方对亚洲政策的变化为主要研究视角。[27]但是,如上一节所述,当从亚洲白银流通这个视角来看待银价下跌问题时,上述这种从西方货币制度向亚洲扩展的研究视角,只能显示出事实的一半。而且其局限性还表现在,它将亚洲的银价下跌问题,仅看成一种被动接受外在事实的状况。

但是,在这里首先应该探讨的问题是银价的内容。一般在提到银价时,指的是伦敦市场上银块的价格,但是,如表3所示,在伦敦的银价市场上,还同时存在着墨西哥银元市场,其价格虽然与银块有着基本同样的波动,但是两者的变化却不一样,在这里就可以窥见亚洲对墨西哥银元需求的变化。

表3 伦敦银价变动 单位:先令/便士(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Singapore Chamber of Commerce, Annual Reports.

其次,在银价下跌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以香港为例,香港的白银因其不同的形态而具有不同的价格,并且这些价格有着不同的变动轨迹,见图4。特别是当伦敦市场银价下跌导致汇率下降时,亚洲市场上的白银反而会出现数量不足的现象,此时银块、马蹄银、墨西哥银元等各种形态的白银都存在贴水问题。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对白银的需求与伦敦市场上的银价变动并不一致,而是被亚洲的各种条件所制约。从上海市场来看,虽然伦敦市场银价下跌会直接导致上海市场汇率的下降,但此时白银在中国国内市场购买力的变化,与其在伦敦市场购买力的变化并非一致。因为上海银元的市场价格体现的是洋厘和铜钱的变动,而这两者与银价的变动并不一致,其价格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而这个差别,正是上海投资能增大的前提。[28]

图4 香港的金价和白银贴水

资料来源:Annual Reports of 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