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巴山区协议分工机制的政策建议

秦巴山区协议分工机制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巴山区各市县尤其是川、渝、陕、鄂四省市交界地域具有协议分工的基础,在政策实践上建议以下:加快秦巴山区协议分工协作,加大落实有关省市之间的政府合作。秦巴山各市县政府认真统计和调查本区县经济资源,以大秦巴山为着力点,打破行政藩篱进行产业规划,避免产业趋同,实行协议分工、差别化发展战略;最后,统一产业政策和进入标准,避免政府间竞争。加快秦巴山区协议分工与协作,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秦巴山区协议分工机制的政策建议

巴山区各市县尤其是川、渝、陕、鄂四省市交界地域具有协议分工的基础,在政策实践上建议以下:

加快秦巴山区协议分工协作,加大落实有关省市之间的政府合作。

秦巴山区域之间的合作基础是非常广泛的,但首要的是政府之间的合作。

首先,秦巴山各区域政府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从顶层设计开始,认真贯彻国开办发[2012]37号文件精神。(www.xing528.com)

其次,在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秦巴山区应统筹合作,避免各自为政。秦巴山各市县政府认真统计和调查本区县经济资源,以大秦巴山为着力点,打破行政藩篱进行产业规划,避免产业趋同,实行协议分工、差别化发展战略;最后,统一产业政策和进入标准,避免政府间竞争。以大秦巴山为着力点,各区县政府针对产业发展实行统一的产业政策,如政府贴息、资金补助、税收设置、土地租用等应标准一致,不应有过大差别,避免招商引资中政府间的恶性竞争

加快秦巴山区协议分工与协作,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市场与计划都是手段”,目的是谋求人民生活的幸福。对于发展滞后地区如秦巴山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起步阶段的作用是显著的,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引导规划和市场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下作用。但同时,市场在引导资源配置、在微观领域、在优胜劣汰和提高效率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诸如市场经营、农民种植等方面还是应该交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政府的手不应伸得太长。尤其是“与民争利”、以政府替代市场的做法应该审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