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七基础研究突破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三七基础研究突破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七的药效物质基础明确,药理作用成为研究热点,临床疗效确切。科技创新引领三七种植业步入基地化、规模化发展轨道,三七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三七作为传统中药材大品种,多年来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初步形成了三七产业科技支撑体系。三七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大大提升了三七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支撑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七新产品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开发利用取得成效,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七基础研究突破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

在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的支持下,多个研究团队对三七的种植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三七的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三七的药效物质基础明确,药理作用成为研究热点,临床疗效确切。国内外研究团队已经从三七中分离得到了154种皂苷类化合物,明确了三七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大量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三七的有效成分在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的生理活性和独特疗效。上海中医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的支持下,系统阐明了三七活血、止血的物质基础,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广泛的临床应用研究证明了三七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科技创新引领三七种植业步入基地化、规模化发展轨道,三七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以文山三七研究院为首的研究团队建立了三七规范化种植体系,成功研究了三七专用遮阳网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根据三七的特点及其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操作规程,并在全国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保证了三七药材质量,提高了三七的规范化种植水平,使三七大规模种植成为可能。2002年“文山三七”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中药材品种;2005年“文山三七”证明商标成为云南省首个获准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文山三七”在“中国100个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中排名第11位,在中药材类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中位列第一;2015年“云三七”商标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个获取“7S”道地保真中药材认证的品牌。三七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三七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粗具雏形,一批省级研究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相继建立,多个研究团队加盟到三七研究开发中。三七作为传统中药材大品种,多年来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初步形成了三七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在国家层面,有黄璐琦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对三七的资源生态进行系统研究,李连达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对三七的药理药效进行系统研究,王永炎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对三七的功能主治与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峥涛教授领衔三七综合开发利用团队;在云南省,则形成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俊院士为首的化学成分研究团队,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为首的三七的连作障碍研究团队,昆明理工大学崔秀明研究员为首的三七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研究团队等三个团队;文山州则早在1985年就成立“文山州三七研究所”(现更名为“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有一批专家开展三七的研究工作。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依托云南三七科技建立了“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七可持续利用重点研究室”“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建立了“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建立了“中国三七研究中心”,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建立了“国际文山三七研究中心”,形成了“云南省三七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云南省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三七国际技术创新联盟”等多个科研技术创新平台。(www.xing528.com)

初步建立了三七质量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制定不仅确保了三七产品质量,还提升了三七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文山三七研究院于2000年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标准《文山三七综合标准》、2004年制定了GB/T19086-2008《地理标准产品文山三七》国家标准;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牵头的 “中医药——三七药材”“中医药——三七种子种苗”两个国际标准通过国际标准组织(ISO)正式发布实施,成为我国第一个ISO国际中药材标准;201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果德安教授牵头制定的三七标准被美国药典收载;2016年,昆明理工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制定的《文山三七道地药材》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有效的三七相关标准共29项,其中国外标准3项(欧盟英国、美国药典)、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2项(综合标准1项、药材标准1项、原料标准2项、产品标准8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4项。三七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大大提升了三七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支撑了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七新产品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开发利用取得成效,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7年,黄璐琦院士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完成了三七地上部分食品开发利用研究,在此基础上,云南省批准了三七茎叶、三七花可以作为地方特色食品进一步开发利用,标志着三七由传统的药品领域拓展到了食品领域。昆明圣火制药研究开发的三七素止血一类新药完成了临床前研究,目前已经向美国FDA和我国CFDA同时申请临床注册;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制开发出了治疗冠心病的复方制剂冠心丹参滴丸上市销售;一种以三七有效组分为主要成分的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瘀血阻络证新药已完成了Ⅰ、Ⅱ、Ⅲ期临床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开发的三七叶总皂苷与山楂叶总黄酮配伍组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创新中药,现已完成临床前全部基础工作,即将申请新药临床批件。保健食品开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近10年来,我国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共有70余个产品获得批准。三七加工产品已经初步形成了药品、保健品、食品、日化品等多领域发展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