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混乱库存管理制度:亚马孙的循环盘点模式

混乱库存管理制度:亚马孙的循环盘点模式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盘点法也称连续盘点法,是指每天或者每周按顺序清点一部分商品,在一定的循环周期内完成所有库存货物至少一次的清点作业。亚马孙的混乱仓储模式全球最大的零售电商亚马孙仓库用混乱无序的方式存放各类商品,但在这种无序仓储的背后,隐藏着一整套能够产生最大运作功效的“混乱库存管理制度”。

混乱库存管理制度:亚马孙的循环盘点模式

(一)盘点作业

盘点作业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仓库内存储货品进行清点,以掌握一定期间内货品的实存数量及损耗情况。

货品在库房中因不断地搬运和出入库,其库存账面数量容易与实际数量不符,还有些物品会因存放时间过久、储存措施不恰当而发生变质、损耗等。为了有效地掌握商品在库数量和掌握企业资产的损益情况,需要对在库商品的数量进行清点,即盘点工作。盘点是保证储存货物达到账、货、卡完全相符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盘点还能及时发现物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作业流程和作业方式,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的管理水平。

1.盘点作业的内容

①检查数量。通过对在库货品进行数量清点,核对实际库存量是否与库存账面资料一致。

②检查质量。检查在库货品质量与形态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超过有效期、是否存在长期积压等现象,必要时还可对货品进行技术检验。

③检查保管条件。检查保管条件是否与各种货品的保管要求相符。

2.盘点的分类

盘点作业可根据盘点形式和盘点时间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1)依据盘点形式分式

依据盘点形式分类,盘点可分为账面盘点与实物盘点。

①账面盘点。又称为永续盘点,即从存货账卡或计算机库存数据库上查询货品盘点期内出入库、库存量及库存金额等信息,根据每天出入库的情况逐项进行记录与汇总。账面盘点简单易行,但若出现差错不易及时发现。

②实物盘点。又称实盘法,是实际去仓库清点核实所要盘点货品的库存量,并依据货品单价计算出实际库存金额,包括动态盘点法、循环盘点法和期末盘点法。

动态盘点法是只要货品发生出入库作业,就立即实地对货品库存量与账卡进行核对。与账面盘点相比,此法有利于及时发现差错并及时处理,一般适用于贵重货品。

循环盘点法也称连续盘点法,是指每天或者每周按顺序清点一部分商品,在一定的循环周期内完成所有库存货物至少一次的清点作业。在实际过程中,可按货区进行分区、分批、分堆等循环盘点。

期末盘点法是指在会计期末核算时统一清点所有库存商品数量的方法。此时所有的物品需要一次清点完毕,工作量大,并且所有相关的出入库作业都必须停止,对生产运营影响较大。

(2)依据盘点时间分类

依据盘点时间分类,盘点可分为定期盘点、临时盘点和抽盘。

①定期盘点。即规定每月某日为仓库的盘点日。它是仓库开展自查自检的常用方法。

②临时盘点。即在企业发生较大人事变动、有货损货差或临时有其他需要时,临时安排的盘点。

③抽盘。即根据需要,除了定期盘点、临时盘点外,专门安排人员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盘点。

家乐福的盘点作业

家乐福利用循环盘点代替一年两次实地盘点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制造型企业学习的。“循环盘点”是以一个月或几星期为一个周期,根据品类管理对物料的分类,同样也对所储存的物料进行盘点周期的分类。每一次盘点若干个储位,根据盘点的结果进行调整,并生成循环盘点的相关报表。采用“循环盘点”可以达到缩短盘点周期、及早发现“人”的问题及仓储中存在的问题。但循环盘点的实施需要企业财务、采购、仓库各个部门有更强的控制能力和相互间联系反应的能力。

(案例来源:百度文库,引文经整理、节选和改编)

3.盘点的流程

一般情况下,盘点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盘点前的准备工作。事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盘点中易出现的差错进行周密的准备和研究,是相当重要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盘点的程序和具体方法,配合财务人员做好准备工作,设计盘点用的各种表格,准备盘点使用的基本器具。

②确定盘点时间。每一次盘点,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盘点的时间。如可按ABC 分类法将货物按重要程度科学地分为A 类、B 类、C 类,分别制定相应的盘点周期,重要的A 类物品,每天或每周盘点一次;一般的B 类物品,每两周或三周盘点一次;C 类物品可以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盘点一次。

③确定盘点方法。因盘点场合、要求不同,盘点的方法也有差异。因此,盘点作业开始前必须明确盘点方法。

④确定并培训盘点人员。盘点前须对盘点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训练,使盘点人员了解盘点要求、盘点常犯错误及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等。盘点人员按职责一般可分为填表人、盘点人、核对人和抽查人等。

⑤清理储存场所。对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商品,应标明不在盘点之列;对已办理出库手续的商品,要提前通知有关部门,运到相应的配送区域;账卡、单据、资料均应整理后统一结清;整理商品堆垛、货架等,使其整齐有序,以便于清点记数;检查计量器具,使其误差符合规定要求。

⑥盘点。在盘点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由于盘点工作涉及大量的数字,如果因一时大意看错数字,在核对时就会出现差异,从而导致重新盘点。在盘点过程中还要注意因自然原因导致某些商品挥发、吸湿使货品重量发生变化等情况。

⑦盘点的盈亏处理。查清差异原因后,为了使盘点账面数与实物数保持一致,需要对盈亏和报废品一并进行调整。

(二)货物堆码与苫垫

1.货物堆码

(1)货物堆码的原则与要求

仓库货品进行堆码的主要原则是:尽量提高空间利用率,采取立体储存的方式;仓库通道与堆垛之间保持适当的宽度和距离,提高物品装卸的效率;根据货品的不同收发批量、包装形式、性质和盘点要求,采取不同的堆码形式,其中,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应该区分开来,不得混淆,例如危险品和非危险品的堆码;不要轻易改变物品存储的位置,大多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堆码;在库位不紧张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货品堆码的密度。

堆码的“安全五距”标准

堆码的“五距”是指顶距、灯距、墙距、柱距和堆距。顶距是指货垛的顶部与仓库屋顶平面之间的距离,留顶距主要是为了通风,平顶楼房的顶距应在50 厘米以上。灯距是指在仓库里的照明灯与货垛之间的距离,留灯距主要是防止火灾,货垛与灯的距离一般不应少于50 厘米。墙距是指货垛与墙的距离,留墙距主要是防止渗水,便于通风散潮。柱距是指货垛与屋柱之间的距离,留柱距是为防止货品受潮和保护柱脚,一般留10 ~20 厘米。堆距是指货垛与货垛之间的距离,留堆距是为了便于通风和检查货品,一般留10 厘米即可。

货物堆码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操作要求:安全,堆码全程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牢固,注意安全负荷量,保证货垛的安全与牢固;定量,尽量采取类似“五五化”等量堆码,便于记数与盘点(“五五化”堆垛示意如图3-3所示)。整齐,货垛应按一定规格与尺寸整齐码放;节约,应注意空间位置的有效利用;方便,选用的堆垛方法应方便堆垛,以提高作业效率,垛形应便于进行查验货品等保管作业。

图3-3 “五五化”堆垛示意

(2)货物堆码的方法

货物堆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货架堆码法、散堆法和堆垛法。

①货架堆码法是指把物资堆放在货架上的方法。其适用于标准化的货品、带包装密度较小的物资,以及不带包装的各种零星小物资。

②散堆法是指散装堆放货品的方法。其适用于不便于计数且没有包装或不需要包装的大宗物资,如煤炭、砂石、颗粒状粮食作物等。

③堆垛法是指把物资堆码成一定垛形的方法。其适用于货品外形或包装尺寸较整齐的大件物资,如钢材的型钢、钢板等。

(3)常见的堆垛形式

利用堆垛法进行货品码垛时,根据货品的特性,可选择合适的形式进行堆垛存放。几种常见的堆垛方式如图3-4所示。

图3-4 几种常见的堆垛方式

(a)重叠式;(b)仰伏相间式;(c)压缝式(d)纵横交错式;(e)通风式;(f)栽柱式

①重叠式是指逐件逐层向上重叠堆码货品的方法。钢板、箱装物资等不怕挤压、占地面积较大的货品均可采用这种垛形。这种形式便于操作,但稳定性较差。

②仰伏相间式是指将货品一层仰放、一层伏放,仰伏相间相扣的码垛方法。其适用于上下两面有大小差别或凹凸形状的货物,如工字钢槽钢角钢等物资的堆码。该种形式下的货垛极为稳定,但操作不便。

③压缝式是指将底层并排摆放,上层放在下层的两件货物之间的码垛方法。其适用于卷板、钢带、卷筒纸、卧放的桶装货品等。

④纵横交错式是指每层货物在码放时,都以旋转90 度的方向向上堆放的方法。其适用于铜线锭、管材、型材、狭长的箱装物资等。这种形式下的货垛较为稳定,但操作不便。

⑤通风式是指货物在堆码时,每件相邻的货品之间都留有空隙,以便通风的方法。层与层之间以压缝式或纵横交错式堆垛。适用于需要通风量较大的货物堆垛,例如蜂窝煤。

⑥栽柱式是指在货垛的两旁各插上两根或三根木柱或钢棒,然后将材料铺平在柱中,每层或隔几层在两侧对应的柱子上用铁丝拉紧,以防倒塌的方法。其适用于长条形的金属材料,如少量的圆钢、钢管、有色管棒材等。

托盘的码垛方法

托盘的码垛是货物直接放在托盘上存放,提高搬运活性指数。常见的组托方式有重叠式、纵横交错式、旋转交错式和正反交错式四种,如图3-5所示,适合包装较为整齐的货品存放。

图3-5 常见的四种组托方式

(a)重叠式;(b)纵横交错式;(c)旋转交错式;(d)正反交错式

除此之外,一个货垛的形式可能是多样化的,如小型箱装货物的堆垛形式可以是重叠式与压缝式的结合,因为这样可以分担地面重量负荷,同时增加货垛稳定性;再如工字钢的堆垛,虽是以仰伏相间式码放,但整体的货垛是按照重叠式进行堆码的。

2.货物苫垫

(1)苫盖

苫盖是指采用专用苫盖材料对货垛进行遮盖,以减少自然环境中的阳光、雨、雪、风、露、霜、尘、潮气等对物品的侵蚀、损害,并使物品由于自身理化性质所造成的自然损耗尽可能减少,保护物品在储存期间的质量。特别是露天存放的物品,在码垛以后,一般应进行妥善的苫盖,以避免物品受损。需要苫盖的物品,在堆垛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堆存期的长短、存放货场的条件,合理选择苫盖材料和堆码的垛型。通常使用的苫盖材料包括塑料布、席子、油毡纸、苫布等,也可以将一些商品的旧包装材料改制成苫盖材料。

(2)垫垛

垫垛就是在货品堆垛前,根据货垛的形状、底面积大小、货品保管养护的需要、负载重量等要求,在将要进行堆垛的下方预先铺好垫垛材料的作业。其目的是使垛底保持通风,减少堆垛货物受到地面湿气的影响,提高货品的存储质量。垫垛材料通常采用枕木、石墩、水泥墩、木板、防潮纸等,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储存条件、货品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垫垛材料。

(三)储位管理

储位管理就是利用储位来使货品处于“被保管状态”,并且能够明确显示货品所储存的位置。这样,当货品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有准确记录,能使管理者随时掌握货品的情况,同时提高仓储作业效率。

1.储位管理目标与原则

(1)储位管理目标

①充分有效利用仓储空间。

②尽可能提高人力资源及设备的利用率。

③有效地保护好货品的质量和数量。

④维护良好的储存环境,实现储位有效管理。

⑤使所有在储货物处于随存随取状态。

(2)储位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储位位置明确化:在仓库中所储存的货品都应有明确的存放位置。

②存放货品合理化:每一个货品的存放是遵循一定的规则的。

③存放状况明确化:当货品存放于储位后,货品的数量、品种、位置、拣取等变化情况都必须随之进行记录更新,并录入仓库管理系统。

2.储位的规划

(1)仓库分区(www.xing528.com)

仓库分区是根据仓库的建筑样式,以及库房、货场和库内道路的分布情况,结合货品分类情况和各类货品的储存量,将仓库划分为若干区域,确定每类货品储存的区域。库区的划分一般在库房、货场的基础上进行,多层库房分区时也可按照楼层划分。

安利(中国)物流中心的分区管理

安利(中国)物流中心按照产品类型,将库区进行分类,分别存放不同的产品。干货库区(面积14 416 平方米,可储存10 621 个卡板)存放家居护理和个人护理系列产品,以及印刷和音像制品;恒温库区专门存放营养保健食品和美容化妆品;危险品库区(面积385平方米,可储存500 个卡板)专门存放压缩气体及含酒精成分的货品。

(案例来源:百度文库,引文经整理、节选和改编)

(2)储位确定

在进行储位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存放货品的特性、体积、重量及周转率等,并根据货品相关性和储位分配原则确定每类货品在仓库中具体存放的位置。

①根据货品特性确定储位。为性质相同或保管条件相近的货品选择条件适宜的库房或货场进行集中存放,即将同一种货物存储在同一保管位置,产品性能类似或互补的保管条件相近的货品放在相邻位置。将相容性低,特别是互相影响质量的货品分开存放。这样既能提高作业效率,又能防止货品在保管期间受到损失。

②根据货品体积、重量确定储位。在储位规划时,必须同时考虑货品体积、尺寸和重量,以确定货品所需存储的位置。通常为了保证存储安全,存放时应满足“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的原则,重而大的物品存放在地面或存放在货架的下层位置。

③根据货品周转率确定储位。将库存货品以周转率进行排序并分段,将周转率大、出入库频繁的货品储存在接近出入口的位置,以缩短搬运距离,提高作业效率。在同一段内的货品则可以按照定位或分类储存法进行存放。

④根据货品相关性确定储位。有些库存的货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性大的货品,应尽可能规划在同一储区或相近储区内,以缩短搬运路径和拣货时间。

⑤根据货品先进先出的原则确定储位。先进先出即指先入库的货品优先安排出库,该原则对于生命周期有特别要求的货品尤其重要,如食品、化学品等。

除上述原则外,为了提高储存空间的利用率,还可以利用合适的存储货架、托盘等工具,使货品的存放形式向空间方向发展。

某企业的货品存放

某企业是一家生产工装裤的工厂,规模不是很大,只生产少数几种产品,而产品的主要差别仅在于裤子的尺寸不同。该企业在进行仓库货品存放时先根据产品的特点进行分类分项,再根据分类分项结果进行存放。

在安排货位时,该企业按照工装裤的尺寸考虑分别进行存放,即先按照工装裤的腰围,从最小尺寸到最大尺寸,分为若干类。然后每一类再按裤长尺寸由最小尺寸到最大尺寸,分为若干项。分类分项后,就按顺序存放。

为了减少订单分拣人员的分拣时间,除了按上述方法将工装裤按尺寸分类分项外,还将客户最常选购的一般尺寸就近存放在存取较为方便的货位,而将特小和特大、客户不常选购的特殊尺寸存放在较远和高层的货位。该企业通过货物在仓库中合理布局,提高了仓储工作效率,实现了货位存储合理化。

(案例来源:李联卫.物流管理案例及解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引文经整理、节选和改编)

(3)储位编号

在根据一定的规则完成储位规划以后,就要对储位进行编号。储位编号是将库房、货场、货垛、货架及货品的存放具体位置按顺序统一编号并明显标识。具体的编号方法可以按仓库的不同条件和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垂直、平面或立体的序列。最常用的是“四号定位”法,即第一个数字表示仓库序号;第二个数字表示货架号;第三个数字表示货架的层号;第四个数字表示货位号。例如,编号2-11-3-4,表示第2 号库房、第11 个货架、第3 层的第4 号货位。

3.储位储存策略

(1)定位储存

定位储存是指为每项货品安排固定的储位,且只能按此安排进行存储。但在设置储位时,要保证安排的储位容量可以满足在该储位存储货品的最大库存量。

定位储存通常适合存储条件有特定要求的货品、贵重货品或多品种、少批量货品。定位储存方式便于对在库货品的管理,同时有助于提高仓库拣选作业效率,但空间的利用率较差。

(2)随机储存

随机储存是根据库存货品及储位使用情况,随机安排和使用储位。各种货品的储位是随机产生的,类似“见缝插针”。通过模拟实验,随机储存系统比定位储存节约35%的移动库位时间及增加30%的储存空间。随机储存适用于储存空间有限及货品品种少而体积较大的情况。

与定位存储方式不同的是,随机存储能够最大化利用仓库空间资源,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加货物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难度;周转率高的货物可能被随机存放在离出入口较远的位置,增加出入库搬运的工作量;有些物理化学性质相斥的货物可能会发生相邻存放的情况,从而造成货品损耗,甚至发生危险。

亚马孙的混乱仓储模式

全球最大的零售电商亚马孙仓库用混乱无序的方式存放各类商品,但在这种无序仓储的背后,隐藏着一整套能够产生最大运作功效的“混乱库存管理制度”。

“混乱库存管理制度”也就是“随机储存制度”,本质上是一个存放商品的货架系统。依照现有的经验来分析,还没有发现它与那些使用固定位置存放商品的仓库有何不同。但亚马孙的出错率远低于普通固定储存系统,关键在于分拣及物流方式。

从分区的商品开始,仓库的工作人员把入库商品运至货架系统,找个空位存放。每个货架和每个商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条形码。工作人员用手持扫描仪扫描货架位和对应商品,然后计算机就会出现存储该商品的具体位置。

当订单下来需要商品出库时,计算机会自动输出一组提货单,提货单上显示的商品是距离负责提取该商品的人员最近的那些货架,精准而高效。每个商品从货架取下时都要再扫描一次,保证了数据库的即时信息更新。

这里要指出的是,混乱管理并不是混乱操作,也并非意味着全自动化管理,因为全自动操作一个混乱存储系统虽然可行,但成本太高,所以不是亚马孙的优先选择。亚马孙通过一项模拟存储进程的实验发现,雇佣适当的仓库管理员结合信息管理系统比全自动化更节省成本。

(案例来源:商联网,引文经整理、改编)

(3)分类储存

分类储存是按照货品流动性、货品尺寸、货品特性等来进行分类,每一类货品固定其储存区域,同类货品中的不同品种又按一定的规则来安排储位。使用分类储存的优点是便于仓库出入库管理,具有定位储存的部分优点。缺点是储位必须按各类货物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存储空间平均利用率较低。

(4)分类随机储存

分类随机储存是指每一类商品有固定的存放区域,但在各存储区内,每个储位却是随机指定的。其既具有定位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兼具随机存储节省储位数量、提高储区空间利用率的优点。但分类随机储存增加了货品出入库管理的难度,尤其是盘点工作。

(5)共同储存

共同储存是指在已确定各货品出入库时间的条件下,不同的货品可共享同一库位。该策略能够有效地节省存储空间和搬运操作时间,但管理难度较大。

4.储位优化

(1)储位优化的意义

传统的仓储作业管理过程中,对于储位的管理并不多做分析,只是沿袭多年习惯与经验进行存放,难免不会存在储位设置的不合理性而导致货品流通速度慢、作业效率低、空间利用不足等弊端。然而,现代仓储管理的目标是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降低仓储运作成本,提高仓储作业效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储位优化管理是根据每项货物的特性为其分配较为合适的储存位置。储位优化管理追求分析不同设备和货架类型特征、货品分组、储位规划、人工成本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储位布局,有效掌握货品变化,将成本节约最大化。

(2)储位优化策略

进行储位优化时需要很多原始数据和资料,需要知道每种货品的规格、型号、材料类型、储存环境、保质期、尺寸、重量等,甚至包括客户订单的信息。一个高效的储位优化策略可以增加库存吞吐量,改善劳动力,减少货品的损失和更好地利用存储空间。以下是常见的储位优化策略。

①周期流通性的储位优化。可根据在所选某时间段内,如年、季、月等的流通性并以商品的体积来确定存储模式和具体储位。

②销售量的储位优化。在每段时间内根据出货量来确定存储模式和空间分配。

③单位体积的储位优化。根据货品单元化体积(如托盘、箱等容器)或货品的体积来进行划分和整合。

④分拣密度的储位优化。具有高分拣密度的商品应放置在黄金区域及最易拣选的拣选面。

通常储位优化是一种利用模拟工具进行的建模过程。在综合使用多种策略或交替使用某些策略进行模拟,并得到满意效果后进行实地实施,是目前进行储位优化常用的一种手段。

(四)货物保管与养护

库存货品的保管与养护是指仓库针对存储货品的特性,结合仓库的具体条件,采取各种科学手段对货品进行养护,防止和延缓货物的质量变化。其目的在于保持在库货品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货品的自然耗损,杜绝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货物损害。仓库保管人有绝对义务对仓储物进行妥善保管,这是仓储合同要求仓储保管人所负的责任。若因保管不善造成存储货物的损失,保管人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冷库租用纠纷处理案例

2018年9月,从事水果生意的肖某决定从库尔勒购进一批香梨在石河子销售。为方便储存,肖某租用了何某的一间冷库。两人口头约定,租赁期限6 个月,租金9 000 元。当月,肖某付租金5 000 元后,何某将冷库的钥匙交给了他。随后,肖某从库尔勒购进大批香梨,存放在冷库中,准备将这批水果卖到第二年春天。由于忙于生意,除了提货,肖某很少去冷库查看货物。2019年1月,肖某突然接到何某的电话,何某说:“别人告诉我,冷库的控制箱显示的温度不对,你快去看看!”肖某急忙让妻子赶到冷库查看,发现控制箱上显示的温度为57℃。而库房里存放的香梨此刻表皮已全部泛黑了,数万元的水果“全军覆没”。肖某夫妇找到何某,要求他赔偿损失,但遭到了何某的拒绝:“我已经把冷库交给你使用了,冷库的温度为何会升高,我也不清楚,这不是我的责任。”肖某委托有关机构对存放在冷库的香梨进行了估价,损失价值有6 万余元。随后,肖某将何某起诉到法院,要求其赔偿损失。法院查明,肖某租赁的冷库与另外两间冷库共用一个外间,冷库温度的控制箱安装在外间的墙壁上,冷库升温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动了控制箱的调控开关。

(案例来源:道客巴巴,引文经整理、节选和改编)

1.库存货物的变化

货品在储存期间,由于其本身的成分、结构和理化性质,以及受到日光、温度、空气、微生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会发生一定的质量变化。货品质量变化的形式很多,归纳起来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理生化变化及生物变化。

①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货品仅改变其本身的外部形态(如气体、液体、固体“三态”之间发生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如货品的挥发、溶化、熔化、渗漏、串味、沉淀、沾污、破碎与变形等。

②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构成货品的物质发生变化后,不仅改变了货品本身的外部形态,也改变了本质,并伴随有新物质产生的现象。常见的化学变化有化合、分解、氧化、聚合、老化、风化等。

③生理生化变化。生理生化变化是指有机体(具有生命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维持其生命活动,自身发生的一系列特有变化。呼吸作用、后熟作用、发芽、胚胎发育等现象,都属于生理生化变化。这些变化使有机体货品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使货品发热增湿,造成微生物的繁殖,以致污染、分解货品,加速了货品的霉腐变质。

④生物变化。生物变化是指货品在外界有害生物作用下,受到破坏的现象,如虫蛀、鼠咬、霉变等。害虫在危害货品的过程中,不仅破坏货品的组织结构,使货品发生破碎或产生洞孔,而且排泄各种代谢废物污染货品,影响货品质量和外观,降低货品价值。

2.库存货物的养护方法

货品养护的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好“防”的工作就可以减少“治”或者避免“治”。但是,一旦发生了质量问题,就必须“治”。如果“治”的方法恰当、及时,同样可以避免货品的价值受到影响。

(1)适当安排储存场所

由于不同货品性能不同,所以对保管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分区分类、合理安排储存场所是货品养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怕潮湿和易霉变、易生锈的货品,应存放在较干燥的库房里;怕热、易溶化、发黏、挥发、变质或易发生燃烧、爆炸的货品,应存放在温度较低的阴凉场所;性能相互抵触或易串味的货品不能在同一库房混存等。

(2)严格入库验收

货品在入库之前,对入库货品除了核对数量、规格外,还应该按比例检查其有无变形、变色、沾污、发霉、虫蛀、鼠咬、生锈、老化、沉淀、聚合、分解、潮解、风化、挥发、含水量过高等异状,有条件的还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

(3)合理堆垛、苫垫

入库货品应根据其性质、包装条件、安全要求采用适当的堆垛和苫垫方式,达到安全牢固、节约仓容和养护的目的。如为了防止货品受潮和防汛需要,货垛底部应加垫隔潮层,露天货垛必须苫盖严密,垛底地面应稍高,货垛四周应无杂草,并有排水沟以防积水;含水易较高的易霉货品,热天应码通风垛。

(4)加强库房温湿度管理

货品质量变化类型虽然很多,但多数是受到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因此,仓库管理人员需要掌握温湿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库房内不同区域的温湿度差异情况,配备有关测量仪器,通过自然措施或机械设备调节仓库内温湿度环境,以保护货品质量。库房内温湿度调节的方法包括密封、通风、吸湿等。

(5)实施金属防锈措施

在金属材料制品、机械设备的存储过程中,锈蚀现象普遍存在,危害严重。为防止金属锈蚀,要求在金属货品保管过程中首先要采取防水、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等措施,其次可以喷涂防护油、气象防护剂等,或者将金属器件装入防锈袋。若锈蚀已发生,就立即采取物理或化学除锈措施,避免锈蚀扩大。

加强物资保养,提升仓库管理水平

为确保仓库物资安全储存,杜绝因保管、保养不善而导致物资短少、变质、锈蚀、损坏,2017年8月,某制造企业仓库开展了一次全面的仓库物资保养活动。

本次保养活动主要是对容易产生质变和长期保存的物资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如对桶装油漆,定时翻垛,以免表面结皮;在轴承表面涂抹润滑油脂,以达到防锈、防腐、保持物资原有性能的目的。同时,对仓库存放的物资进行重新分类,对于易变质、易锈蚀的物资,单独分区存放,以便于日常检查保养。

(案例来源:孙宏英.仓储与配送管理——理论、实务、案例、实训[M].2 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6)推行在库巡查制度

货品在储存期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质量上可能发生变化,若未能及时发现,就可能造成损失。因此,需要根据其性质、储存条件、储存时间及气候变化确定检查周期、检查比例、检查内容,按期进行检查或进行巡回检查,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

(7)搞好仓库清洁卫生

储存环境不清洁易引起微生物及虫鼠等害虫的繁殖,危害货品。因此,仓库内外应经常清扫,必要时使用药剂杀灭微生物和潜伏的害虫。对容易遭受虫蛀、鼠咬的货品,要根据货品性能和虫、鼠生活习性及危害途径,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