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化模式及其均衡发展

城市化模式及其均衡发展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式是一种式样或范式,城市化模式是对城市化实践过程的一种高度抽象。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捷克、匈牙利等都走的是中小城市化模式的工业化道路。后发国家大都走了大城市化的道路,其中,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说明城市化模式不存在唯一性。城市化均衡模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强调城市化过程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

城市化模式及其均衡发展

模式是一种式样或范式城市化模式是对城市化实践过程的一种高度抽象。总结中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化模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城市化的驱动力来划分,城市化模式可分为自上而下模式与自下而上模式

自上而下模式能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转移至城市中或新的工业镇中,其转移途径主要是通过3种形式进行的:①通过国家大型企业或重点项目的建设;②通过新型工业城市的建立和发展;③通过既有城市经济发展的扩散。这种方式的城市化主要受如下因素的制约:其一,国家的财力、物力状况;其二,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和工业技术构成的高低;其三,农业提供商品粮的数量及粮食市场的供求关系;其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等。

自下而上模式的城市化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过渡时所形成的一种独特过程,在中国人口稠密、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典型。在这一方式的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产业的形成主要通过如下几种途径:一是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二是发展乡镇企业;三是发展个体工商企业;四是劳务输出。这种方式的城市化,深刻地受制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能力。

(二)按照城市化的发起先后来划分,城市化模式可分为西欧模式与后发国家模式(www.xing528.com)

从城市化的发起时间来看,在城市化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典型的模式:一种是西欧模式,即中小城市模式;另一种是后发国家模式,即城市圈模式。法国、德国、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捷克、匈牙利等都走的是中小城市化模式的工业化道路。后发国家大都走了大城市化的道路,其中,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业化后发国家首先需要的是效率,它不得不选择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来加速它的工业化进程。日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写照。如日本东京的劳动力就是在急速的工业化背景下,由全国跳跃性集聚而来的。因此,日本重工业化时期的制造业高度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这四大都市圈,尤其是集中在四大都市圈临海地区,即所谓的四大临海工业带。

(三)按照城市化的规模政策来划分,城市化模式可分为城市化效率模式与城市化均衡模式

城市化效率模式围绕着大、中、小城市化模式向着效率更高的问题展开,分为大城市派、小城镇派、中等城市派等不同观点。大城市派强调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小城镇派强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中等城市派则强调大小城市的兼容性。从实际情况看,各派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有一定片面性。这说明城市化模式不存在唯一性。

城市化均衡模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大中小城市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强调城市化过程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其所达到的水平相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既是该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下期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条件之一。同时,城市人口分布结构适应于各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