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本利用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本利用方式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外延式的扩张潜力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农业生产和生产方式更多地把相对过剩的农业劳动力投入相对狭小的土地上,形成了过密化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国乡村社会长期处于传统状态。(二)农村第一产业就业情况表3.2是中国主要年份乡村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员情况统计。(三)中国农村家庭主要收入结构主要年份农村居民总收入和纯收入统计如表3.3所示。

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人力资本利用方式

在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外延式的扩张潜力逐渐减小的情况下,中国乡村社会中的农业生产和生产方式更多地把相对过剩的农业劳动力投入相对狭小的土地上,形成了过密化的农业生产系统。这种劳动力密集为特色的乡村农业生产体系在缺乏现代技术和资金要求投入的情况下,形成了长期乡村变迁的停滞。中国乡村社会长期处于传统状态。

(一)农村人口构成

一个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来看,16岁以下儿童的比例为20.4%,老年人口(55岁以上)的比例为20.6%,劳动力的比例为57.4%,中、西、东部的比例稍有不同,具体如表3.1所示。

表3.1 人口结构的地域特征分布和经济特征分布表[9]

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阶段,劳动力占到村庄总人口的近2/3,在未来会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发展人力资本。不过从儿童比例较小来看,未来会有老龄化压力。从留守人群的比例来看,村庄外出务工的人口比例平均接近20%,西部地区最多,东部地区最少,反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实情况。

(二)农村第一产业就业情况

表3.2是中国主要年份乡村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员情况统计。

表3.2 中国主要年份乡村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员情况统计[10]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当前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40~60岁经验丰富的农民,但这部分劳动力在闲暇时期也时常打工以贴补家用。这部分劳动力基本对其他产业没有知识和经验积累,人力资本主要体现为农业经验与相应的体能训练,其农业生产的生产要素只有简单的传统工具与传统的生产技术,还有国家政策内的土地使用权,另外就是依靠市场得到的种子与化肥

(三)中国农村家庭主要收入结构

主要年份农村居民总收入和纯收入统计如表3.3所示。

表3.3 中国主要年份农村居民总收入和纯收入统计(1990—2016)[11] 单位:元

(四)中国农村就业结构(www.xing528.com)

根据各项统计资料,本书粗略统计了农村就业结构。表3.4把农村就业人口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三种就业方式;收入以纯收入计;外出务工收入以“工资收入”代表。表3.4列出了2016年的农村就业结构、收入结构,以及与2000年的对比情况。

表3.4 2016农村就业结构及收入结构[12]

(五)农业就业收益情况

考虑到农村食品支出大部分是自给自足的情况,以农村纯收入减去食品支出,大概反映了农村农产品的市场出售情况,以及农产品自用后的剩余,这个指标也间接表现了作为主业的农业生产的效益。(见表3.5)

表3.5 农村各产业收益情况[13] 单位:元

从表中统计看出,农产品的出售比率越来越低,或者说,农产品生产大多数是为满足自己家庭需要;另外,尽管农村的第一产业现金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很大,但现金投资收益率却大幅减少。考虑到农村现金消费的都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要素收益率在减少。这可能说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得更快,也可能是要素组合效率低下,农业科技水平没有提高。

从这个统计结果来看,农村第一产业生产(农业生产)似乎有萎缩迹象,农产品的出售比例和生产效率都在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