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贸易规模大但效益低下,竞争力疲软

贸易规模大但效益低下,竞争力疲软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之无愧地为世界贸易大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贸易大国并非贸易强国。一方面,虽然中国对外贸易绝对量不小,但相对规模仍较小,表现在人口规模与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不相称。外贸出口一方面生产性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虽已成为货物贸易大国,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4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我国是货物贸易的顺差大国,但也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的国家。

贸易规模大但效益低下,竞争力疲软

我国用70年的时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时间,迈向了世界贸易大国。从贸易规模看,我国201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8667.6亿美元,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进口18178.3亿美元。出口总额世界第一,进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当之无愧地为世界贸易大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贸易大国并非贸易强国。一方面,虽然中国对外贸易绝对量不小,但相对规模仍较小,表现在人口规模与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不相称。另一方面,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还比较低端,不够高级化。从贸易方式上看,我国仍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为主导。一般贸易占比偏低。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跨国公司将价值链的生产、销售模式演变为国际分工主导的模式的情况下,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产品仍处于低端加工安装环节,在价值链结构方面,在国际分工格局中仍处于外围和从属地位。研发和销售两个重要环节牢牢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

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以生产最终产品,产业链比较短,对经济的前后关联度都很弱,因此对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弱。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条中位于外围或从属,我国加工贸易产品中,我们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或装配环节,主要赚取微薄的加工费用,而绝大部分利润却被在品牌、专利技术、市场营销等环节被攫取。研究表明,国内纺织品制造企业在对美出口中获得的利润不超过利润总额的10%,其余的90%利润则被国外服装品牌所有者、美国批发商和进口商共同拿走。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弊端在于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营销渠道,缺乏自主品牌。当前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主要是通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拉动的。从我国出口结构看,虽然从1995年开始,机电产品出口比重首次超过轻纺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但我国技术和增值含量高的产品出口仍有很多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加工贸易长期在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中占据“半壁江山”。外贸出口一方面生产性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外贸企业缺乏国际营销能力,缺乏自主创新的名牌产品,缺乏出口名牌产品,品牌建设严重落后。长期以来,我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但由于所生产的这些产品技术更新能力薄弱、品牌核心价值低、同质性替代性强等特点,导致这些产品出口效益很低。内资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时,盲目竞争,竞相压价,普遍出现出口增量不增价的现象。而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一端掌握着产品核心技术或关键零部件,另一端掌控着营销网络,只将全球价值链中中间生产制造等低增加值的环节分包或转移至其他国家进行,这样便形成了操控两端的封闭体系,进而实现从中谋取巨额利润的目标。此外,世界金融危机后,全球掀起了“再工业化”的热潮。如二战后,当时美国制造业产值曾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40%左右。随着日本等国制造业的不断崛起,美国逐步在钢铁、汽车生产等领域让出大部分市场。从20世纪70年代始,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始进入腾飞阶段,导致美国制造业所占份额继续收缩。20个世纪美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两次冲击,促使美国“化危为机”通过产业升级等,实现了平稳过渡和成功转型。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工厂”给美国制造业带来了第三次危机。“与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相比,美国制造业在21世纪头十年损失了约600万就业岗位,数以万计的制造业企业破产倒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一些产业资本相继从其他国家及中国回流美国,制造业产能出现“回巢”现象。美国制造业“回巢”涉及多个行业,“回巢”现象背后既有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相对变化的市场因素,更有美国政府所推崇的提振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我国虽已成为货物贸易大国,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4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我国是货物贸易的顺差大国,但也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的国家。在结构上,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也不够优化保险、金融等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出口占比仍偏低。(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