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社会矛盾凸显

汽车社会矛盾凸显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大,汽车负面的外部影响性日益累积,汽车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当前能源供应、环境污染、道路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成了我国汽车社会面临的四大主要问题。车用燃油的快速增长加剧了我国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而国Ⅳ以上汽车排放污染物占比不足1%。

汽车社会矛盾凸显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扩大,汽车负面的外部影响性日益累积,汽车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当前能源供应、环境污染、道路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成了我国汽车社会面临的四大主要问题。

(1)车用能源需求大幅增长

由于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车用燃油消耗迅速增加,车用能源消耗成为全社会石油消耗的重要领域。2012年,我国汽油柴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7773万t和15334万t,而车用汽油占汽油总体消费量的比例在85%以上,车用柴油占比也达到60%左右。车用燃油的快速增长加剧了我国能源需求和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2011年能源供给中煤炭占比达到77.8%,石油供给只占9.1%,而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占18.6%,由此导致我国石油进口量大幅提升,到2012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2.7亿t,中国对外原油依存度达到56.4%。

车用能源需求大幅增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2012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1亿辆,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保有国。而另一方面是单车年均油耗过大。我国单车油耗比较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车型比较大、使用率高(年行驶里程比较长)以及单车燃油经济性比较低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我国汽车节能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提高单车燃油经济性、调整车型结构、管理交通出行等都能达到降低车用能源消耗的目的。对比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不一定带来车用能源消耗的大幅上升,组合性政策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单车油耗水平。当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战略选择,它能够有效地转变我国车用能源需求和我国能源供给结构不平衡的局面。

(2)汽车尾气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当前汽车快速普及,给我国社会带来污染物排放、噪声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最为突出。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2013年年初我国东中部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地域面积达150万km2,汽车尾气、煤炭燃料等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根据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测算,机动车尾气排放占北京PM2.5的22%,煤炭燃料占PM2.5的16.7%。

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大幅增长主要是高污染汽车所导致的,根据国家环保部的统计,2011年国Ⅰ标准及以前的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26.5%,但其排放总量占汽车排放总量的比例非常高,CO、HC、NOx以及颗粒物占比分别为70%、70.3%、61.3%和75.9%。而国Ⅳ以上汽车排放污染物占比不足1%。按照单位国土面积(每km2)测算,2011年我国单位国土面积汽车保有量为9.7辆,从分区来看,东部52.9辆、中部16.9辆、西部2.9辆。而单位国土面积汽车保有量,日本高达200辆,德国为127辆,美国为25辆。与国外相比,我国单位国土面积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治理核心是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加强在用车管理以及加速老旧车辆淘汰。(www.xing528.com)

油品质量低是汽车尾气排放大幅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全国大部分处在实施车用汽油国Ⅲ标准阶段,含硫体积分数不超过150×10-6,而欧盟已经降至10×10-6,美国为30×10-6。油品质量低劣导致高排放标准的汽车排放得不到明显提高,而且油品质量低会导致汽车三元催化装置失效,因此即使国Ⅳ标准的汽车其排放可能都退化成国Ⅰ标准了。因此,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刻不容缓。

(3)交通拥堵困扰城市化发展

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城市发展的瓶颈,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管理面临的一项社会性难题。汽车大规模增长被视为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部分城市开始对汽车购买进行行政性限制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于治理交通拥堵,更为准确地说,缓解交通拥堵是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交通拥堵是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也可以说是人们出行需求和道路供给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道路供给是有限的,如何管理交通需求的增长是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交通需求与汽车购买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交通需求管理是针对不同时点、不同区域有效调解人们的出行行为,优化出行方式,而不是全面管控人们的出行行为。由于汽车进入城市的速度超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通过限制购买等措施短时间延缓汽车进入城市的速度,为城市管理预留一定时间应该说也是一种间接的需求管理。但从长期来看,它并不能缓解交通拥堵。而且,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汽车牌照本身是为了有效管理交通行为而产生的,一旦长期压制人们对汽车购买的欲望,城市居民就会选择用“脚投票”,守法的人可能会离开这个城市,或者选择使用其他地区的牌照,更有甚者,一些违法套牌和假牌就会出行,这些都会加重城市管理的负担。

因此,针对汽车社会的交通拥堵,城市管理部门不能回避反而要积极面对,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规则和机制,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出发点,给予人们平等消费选择的机会。但同时,还要以追求社会利益最优化为目标。加强交通需求管理,调节车辆使用,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人们在驾车出行和公交出行两种方式之间进行平衡选择。

(4)道路交通事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每年车祸死亡人数超过5万人,伤20万人以上,年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人民币。近十几年来,我国有超过90万人因车祸丧生[9]。成熟汽车社会的交通文明还未形成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全社会交通安全观念淡薄、交通文明意识滞后,超速、酒后驾车、抢灯等违法行为较为普遍,这是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据公安部统计,2012年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交通违法行为2649万起,平均每天7万多起,路口交通事故4.6万起,全年共造成1.1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总体来看,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汽车社会高速机动化相适应的交通系统和交通文明,交通管理转变步伐与汽车快速普及不相适应,交通观念和交通文明意识还有待转变,以人为本的交通模式还有待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