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通信中崛起的互联网公司

从通信中崛起的互联网公司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的即时通信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是对传统的电话等同步沟通方式的替代。1998年前后爆发了互联网风潮,涌现了大批互联网公司,其中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网易和腾讯,两者虽然从事的具体业务不同,但都是从“通信”这条主线上起步。后续开通的263.net、商都信息、金陵在线等国内比较知名的电子邮件服务均使用了网易开发的电子邮件系统。巧合的是,网易的创始人丁磊也有通信领域的工作经验。

从通信中崛起的互联网公司

再来看看“通信”这条主线,沟通是人的基本需求,通信的功能也是互联网早期吸引用户的手段,如“电子邮件”,顾名思义,起到的还是一种类似传统邮件沟通的功能,只是速度更快捷,内容的展现形式更多样。虽然上网费用比较贵,但是大部分邮件服务本身是免费的,申请账号免费,使用一定容量的网上存储空间也是免费的。早期的即时通信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是对传统的电话等同步沟通方式的替代。总体来看,互联网产业沿着“通信”这条主线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如前所述,沟通是人的强需求;其二,基于互联网的通信工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网络的价值是与网络上的节点数正相关的,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越多,网络价值就越大,而网络价值越大,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形成了一种正反馈的循环。互联网上的沟通工具,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等,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通过邀请加入、口碑传播、使用过程中传播等手段快速扩散,实现用户数指数级的增长。这也是现在利用社交网络进行“病毒式营销”的早期样本。

1998年前后爆发了互联网风潮,涌现了大批互联网公司,其中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网易腾讯,两者虽然从事的具体业务不同,但都是从“通信”这条主线上起步。网易1997年5月成立,聚集了国内最早一批接触互联网的“玩家”,利用初创团队的技术优势,最初网易的产品是免费电子邮箱系统,将整套系统作为软件卖出,这方面与传统的软件公司无异。Hotmail的成功,启发了国内的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商。1998年3月,使用网易邮箱系统的163.net正式上线。一方面,产品满足了早期网民沟通的基本需求(在网费较高的情况下,多数沟通仍采用论坛留言、电子邮件这样的异步方式,即沟通的双方不需要同时在线);另一方面,也利用了互联网的网络传播效应,形成了前文所述的正反馈,半年时间内积累了30万的用户。可以说,虽然网易当时仍是一家软件提供商,但163.net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却已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产品。163.net的成功,不会给提供软件的网易带来直接的现金流,但是对于该款软件的推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后续开通的263.net、商都信息、金陵在线等国内比较知名的电子邮件服务均使用了网易开发的电子邮件系统。网易通过软件出售的模式找到了第一桶金,为后续在门户和游戏等方向上的拓展,进一步互联网转型打下了基础。可以看到,早期互联网面向用户的服务,缺少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渠道,互联网用户习惯为网络带宽交钱,但不习惯于为网络服务付费,进一步说,即使想付费,也鲜有方便的交付渠道。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早期互联网项目的变现能力,163.net对于网易的价值,更大程度上是为其软件销售做了一次成功的广告,但真正的变现还是在软件销售的部分,向使用软件系统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B端用户收取。变现渠道和方式的限制,对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与网易相隔时间不久,腾讯成立。后面我们会谈到,腾讯是在国内互联网历次浪潮中都把握住了关键机会的重要选手。1998年,腾讯最早期的积累,便是通过提供即时通信这样的服务,赶上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波浪潮。即使现在,腾讯提供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即时通信工具,也是公司其他业务发展的基础。腾讯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业务,一方面受到国际上的知名软件ICQ的启发,另一方面,与创始人马化腾曾在寻呼领域的工作经历有关。巧合的是,网易的创始人丁磊也有通信领域的工作经验。创始人的过往经历,对于公司主营业务的选择,甚至公司的“基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样的例子我们后续还会看到。即时通信工具提供的是一种同步的连接,用户之间的传播速度甚至要快于电子邮件类的应用。不到一年时间,腾讯便聚集了超过500万的互联网用户,超过了即时通信工具的鼻祖ICQ。但是,与网易面临的问题一样,腾讯也受到了互联网服务变现渠道匮乏的限制:用户量虽然很大,但盈利模式不清楚,同时,随着用户量的上升,成本费用也在不断上升,给公司的财务带来巨大的压力。IDG、电讯盈科、MIH等外部投资者的引入帮助公司挺过了早期的困难时光,但公司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仍是非常紧迫的任务。(www.xing528.com)

可以看到,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多公司的业务实质是将受欢迎的国际产品进行本土化,这是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讲,当时国内网民基数不大,上网费用昂贵,专门针对这个不大的市场开发产品对国际上的互联网企业是不值得的事情,这也给国内新兴的企业留下了市场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上“通信服务”这条主线的不断强化,早期具有先发优势的国际互联网厂商反而被挤出了市场。它们更多地起到了市场启蒙的作用,但后续又会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将舞台的中心让出。这也是国内互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