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与知识的网络规模效应

政府与知识的网络规模效应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经济下政府介入知识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促进了知识溢出的内部化,而且还会促进网络规模效应,催化知识生产的集聚与扩散。;ne、ni表示相对的市场份额。其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政策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对于市场的预期,激发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从而产生网络规模效应。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区位合作,实现市场的互接互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市场的网络规模。

政府与知识的网络规模效应

在新经济下政府介入知识生产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促进了知识溢出的内部化,而且还会促进网络规模效应,催化知识生产的集聚与扩散。

在传统市场内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市场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出清”,即达到均衡;而且均衡点是唯一的,可以探讨其稳定性。在新经济市场中,由于存在网络外部性,单一均衡的现象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um)。

根据Katz和Shapiro在1985年提出的实现预期的需求理论,构建网络外部性存在下的产品需求模型(Ecnomides,1993)。定义:p(n;ne)为ne单位产品被预期销售下,对第n单位产品的支付意愿。由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规律,支付意愿函数p(n;ne)是关于n的递减函数。同时,又根据网络外部性的定义和性质,p(n;ne)是关于ne的增函数,表示了网络外部性的存在。

在某一时点上,消费者支付意愿函数p(n;ne)对应此时刻的需求曲线De(ne)。对于某一时期的市场均衡,当预期销售量被实现,即n=ne时,市场达到均衡,如图9-1,这是短期内的市场均衡。

图9-1 短期的市场均衡

在长期中,随着时期的动态演进,企业市场预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消费曲线也发生变化。每条短期需求曲线Di表示在预期网络规模ne=ni时的消费者支付意愿曲线(在本模型为企业愿意为某一区位选择支付的成本),其中i=1,2,3,…;ne、ni表示相对的市场份额。由短期均衡点p(ni,ni)组成的曲线p(ni,ni)便为长期中的实现预期的需求曲线(如图9-2)。

假设,即当市场网络规模为零时,企业对该市场的评价为零。另一个假设,即企业对该市场的支付成本意愿在网络达到一定规模大小时,呈现递减的趋势。这个假设避免了企业集聚于某一市场带来的拥挤效应,而且也是符合现实的。

在确定了需求曲线后,我们便可以着手分析网络外部性下的市场均衡。由经济学理论可知,市场的均衡点位于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如果政府对企业进入采用相同的进入成本要求,供给曲线即为一水平曲线。

如图9-3所示,出现三个均衡点A、B、C的多均衡。

(www.xing528.com)

图9-2 实现预期的需求曲线

图9-3 多均衡分析

A点表示零消费下的市场均衡(n*=0),边际用户对产品的支付意愿为零,即没有人愿意购买此产品。这是悲观预期均衡,属于稳定均衡。

B点表示小网络下的均衡(n*=ns),均衡点左边的价格高于消费者支付意愿,而右边的价格低于消费者支付意愿。后来的消费者认为这个网络不会变得很大,因而不会选择购买产品来加入该网络。这属于非稳定均衡,任何一个边际用户的进入或者退出都会打破市场均衡,趋向于零均衡或者大网络均衡。

C点表示大网络下的均衡(n*=nL),均衡点左边的价格低于,而右边的价格高于消费者支付意愿。此时的均衡类似于传统市场中的均衡,在均衡点右边的边际消费者对于产品和网络的评价过低而不再加入该网络,尽管此时网络效应是很大的,属于稳定均衡。

通过对网络外部性下市场均衡的分析可以看出,某一区位的市场网络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可能会出现自我强化的态势(即达到C点大网络均衡水平),也有可能在小规模发展后步入衰退(即达到A点的稳定状态或者B点的非稳定状态)。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的网络规模能否达到临界容量,而趋向大网络均衡状态。

要素禀赋的成本优势、开发路线的政策优势和产业集群的开放程度优势等因素是市场选择集聚或者扩散的重要力量。政府行为将会影响地区之间的竞争优势;对政府来说,如何通过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政策让市场深化发展,来实现临界容量的突破将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市场的网络效应意味着选择集聚或者扩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内部集聚网络规模的扩大不能一味依凭企业数量的多少,而必须考虑到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后者才是产业成为市场集聚和网络的关键条件,所以对市场结构,即集聚的内部分工和产业链的问题必须予以密切关注。

其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政策将有利于提高企业对于市场的预期,激发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从而产生网络规模效应。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区位合作,实现市场的互接互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市场的网络规模。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的范围扩大,出现了知识生产成本在空间上的转移,即知识技术在空间上的扩散。正是这种知识的外溢和技术扩散,使企业通过模仿迅速掌握了创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市场集聚还是分散,取决于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均衡。本章主要集中探讨政府在市场选择集聚或者扩散过程中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