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入模式的内在特性解析

进入模式的内在特性解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Hill et al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入模式具有三个内在特性:控制力度、风险水平和资源承诺。结合工程行业和传统学者对进入模式内在特性的探讨,本书主要从属地化水平、控制水平、风险水平和资源承诺水平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本书认为在工程行业的进入模式中,属地化水平是进入模式的重要内在特性之一。

进入模式的内在特性解析

Hill et al(1990)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入模式具有三个内在特性:控制力度、风险水平和资源承诺。工程建设行业生产周期长,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大型基建投资大,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风险也相对较大。承包商面临形形色色的发展问题,而如果注重提高在当地经营的属地化水平,自觉地把当地的社会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企业经营战略结合,将增加当地社会对该企业接受和支持信任的程度,进而为承包商顺利占领市场做好铺垫。结合工程行业和传统学者对进入模式内在特性的探讨,本书主要从属地化水平、控制水平、风险水平和资源承诺水平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属地化水平

属地化,又称作本土化,即企业在对外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本企业长期利益、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断更新企业发展战略来适应东道主的环境(胡明礼,2014)。本书认为在工程行业的进入模式中,属地化水平是进入模式的重要内在特性之一。与合同模式不同的是,投资模式可以做到承包商的常驻机构属地化,也即企业经营属地化。承包商在当地设立分公司或者全资子公司后,在制定本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公司中短期目标时,可以结合当地社会的经济建设需求和政府投资导向,从而在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承担企业责任。

2.控制水平

采用高控制水平的进入模式,企业可以有效地执行母公司的全球战略并有效地转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但是高控制的模式会加大企业的资源承诺水平,控制力度越大,企业需要投入的资源要素就越大,东道主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越大,而风险越大收益水平会相对较高。因此,采用高控制水平的进入模式(比如绿地),意味着更高水平的资源投入和收益水平,并承担着更多的不可控制的风险。(www.xing528.com)

3.风险水平

承包商在国外发展时会遇到文化风险、经济政治风险。文化风险是公司的海外机构由于文化理念不同的内部员工之间、企业同当地社会之间发生冲突而导致的风险。在投资模式中,企业需要大量雇佣当地员工并在当地长期持续经营,这增大了同当地社会和当地居民发生文化冲突的可能性。经济政治风险更容易影响投资进入的企业,企业在当地设立公司后,公司的运行制度、法人结构、税收盈利水平多取决于东道主政府政策的具体规定,一旦目标国发生严重的政治经济动荡,将会给采用投资模式进入的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4.资源承诺水平

工程行业是资源高投入的行业,就具体项目而言,需要大量资金,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原材料(水泥、钢筋等)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等)。项目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一旦开始,就需要长期大量占用公司的稀缺资源。当公司设立分公司或全资公司后,资源承诺的水平则会更高,固定办公场所往往构成企业在当地的固定资产投资。当地公司设立后,企业可能会争取大量大项目的开建,并投资办厂(当地可能缺少原材料供应商和厂家或者是投资协议约定),这些都将加大母公司在当地的资源承诺水平。因此,投资模式是高资源承诺水平的进入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