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住房:1919—2011基本情况分析

英国住房:1919—2011基本情况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本设施拥有情况表6.2描述了2011年英国存量住房基本设施拥有情况。图6.31919—2010年英国居民居住住房所有权形式表6.3更加细致地描述了2011年英国居民居住住房所有权结构及其特征。表6.4描述了2011年英国住房的空置率,所有存量住房的平均空置率为4.20%,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私人出租住房空置率最高为10.63%;自有自住住房空置率最低为2.60%。图6.4描述了1995—2011年英国住房的拥挤率,所有住房的平均拥挤率为2.63%,1995年为2.7%,2001年最低,为2.4%,2011年最高,为3.0%。

英国住房:1919—2011基本情况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下面我们从英国居民住房数量、住房质量、居住住房所有权形式、住房使用情况、新建住房供给来源和住房可支付性等维度,对英国的住房情况做一个概要性基础分析。

1.住房数量

(1)总量。2011年英国拥有存量住房约2255.08万套,其中,自有自住住房1488.35万套,占比66%。租赁型住房766.73万套,占比34%,其中,社会住房394.68万套,占比17.48%;私人出租住房372.55万套,占比16.52%,详细情况见表6.1。

表6.1 2011年英国存量住房数量

(2)人均住房面积。2010年英国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大约为43m2/人。

(3)套户比。图6.1描述了1951—2006年英国住房套户比,1951—1981年套户比由0.94快速上升到1.04,其中1971年套户比首次超过1,住房数量基本适应了家庭的居住需求;1981年之后,套户比趋于稳定,均值:1.0379,最大值:1.0454,最小值:1.0265,标准差:0.0061。

图6.1 1951—2006年英国住房套户比

2.住房质量

下面从住房建筑年代、住房基本设施拥有情况来分析英国住房的平均质量。

(1)建筑年代

图6.2展示了2012年英国各类住房的建筑年代。

图6.2 2012年英国各类住房建筑年代

在所有存量住房中,建于1919年之前的住宅占21.7%;建于1919—1944年的住宅占16.8%;建于1945—1964年的住宅占19.6%;建于1965—1980年的住宅占20.6%;建于1981—1990年的住宅占8.4%,建于1990年之后的住宅占12.9%。可见,英国所有存量住房中,房龄超过50年住房的占58.1%,房龄超过70年的住房占38.5%。

在不同类别的住房中,私人出租住房房龄最大,有40%的住房房龄超过95年,52.3%的住房房龄超过70年;相对而言,地方政府社会住房和住房协会社会住房房龄较小。

(2)基本设施拥有情况

表6.2描述了2011年英国存量住房基本设施拥有情况。在所有存量住房中,单套住房中厨房面积小于5m2的住房仅占5%,使用二手厕所用具的占41%,洗浴设备超过40年的占7%,装有安全门窗的住房占76%,可见,英国住房基本设施相对健全。

表6.2 2011年英国存量住房基本设施拥有情况

3.居住住房所有权形式

图6.3描述了1919—2010年英国居民居住住房所有权形式(Tenure Status)变化趋势。我们发现,①英国居民住房自有自住率由1919年的10%上升到2010年的67.8%,其中,住房自有自住率快速上升时期是1919—1991年,特别是1980年代;②1919年,90%的居民依靠在私人市场租住房屋,之后的20年里,由于社会住房大规模建设和住房自有支持政策的深度推进,私人租赁市场快速萎缩,到1991年租赁市场份额仅仅为8.6%;③20世纪初,基于严重的住房短缺和租赁市场的垄断结构,英国居民住房支付能力非常弱,特别是对工人阶层而言。1939年政府开始建设社会住房,缓解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社会住房份额由1919年的0%快速上升到1971年的31%。不过,政府持有和管理如此大规模的社会住房,不仅带来管理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还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为此,政府开始引入“第三部门”——住房协会来建设、转让或托管社会住房;④20世纪60年代开始,住房协会逐步发展成为英国住房政策的“第三只手”,住房协会社会住房占比由1971年的1%上升到2010年的8.6%,成为社会住房供应和管理的重要部门;⑤2004年之后,四种所有权形式的住房占比趋于稳定,仅仅是在2007年年末,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自有自住类住房规模出现下降,同时政府加大了社会住房的供应规模,来应对外部冲击。

图6.3 1919—2010年英国居民居住住房所有权形式

表6.3更加细致地描述了2011年英国居民居住住房所有权结构及其特征。在2011年英国2189.4万户居民中,自有自住住房户1445万户,占比66.00%,其中,有33.99%的住户是通过抵押贷款拥有住房的;另外34.00%的居民是租赁住房居住的,其中17.48%的居民租住社会住房。

表6.3 2011年英国居民居住住房所有权形式

(www.xing528.com)

4.住房使用情况

接下来从住房空置率、住房拥挤率和住房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来描述英国的住房使用情况。

(1)住房空置率。表6.4描述了2011年英国住房的空置率,所有存量住房的平均空置率为4.20%,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私人出租住房空置率最高为10.63%;自有自住住房空置率最低为2.60%。

表6.4 2011年英国不同产权类别住房空置率

(2)住房拥挤率。图6.4描述了1995—2011年英国住房的拥挤率,所有住房的平均拥挤率为2.63%,1995年为2.7%,2001年最低,为2.4%,2011年最高,为3.0%。在不同产权类别住房中,自有自住住房的拥挤率最低,平均为1.4%;社会住房拥挤率最高,平均为5.89%,2011年高达7.3%;私人出租住房的平均拥挤率为4.71%,但是其上升趋势最明显。

(3)住房能源使用效率。表6.5展示了1996—2010年部分年份英国住房能源使用效率的SAP值[1]。在所有存量住房中,能源使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由42.1上升到54.5。2010年,在不同产权类别住房中,住房协会社会住房能源使用效率最高,为63.8;自有自住住房能源使用效率最低,为52.8。社会住房能源使用效率高于私人部门。

图6.4 1995—2011年英国不同产权类别住房拥挤率[1]

表6.5 1996—2010年部分年份英国各类住房能源使用效率(SAP值)

5.新建住房供给来源

住房供给来源与结构是决定住房供给市场效率的关键。在英国,住房供给主要来源于私人、地方政府和住房协会。

图6.5描述了1946—2006年英国各类住房的供给来源。①1946—1948年,新建住房由私人和地方政府提供,政府建造规模略低于私人;②1948—1977年,逐渐引入住房协会建造社会住房,不过其规模很小;③1977—1994年,政府社会住房建造规模大幅缩减,1994年停止了直接建设事务,由住房协会替代政府的部分建造工作,不过规模并不大;④1994—2006年,1994年政府终止了社会住房建设,住房协会和私人新房建设规模相对稳定。

图6.5 1946—2006年英国各类住房的供给来源

6.住房可支付性

2011年英国一个典型家庭的年收入水平约2.62万英镑,表6.6展示了不同类别住户的年收入水平。

表6.6 2011年英国各类住房消费方式住户年均收入

在英国,如果一个家庭在住房方面的支出超过其年收入的30%,则认为该家庭在住房消费方面存在困难。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以私人出租住房住户和社会住房租户为例,2011年,私人出租住房的平均租赁价格为163英镑/周,地方政府社会住房平均租赁价格为74英镑/周,住房协会社会住房平均租赁价格为84英镑/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私人住房租户的平均负担水平为28.64%;地方政府社会住房租户的平均负担水平为23.04%;住房协会社会住房租户的平均负担水平为24.27%,而整个社会住房租户的负担水平为23.61%。可见,上述三类家庭住房是可负担的,相对地,私人住房租户的住房负担重些(详见表6.7)。

表6.7 2011年英国租赁型住户住房可支付性(Housing Affordability)

7.居住条件不佳的家庭数量

表6.8统计了2006—2010年英国居住条件不佳[2]的家庭数量及其占比。以2010年为例,在所有存量住房中,有592.4万户、26.5%的家庭居住条件没有达标,其中私人住房占比27.8%,社会住房占比20.0%,社会住房优于私人住房。居住条件达标率最低的是私人租赁市场,比住房协会社会住房高一倍多。

表6.8 2006—2010年英国居住条件不佳的家庭数量及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