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有企业创新优势探讨

国有企业创新优势探讨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正U型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受到它的融资约束的影响,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能从创新中获利,如果做创新研发,大型企业更有优势。

国有企业创新优势探讨

海本禄[1]

2016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676.7亿元,其中企业占比77.5%。WIPO公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创新能力从第22位排到第17位,中国的创新能力真的是不断在提升。2008年—2016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年销售额达到500万以上并且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活动从二万七千多个增长到八万六千多个,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从6.5%上到23%。这个数据意味着77%的规模以上企业是没有研发活动的。要建设创新性驱动国家,可是绝大多数的规模以上企业是没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家从来不是风险的承担者,如果他没有去做某个研发决策,一定是他没有办法从创新中获益。

无论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正U型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受到它的融资约束的影响,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能从创新中获利,如果做创新研发,大型企业更有优势。我们的研究证明了上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和绩效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如此,我们就没有办法向传统的计量那样用系数比较来衡量它的边际效应,用平均的边际效应的差异来比较不同水平下的产品创新带来的影响,不只如此,我们即使能够计算出来平均边际效应,我们也没有办法说它低。就像我们比较边际效应一样,我们需要把这个结论做得更稳健,所以我们就用两千次以上的抽样来比较不同组别之间、不同的规模企业之间、不同的所有制企业之间,他们的创新所带来的经济的改善是否有差异。

我们的样本主要选择1998年—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总共是82095家企业。计量结果表明我们的假设可能是对的。也就是说,企业的研发活动与产品创新带来等带来的收益间是非线性的,而且它真的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通过简单的结果,我没有办法去很清晰地判定它。我们做了随机效应、控制变量,并把整个样本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均值来做高约束、低约束,结论是一样的。我们还写了一个程序,用于分析高融资约束和低融资约的边际效应差异,结果显示确实有显著差异,但是我们用这个方法进一步分析时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觉得不够,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它分成两部分,现在我们用一个很经典的方法,分成十组,看一看这个创新和企业经营的关系,在不同的融资约束水平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让人非常诧异。最初的推论是:融资不断提升,企业产品不断改善,它是一个规律性的向上的过程。可是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90%的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企业关系是直线一样,虽然从回归结构是抛物线,但14.5%的水平并不平衡。你会发现哪怕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我们受到融资约束的这些企业,只有10%的企业能够取得显著的绩效的提升,而且这种绩效提升不是线性的,是抛物线性的。我们把平均的边际效应算出来,得出来的结论是只有在企业面临非常低的融资约束的情况下,才能从产品创新中获益。

用刚才的研究来说明今天的国有企业好和坏,跟民营企业谁更好的问题,结论和我们假设的是一样的。但我们想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就需要做平均的边际效应差异,看国企和民企的边际效应。单组来说,高融资带来的效应改善要低于低融资,国有企业的高融资约束和民营企业的低融资约束,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显著,民营企业即使面临高融资约束和低融资约束下的民营企业没有什么差别。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小企业的表现跟我们讲的民营企业的曲线分布是非常相似的。我们就把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放在一起,大型企业的高融资约束的线一直在上面,我们接下来做个检验,大型企业的高约束和中小企业的低约束,他们之间有差别,即便面临高融资约束,大型企业的表现仍然比中小企业要好,所以,根据这一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是:大型企业的规模优势在创新中的体现是非常显著的,从区域分布看,融资约束的调剂效应也是非常显著的。

我们的研究在实证检验时分别使用了OLS方法、固定效应模型。2002年,随着行业的调整,会带来样本的变动,我们把2002年的数据删掉,用2003年的数据,我们发现结论仍然是一致的,而且更好了。我们用变量替换的方式来做,我们用的融资指标是基于企业的指标,我们考虑一个企业能不能融到资?跟他企业自身有关系,跟市场有关系,所以我们用了外部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做了新的变量、做计划变量来测试融资对于产品创新的作用,发现会更好了。不管我们用内部的指标还是外部的金融市场指标,所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融资程度是企业获益的重要部分。

研究结论:

第一,企业从产品创新获益的过程本身是动态的。(www.xing528.com)

第二,融资约束是决定了一个企业能不能从创新中获利的重要经济变量。很多企业可能主观上有用研发活动获得融资的意愿,但是企业是盈利的。

第三,企业家从来不是风险承担者。

第四,国有企业好于民营企业。

最后说一个观点,关于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我们想让我们的国家更具有创新性,所有的政策的推手关键是什么?是产学研合作吗?是推动技术研究吗?可能是,但是我们的研究看什么?这个国家的创新性建设最重要的部门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这是最关键和最根本的部分,如果我们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我们的创新性国家建设就不是一句空话。

【注释】

[1]海本禄(1982-),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河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全球化和创新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