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高校优势助力科技创新

陕西高校优势助力科技创新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挥高校优势服务陕西科技创新王建华[1]郑南宁[2]结合陕西经济发展战略与我校的科技等优势,分析了我校通过筹建国家实验室、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途径,积极探索提升陕西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这些技术中心已经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日益深化“产学研”的合作。

陕西高校优势助力科技创新

发挥高校优势 服务陕西科技创新

王建华[1] 郑南宁[2]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 710049)

【摘 要】结合陕西经济发展战略与我校的科技等优势,分析了我校通过筹建国家实验室、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途径,积极探索提升陕西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家实验室;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技术创新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颁布的《陕西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到2010年,初步建立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显著增长。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充分发挥大学在资源、信息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点建设,大学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在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同时也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巨大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因此,瞄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锐意创新,不断进取,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大学才能在发挥自身优势方面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才能在推进自主创新和创新型陕西建设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陕西省“关中率先发展、陕北跨越发展、陕南突破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我校在学科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搭建科技创新大平台,筹建国家实验室;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研发中心和工程中心;组织专家访问,深入企业调研,完成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现我省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借此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西安交通大学在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方面的一些思考与我们的做法。

1.筹建国家实验室,着力提升陕西装备制造能力

国家实验室是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建设创新团队的重要基地,并已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地区重大需求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为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提高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科技创新,从2003年起,我校开始筹备建设装备制造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搭建科技创新大平台。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已形成以装备制造及其相关学科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支撑体系,拥有涉及制造领域的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以及一大批杰出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人才,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创新研究大平台,并与西部装备制造行业的大型科研机构和制造骨干企业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为我校建设制造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7年,我校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陕西省政府将装备制造业列为我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支持的重点领域,安排了精密数控车床汽车工程机械等多个科技重大专项。省政府还通过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承担电力、动力、机床等领域的重大装备攻关项目,经费达7000余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校企结合,组织重大科技攻关,为提升装备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安装备制造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将有力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对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2012年我省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的宏伟目标,建设西部强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将带动西部乃至全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2.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1设立科研创新基地,促进成果转化

面向企业,校企合作已不应局限于单个项目合作,而是寻求一种中期紧密的合作,为此,学校大力推进建设技术中心。

2003年至今,我校已与长庆油田、陕重集团、陕西鼓风机集团、宝光集团、陕西电力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技术中心。

我们与陕西宝光集团联合成立“宝光集团西安交大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下设“西安交大宝光集团技术中心试验站”。由宝光集团出资双方合作进行产品的研究性试验,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双方共建的实验室不但成为宝光集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源泉,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真空灭弧室生产基地。同时,该实验室也为西安交大电器学科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学校与长庆油田的合作源远流长,双方签订技术合同71项,合同金额超过1400万元。在长期合作中,长庆的产业发展和学校的学科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建立技术中心已经势在必行。2006年,长庆油田与西安交通大学通过共建的方式,在我校科技园相继成立西安交大长庆油田水电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2007年,我校与陕汽集团共建“西安交大陕汽联合研究院”,共投资4000万元,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

目前,这些技术中心已经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日益深化“产学研”的合作。

2.2政策引导,加强与军工企业合作

陕西省是军工大省,也是全国知名的军工强省。近几年,省政府通过整合,初步形成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等以军工大企业为核心的国家和省市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促进了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

为推动我校在军工领域的科技合作,我校通过政策引导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与军工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通过在新材料、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合作完成国家的国防科研和生产任务,促进学校科研成果积极向军工企事业单位转化。以“合作共赢”为原则,构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机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还鼓励科研人员进入军工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心,参与企业的自主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技术中心成为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中心,人才培训基地以及对外科技合作的基地与桥梁,解决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现状,帮助企业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www.xing528.com)

坚持立足陕西、服务陕西的理念,我校充分发挥在管理、规划等学科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军民产业结合基地、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整合军工和地方科技资源,不断加强与陕西军工企业的合作,构建多层次的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平台,推进军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我校与西飞集团开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联合成立了航空航天研究中心已成为我校与军工企业合作的典型范例。2006年5月,学校领导率代表团20多人访问西飞集团,双方就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进行交流,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我校充分利用在理论研究、前沿技术跟踪上的优势,结合西飞集团多年的工程经验,建立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前沿技术、理论研究与具体工程实践、型号需要相结合,并以产业化项目为龙头,推进产学研联合,有力地推动和实现了双方在前沿技术方面的重大创新,较好地实现飞机设计领域一些难题和关键技术上的突破,还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航空航天人才,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输送后备力量。

除此之外,我校还与航天四院、兵器工业204所、中航一集团613所等军工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长期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军工企业技术进步,大大增强了学校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支持各个层次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也为我省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3领导重视,加强与政府合作

在与陕西地方政府合作方面,我校已经与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榆林市等多个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4年2月,我校与宝鸡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与宝鸡高新区成立技术合作中心,双方携手建设研究基地,开发研制新产品、申报承担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等,推进宝鸡高新区“二次创业”。与榆林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书,成立“陕北能源重化工技术研究中心”,首批6个项目已经圆满完成。2006年,学校高层领导专门率团对榆林进行访问,对双方的下一步合作进行探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与陕北区域经济的整体合作。

3.成立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探索促进官产学研合作

为了整合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资本、人才和技术力量,集成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从事中间试验和产业化前期开发,为区域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我校联合五家地方政府、五家大型企业发起成立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旨在围绕陕西经济发展战略,创新管理运行机制,主要围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展技术集成和研究开发,包括开放实验室、兴办创业育成中心(孵化器),提供技术转移和各项工业技术服务,推动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业投资活动,为大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中小型企业及新兴企业提供从市场需求到研究、设计和产品样机一揽子解决方案,从技术层面推动陕西经济的发展。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电压真空断路器”“五轴联动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等15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投入研发资金总计5000万元。目前已有部分项目即将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还与多家单位共同组建了“国家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与西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建了国家级“西安国家低压电器质检中心”;联合申报组建“陕西省粉末冶金工程技术中心”。

同时,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逐步展开和西安、宝鸡、咸阳、榆林、延安、铜川等市的合作和服务,根据各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结合省内资源分布情况,组织开展了考察调研,提出了“铜川、咸阳地区规模化油页岩开发”,“铜川、咸阳页岩烧结制品生产工业园区”,“府谷县高岭土铝矾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延安地区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等多份项目建议报告。为地方政府组织开发当地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把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同培育新的特色经济产业结合起来,在产业发展远景上形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4.合作成立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2004年,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的支持下,由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我校联合建设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平台——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依托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利用从荷兰引进的超大型精密科学仪器“加速器质谱仪”,围绕近年来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环境变化研究,建立分析与共享为一体的大型科学仪器装备共建共享基地,并以此为契机优化整合资源,提高我国地球科学考古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性人才,为我国科学家在上述领域获得原创性学术成果提供技术保障,为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通过我校和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力争在3~5年内发展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全方位开放的、拥有全新运行机制的国家共享的研究应用平台,成为聚集和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家、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国际化基地之一。

5.以技术转移为牵引,全面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校认真落实陕西省“一线两带”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学校与政府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校与宝鸡市联手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联合有关高校和企业,在陕西省建设国家软件工程基地;针对关中地区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积极组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在西北建成国际上第一条高海拔地区750kV输变电线路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建立长安医药园区,实施新医药产业化;拥有完全自主版权的“天地网实时教学系统”,面向陕西省广大农村开展教育培训,并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学校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越的滴水灌溉系统,已在杨凌农业示范区进行产业化示范;学校教师经过多年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CPU内核技术”和“高清晰电视芯片”在我省开花结果。西安交大直接服务陕西省科技发展的项目已遍及学校电子、信息、材料、能源、电力、制造、软件、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医药卫生、管理经济等各个领域。

上面主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服务地方科技创新方面所作的一些努力和尝试。大学服务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既需要强化大学自身优势,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把科技投入当作战略性投资,保证高校科技经费不断增长。二是完善科技合作中介平台,强化政府中介在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所应起的作用。三是加强组织宣传,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促进陕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高新科技产业化重要方面军,不仅要担负起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还要积极承担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繁荣的重任,真正成为我国高新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已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科学探索既要大胆设想,更要有敢于迈步的气概。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为陕西科技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1]王建华,男,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2]郑南宁,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