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之经验谈

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之经验谈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以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中国古代管理智慧之经验谈

一、识别人才

1.姜太公:“五材十过”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

“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

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好利者可遗(赂)也,仁而不忍人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诳也,廉洁而不爱人者可侮也,谋而心缓者可袭也,刚毅而自用者可事也,懦而喜任人者可欺也。

“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

2.周文王观人法

富贵观其礼施,贫穷观其德守,嬖宠观其不骄,隐约观其不慑。其少,其恭敬;其壮,观其廉洁;其老,观其意虑。

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惮;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游;省其交友,观其任廉。

考之,以观其信;诘之,以观其知;示之难,以观其勇;烦之,以观其治;淹之以利,以观其不贪;监之以严,以观其不宁;喜之以物,以观其不轻;怒之,以观其重;醉之,以观其不失;纵之,以观其常;远使之,以观其不贰;迩之,以观其不倦;探取其志,以观其情;考其阴阳,以观其诚;覆其微言,以观其信;曲省其行,以观其备成,此之谓观诚也。

3.鬼谷子辨才法

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合不宜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4.吕望六韬知人八征法

问之以言,以观其辞;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与之间谋,以观其诚;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使之以财,以观其廉;诱之以色,以观其贞;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5.管仲:“德”、“功”、“才”是选拔人才的三个基本条件

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源也。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以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与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谓之过;德薄而位尊者谓之失。宁过于君子,而毋失于小人;过于君子,其为怨浅;失于小人,其为祸深。是故国有德义未明于朝而处尊位者,则良臣不进;有功力未见于国而有重禄者,则劳臣不劝;有临事不信于民而任大官者,则材臣不用;三本者审,则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审,则邪臣上通,而便辟制威;如此,则明塞于上,而治壅于下,正道捐弃,而邪事日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于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合众”。

6.孔子言行观察法

君子远使求之,以观其忠;顺使之,在观其能;卒然问之,以观其智;急与之期,以观其信;委之以财,以观其廉;告之以危,以观其节。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克其辩。

始吾于人,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扬人之恶习,是小人也,不内相教,而外相谤者,是不足亲也。

7.孟子情态鉴别法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8.晏子的辨才办法

公曰:“请问求贤。”对曰:“观之与其游,说之与其行,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晏子曰:“缦密不能,(艹鹿)苴学者诎,身无以用人,而又不为人用者卑。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蔬者危。交游朋友从,无以说于人,又不能说人者穷。事君要利,大者不得,小者不为者(委)。修道立义,大不能专,小不能附者灭。此足以观存亡矣。”

景公问晏子曰:“取人得贤之道何如?”晏子对曰:“举之以语,考之以事。能谕,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则得贤之道也。是以明君居其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而工于事,言不中不言,行不法不为也。”

9.庄子知人法

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杂之以处而观基色。

10.韩非子察人法

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矣。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

参言以知其识,易视以考其操,执见以得其非常,举往以悉以前,握明以问其(门音),诡使以绝黩泄,例言以尝所疑,反论以得阴奸,举错以观奸动,卑尔以观直谄,似类则含直考。

11.荀子人才观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中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悫士者,有小人者。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若是,则可谓悫士矣。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12.魏文侯的“五视法”

居视其所取,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此言也,可以取友,可以延师,可以婚姻,可以荐士,可以听言。

13.吕不韦的“八观六验法”

达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言,富则观其所美,动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验其守,乐之验其懈,怒之验其节,懼之验其恃,哀之验其贞,苦之验其志。

14.黄石公鉴人法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乐,才足以鉴人,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临难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15.杜钦观人法

“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达观其所举,富观其所予,穷观其所不为。”

16.鲁丕观人法

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设难以观其谋,烦事以观其志,穷则观其所守,达则观其所施。

17.刘邵:“九辨”、“八观”

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淡,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征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征有违,则偏杂之材也。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征,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是以略而不概也。

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18.刘勰知人法

眉睐之微而形于色,音声之妙而动于心,临机能谋而知其智,犯难涉危而见其勇。

19.李绛验人法

尧舜亦以知人为难,然以小事验之,必十得八九。任官廉正,当事坚正,谏诤无希望,献纳无愉悦,言必及远大,行不顾财利,如此则可谓近于贤矣。若言必谄谀,动必名利;攻人之短,不扬人之美;求己之售,不遵己之分;观望逢迎,为王招怨,为身图利,斯谓之小人也。验之以行事,参之舆论,然后用之,委之以后,声名相副,则当任之,既任之,则当久之,使天之续,久而化成,然后圣君垂拱而治矣。

20.魏征:“六正、六邪”:鉴别人才的基准

故《说苑》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是谓六正。

何谓六邪?一曰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三曰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21.李翱相人之术

“相人之术有三:迫之以利而审其邪正,设之以事而察其厚薄,问之以谋而观其智与不才,贤不肖分矣。”

22.司马光任人术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圆,力不能胜,譬之乳狗,虽欲博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大哉!”

23.张居正谈任人

“国家欲兴起事功,非有重赏必罚,终不可舍。”

“欲用一人,须慎之于始,务必相应,既得其人,则信而任之,如魏文侯之用乐羊,虽谤书盈箧,不为所动。”

24.王之谈任人

“取人之直恕其憨,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不固短以见长,不可忌长以摘短。”

25.王阳明心志审度法

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

气浮者多言,志轻者多言;气浮者耀于外,志轻者放于中。

26.吕坤推荐知人法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27.康熙:人才以德为本

论才则必以德为本,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28.雍正:能力是最重要的

卿等封疆大臣,只以留神用才为要,庸碌安分、洁己沽名之人,驾驭虽然省力,唯恐误事。

朕用人原只论才技,从不拘限成例。

朕从来用人,不悉拘资格,即或阶级悬殊,亦属无妨。

29.曹彦约知人术

“古人定位授官,省其私以观其所为,试其事以观其所能,与之言以观其所欲,教之语以警其所不逮。”

30.吕坤推荐知人法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31.曾国潘:相面识人

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口阔而方禄千种,齿多而圆不家食。眼角入鬓,必掌刑名。顶见于面,终司钱谷,出贵征也。舌脱无官,橘皮不显。文人有伤左目,鹰鼻动便食人,此贱征也。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群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于清,不可不辨。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若不得而起,项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32.左宗棠谈任人

“人各有才,才各有用,尝试譬之,草皆药也,能尝之试之,而确其性所宜,炮之炙之,而各得其性之正,则专用杂用均无不可。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知人;非开诚心布公道,不能尽人之心;非奖其长护其短,不能尽人之力;非用人之朝气,不用人之暮气,不能尽其才;非使其优劣得所,不能尽人之用。”

二、管理下属

(一)赏罚随行

1.姜太公:诛大赏小

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惟明始能当,公始能平,赏不遗小善,罚先惩大恶。

2.商鞅:“以刑去刑,刑去事成”

故有明主忠臣产于今世而散领其国者,不可以须臾忘于法。破胜党任,节去言谈,任法而治矣。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使民非战无以效其能,则虽险不得为诈。夫以法相治,以数相举者,不能相益;訾言者,不能相损。民见相誉无益,相管附恶;见訾言无损,习相憎不相害也。夫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臣故曰:法任而国治矣。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国半利,利出十空者其国不守。重刑,明大制;……是故,兴国罚行则民亲,赏行则民利。行罚,重其轻者,轻其重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3.荀子:无功不赏、无罪不罚(www.xing528.com)

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析愿禁捍而刑罚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之谓定论。是王者之论也。

4.韩非子:誉辅其赏,毁随其罚

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铄金百溢,盗跖不掇。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於前,赏罚不弊於后……

明君之行赏也,暧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坠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疏贱必赏,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

5.诸葛亮:小善必录、小功必赏

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瞻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蓄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

6.刘基:宽猛循环得政治

夫为政,宽猛如循环。

刑,威令也,其法至于杀,而生人之道存焉。《书》曰:“刑期于无刑。”又曰:“眚灾肆赦,此先王之心也。”是故制刑,期于使民畏,刑有必行,民知犯之之必死也,则死者鲜矣。赦者所以矜蠢愚,宥过误。知罪不避,而辄原焉,是启侥幸之心而教人犯之;至于祸稔恶积,不得已而诛之,是以恩为阱也。然则赦令卒不可行与?曰法有二:有威信之通禁,有一代之私禁。古今之通禁,恶逆也,杀人伤人及盗之类也,而勿治,是代之为贼也。一伐之私禁,茶、盐、钱、币之类也,民无以为生而官不能恤,于是乎有犯,虽难以为上,原情而贷之可也。

7.康熙:以举善去恶为要

善善而不举,恶恶而不去,赏不足劝,罚不足惩,虽二帝三王亦难以为治。

(二)以律束人

1.管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从令者死”,五者死而无赦,惟令是视;故曰:“令重而下恐”。

昔者圣王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以听令也。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君失其道,则大臣比权重,以相举于国,小臣必循利以相就也。故举国之士,以为亡党,行公道以为私惠。进则相推于君,退则相誉于民,各便其身,而忘社稷。以广其居,聚徒威群。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君乱国之道也,故国之危也。

2.商鞅: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君臣释法任私必乱。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于君则威。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故上多惠言而不克其赏,则下不用;数加严令而不致其刑,则民傲死。凡赏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约也。故明主任法。明主不蔽之谓明,不欺之谓察。故赏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故臣不蔽主,而下不欺上。

3.韩非子:爱多者则法不立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

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社稷将危,国家偏威.。

4.黄石公:将无还令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有命,乃可越境。

5.诸葛亮:令不可轻,势不可通

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扇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若乃上无刑罚,下尤礼义,虽贵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有自免者,桀、纣之类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穰茸之类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

(三)量才授职

1.孙子:择人任势

择人任势,用活手中的每一颗棋子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2.晏子:人不同能

地不同生,而任之一种,责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求焉无餍,天地有所不能赡也。故明王之任人,谄谀不迩乎左右,阿赏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举之以语,考之以事。能谕,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则得贤之道也。是以明君居其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而工于事,言不中不言,行不法不为也。

3.荀子:待人方法要因人而异

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若是,名声日闻,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和解调通,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

材人:愿悫拘录,计数纤啬而无敢遗丧,是官人使吏之材也。修饬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守职循业,不敢损益,可传世也,而不可使侵夺,是士大夫官师之材也。知隆礼义之为尊君也,知好士之为美名也,知爱民之为安国也,知有常法之为一俗也,知尚贤使能之为长功也,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知无与下争小利之为便於事也,知明制度、权物称用之为不泥也,是卿相辅佐之材也,未及君道也。能论官此三材者而无失其次,是谓人主之道也。若是,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是人主之要守也。人主不能论此三材者,不知道此道,安值将卑埶出劳,并耳目之乐,而亲自贯日而治详,一日而曲辨之,虑与臣下争小察而綦偏能,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乱者也。是所谓“视乎不可见,听乎不可闻,为乎不可成”。

4.墨子: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5.诸葛亮:国家用人,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天生之材,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用众长,然后因其材而取之,审其能而任之,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6.刘邵:量才授职

强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强之搪突,而以顺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刿,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惧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于为义,而以勇为狎,增其疑;是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凌楷之人,秉意劲特,不戒其情之固护,而以辨为伪,强其专;是故,可以持正,难与附众。辨博之人,论理赡给,不戒其辞之泛滥,而以楷为系,遂其流;是故,可与泛序,难与立约。

弘普之人,意爱周洽,不戒其交之混杂,而以介为狷,广其浊;是故,可以抚众,难与厉俗。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修动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静为滞,果其锐;是故,可以进趋,难与持后。沉静之人,道思回复,不戒其静之迟后,而以动为疏,美其懦;是故,可与深虑,难与捷速。朴露之人,中疑实□,不戒其实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韬谲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术之离正,而以尽为愚,贵其虚;是故,可与赞善,难与矫违。

7.李世民: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8.雍正:必官无弃人,斯政无废事

政有缓急难易,人有强弱短长。用违其才,虽能者亦难以自效,虽贤者亦或至误公;用当其可,即中人亦可以有为,即小人亦每能济事。因材、因地、因事、因时,必官无弃人,斯政无废事。

9.曾国藩:世不患无才,患用才不能器使而适宜也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卫城而不可以窒穴;犁牛不可捕鼠,骐骥不可守关。千金之剑,以之折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不能器使而适宜也。

人才以陶治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则谓人之无用。

(四)必要的权变之术

1.姜太公:做一个成熟管理者所需要的技巧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太公曰:“为上惟临,为下惟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陷。为上惟周,为下惟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文王曰:“主听如何?”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文王曰:“主明如何?”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

2.鬼谷子钓人之“网”于无形:延揽人才,攻心为上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合不宜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3.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徵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管仲:君不君则臣不臣

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5.晏子:廉政长久,其行如水

景公问晏子曰:“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公曰:“廉政而速亡,其行何也?”对曰:“其行石也。坚哉石乎落落,视之则坚,循之则坚,内外皆坚,无以为久,是以速亡也。”

6.孙子: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7.荀子:“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御人之五术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后士其刑赏而还与之,如是则奸言、奸说、奸事、奸谋、奸誉、奸诉莫之试也,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诉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夫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

8.韩非子:领导控制下属的“七术”、“六微”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罚不必,则禁令不行。

赏誉薄而谩者下不用,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

一听愚智不分,责下则人臣不参。

数见久待而不任,奸则鹿散。使人问他则不鬻私。

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深智一物,众隐皆变。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奸情得。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托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利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

君臣之利异,故人臣莫忠,故臣利立而主利灭。是以奸臣者,召敌兵以内除。举外事以眩主,苟成其私利,不顾国患

似类之事,人主之所以失诛,而大臣之所以成私也。

事起而有所利,其尸主之;有所害,必反察之。是以明主之论也,国害则省其利者,臣害则察其反者。

参疑之势,乱之所由生也,故明主慎之。

敌之所务,在淫察而就靡,人主不察,则敌废置矣。

君所以治臣者有三。

势不足以化则除之。

人主者,利害之轺毂也,射者众,故人主共矣。是以好恶见则下有因,而人主惑矣;辞言通则臣难言,而主不神矣。

术之不行,有故。不杀其狗,则酒酸。……故能使人弹疽者,必其忍痛者也。

9.黄石公:以柔制刚,以弱制强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略己而责人者不治;以过弃功者损;既用不任者疏;以言取怨者祸;有过不知者蔽;好直辱人者殃;貌合心离者孤。

《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知。兼此四者,而制其宜。……圣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