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技创新策略:提升价值链,培养技能型劳动力

科技创新策略:提升价值链,培养技能型劳动力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庆是一个生产型城市,技术应用强于技术开发。为此,重庆应切实重视培育和强化其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近期和远期策略的组合性实施,重庆将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和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数量充沛和技能高超的人力资源也有助于吸引全球制造业领军企业落户重庆。因此,提早进行人力资源布局,为未来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进行能力储备,已经成为重庆的当务之急。

科技创新策略:提升价值链,培养技能型劳动力

重庆是一个生产型城市,技术应用强于技术开发。重庆的科技研发投入水平较低,缺乏一流的科研机构和足够的研发人员,支撑产业升级和引领新兴产业的研发成果和关键技术储备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和产业的竞争能力。为此,重庆应切实重视培育和强化其科技创新能力。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重庆的科技研发投入应尽快占到GDP的2%,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作为起点目标,并将接近韩国(4.15%)或日本(3.49%)的科技研发投入水平作为争取或延伸目标。

通过近期和远期策略的组合性实施,重庆将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和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应处理好科技创新的当务之急与长远之计的关系。一方面要立足现实,创造开放和包容的政策环境,吸引和激励外来创新主体(机构和人才)落户重庆;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制订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换言之,应在创新要素的远期营造与创新路径的当期选择之间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要处理好科技原创成果的根植性与应用成果的移植性的关系。原创成果一般具有很强的根植性特征,基础研究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源投入和要素积淀,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作为短期策略,重庆可以在异地科研成果的移植方面寻求突破,促使异地的成果价值转化为本地的应用增值。

重庆的人力资源基础丰厚,应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其中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强化职业教育。重庆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职教”经验,努力成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典范。作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庆不仅需要一批知识前卫的“白领精英”作为领军人物,更需要一支数量庞大的“蓝领工匠”作为强军骨干。数量充沛和技能高超的人力资源也有助于吸引全球制造业领军企业落户重庆。因此,提早进行人力资源布局,为未来的产业布局经济增长进行能力储备(包括劳动技能、知识和经验),已经成为重庆的当务之急。(www.xing528.com)

应该看到,中国人力资源正在由局部性短缺演变为全国性短缺。围绕人口红利的争夺正在由以往的侧重体能型转变为强调技能型;人力资源构成亦由以往的以农民工为主体转变为以大学生为主体。从长远角度看,加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条件、更为合理的成本可负担性、更多的适宜性岗位和优良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集聚足够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目前和未来中国城市之间相互角力的重点。

解决人力资源潜在短缺问题需要重庆的激励性“人才资源政策”与普适性“人力资源政策”相得益彰。前者通过特殊性和优惠性的策略来吸引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资源的流入,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供给质量;后者通过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策略来鼓励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实现高、中、低端劳动力资源的配比均衡,确保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数量。

城市成本的可负担性是衡量城市包容性的重要指标。如果城市生活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最终会对人口和外来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生活成本特别是住房成本的可负担性已成为重庆打造包容性全球城市的竞争优势。重庆应审慎管理要素成本,改善城市成本的可负担性,在向新的增长高地进发的同时,也应成为集聚增长要素的成本洼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