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速推进耕地机械化建设

加速推进耕地机械化建设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全市选择20 个农业区县进行耕地宜机化建设示范,每个区县每年需要耕地宜机化改造投资4.2 亿元。只要决心下定、政策对路,发挥好区县政府在推进耕地宜机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持续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项目建设资金是完全能够办得到的。

加速推进耕地机械化建设

围绕重庆市政府“双千工程”,推广市农机办2014 年以来推进的耕地宜机化改造经验,吸收日本韩国的农机化发展做法,制订标准,整合资源,加速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

1.耕地宜机化改造利用目标

根据重庆土地利用规划目标,2020 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56 万亩(217.07 万公顷),除去不适宜机械化作业的25 度以上坡耕地,可以改造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耕地有2776万亩,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量的95%以上。只要经过整治,就可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条件,改进耕作方法,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率。只要投入到位,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和培肥,改善排灌条件,就可以把中产田土建设成为高产田,低产耕地改造为中产耕地,经济效益将大为改观。

2.制订耕地宜机化建设标准

由重庆市农委牵头,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宜机作业条件改造、乡村便道建设等相关要素、标准和条件,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制订全市耕地宜机化条件建设标准,规范重庆市耕地宜机化改造工作。

(1)水田条田化改造标准。一是对于平坝微丘6 度以下小块高产水田或高差60 厘米以下的零散田块,并整重划为大块水田,即长宽标准为100 米乘以30 米,平整度在3 厘米以内,对并整重划后的大田块配套建设排灌设施,田间道路最大纵坡6%。一个改造单元不低于5亩。便于水田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二是对于台地坡度6 度至15 度梯田,实行水平条田机械化改造,宽度按中小拖拉机配套农具作业幅宽的整数倍,能宽则尽量宽,长度按30米以上,能长则尽量长。一个改造单元不低于2 亩。对并整重划后的条田块配套建设灌溉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最大纵坡9%,便于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作业。

(2)旱地缓坡化改造标准。对10 度以下坡度和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的旱地,按地块宽度2 米(拖拉机作业幅宽)的整数倍,缓坡地长度不低于100 米,横向坡度不大于3 度,最大纵坡6%进行改造。对于坡度10 度至15 度的旱地,采取展线式回环梯台改造,长度不低于100 米,能长则尽量长,宽度以中小型拖拉机耕作幅宽(2 米)的整数倍为宜,横向坡度不大于3 度,最大纵坡9%,以便于大中型农机具作业。

(3)“馒头山”梯台式改造标准。对于坡度15 度至25 度的“馒头山”和坡耕地,按螺旋梯台或“Z”字形梯台进行缓坡化并整改造,横向坡度不大于3 度,最大纵坡为12%。以小型动力机械耕作幅宽的奇偶数倍为宜,适合小型丘陵山地农业机械作业。

(4)农村道路建设标准。农村道路包括村间道路、田间道路(机耕道)。村道设计标准应采纳国家对村村通公路的国标四级公路技术标准,结合适用于丘陵山区公路的设计规范,计算行车速度20 千米每小时,路基宽度4.5 米,极限最小半径15 米,停车视距20 米,最大纵坡9%。

3.推进土地连片宜机化整治

为解决耕地碎片分散、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根据机械化作业的要求,进行基本农田土地规模化并整,优化土地利用布局,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一是开展高产水田的集中成片并整工程。通过消坎、填沟、搭梯等办法,消除机械化作业死角,将连片的水田小块并整成连片、规范、平整的大块高标准水田。二是开展旱地缓坡化改造或梯台式改造工程。整治中要以条带状分布为主,延长单次机械化作业线路,因地制宜实施田间工程建设,将各种异形土块改造成适应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大土块;同时,要新修机耕道,整修田间渠系,续建灌排配套设施等,实现农村公路、机耕道与作业便道的互联互通。25 度以上的不宜耕作土地一律采取退耕还林或退耕还草。(www.xing528.com)

4.推进土壤改良及地力提升工程

为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避免项目建设中因破坏熟土而影响粮食生产,对已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的中低产田块(包括补充耕地和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的耕地),进行机械深松耕整和土壤改良。在进行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犁底层打破后,按照土壤培肥规范要求浇灌5 吨每亩高浓度水肥渣(腐熟粪肥),加速生熟土、扰动土的混合,以培肥熟化,使深松后的生土在耕作层较快熟化,消纳养殖粪便,培肥熟化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

5.耕地宜机化改造投资及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如果按耕地宜机化改造工程的高产水田每亩1.1万元(参照日韩标准)、旱地每亩5500 元的投资进行估算,共需要静态投资资金1650 亿元。

如果用20 年时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宜机化作业高标准农田,每年耕地宜机化整治需投入资金约为83 亿元。如果全市选择20 个农业区县进行耕地宜机化建设示范,每个区县每年需要耕地宜机化改造投资4.2 亿元。如果每年市级财政给予75%的耕地宜机化改造专项补助,区县自筹资金约为1.05 亿元。只要决心下定、政策对路,发挥好区县政府在推进耕地宜机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持续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项目建设资金是完全能够办得到的。

表8 耕地宜机化改造投资建设测算表

资金筹措:根据重庆市农业产业发展布局,以及全市耕地宜机化改造建设计划的投资需求,由市政府牵头,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口粮田建设、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相关财政性投入,稳步推进全市耕地宜机化建设,将耕地宜机化改造指标和项目资金分解到区县,完成情况列入政府考核范畴

6.制定好农民承包地二次确权相关政策

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放活土地经营权。落实土地流转新政,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通过农民股份合作等形式,形成“三权”分置的新格局。稳妥推进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制定农民承包地二次确权相关政策,针对田块整治改造后,农民承包地的位置和面积发生变化的新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对农户承包土地重新划定四至范围,确定相关权属,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为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改造创造条件。

政府要建立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长效机制。调整农村撂荒田土、未利用荒草地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下乡,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