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自贸区:两区三圈十四园建设加速推进

云南自贸区:两区三圈十四园建设加速推进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优化、优化外籍及港澳台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

云南自贸区:两区三圈十四园建设加速推进

1.“两区”——滇中新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1)滇中新区。集中全省资源结合新区优势力量打造由两大主导产业(基础材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一个核心价值区(空港经济区)构成的“2+3+1”高新科技产业构架,积极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进而向“两亚”再度转移,形成各产业“五区”梯度发展的态势、路径与方法。在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全产业链、要素共享的思路引领下,以滇中新区为核心,逐层勾勒滇中城市经济圈、云南省内合作圈、国内合作圈、南亚东南亚合作圈四大圈层互融式发展布局,逐步明确各圈层发展任务。将滇中新区真正打造成为落实国家战略的西南支点、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核心、引领中国内陆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区。

(2)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优化、优化外籍及港澳台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投资促进和保护机制。加强昆明片区与滇中新区的联动,加快发展对外贸易、总部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应用等,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红河德宏片区从经贸合作、金融服务等方面着手,创新沿边跨境合作模式、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打造面向两亚金融中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新贸易监管模式、创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创新沿边跨境经济合作模式、探索推进边境地区人员往来便利化、加大科技领域国际合作力度、构建连接两亚的国际开放大通道、打造区域跨境物流中心、建设沿边资源储备基地

2.“三圈”——“ABC”三大旅游经济圈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健康生活目的地”的大目标和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全省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现有旅游发展格局以及交通架构肌理,积极构建“ABC”三大旅游经济圈,即由大滇南A型文化旅游环线、大滇东B型运动旅游环线、大滇西C型生态旅游环线构成的云南省全域旅游大格局。

(1)大滇南A型文化旅游环线。大滇南A型文化旅游环线,即以昆明为原点,往西南方向沿着昆磨高速,经玉溪,过普洱,到西双版纳;往南沿着昆河高速到中越接壤的河口,把横跨红河州中部的鸡石高速连接东和西,两条高速公路将连成一体,共同构成一个形似大写字母“A”的文化旅游大环线。依托滇南文化体验旅游带,结合未来庞大的文化旅游市场需求,以点带面扩大布局,构建大滇南A型文化旅游环线,推出具有世界水准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云南省全域旅游的南部支点。(www.xing528.com)

(2)大滇东B型运动旅游环线。大滇东B型运动旅游环线,即以昆明为原点,往滇东北方向沿着渝昆高速,经曲靖,过昭通,出水富,到宜宾,沿着高速南下经竹海,经昭通东部,再沿着毕威高速进曲靖,南下文山,共同构成一个形似大写字母“B”的运动旅游大环线。积极整合在滇东地区的优质资源,设计类型多样的山地运动旅游产品,举办世界性山地运动赛事,以点串线,打造大滇东B型运动旅游环线,为滇东地区旅游高质量发展增强动力。

(3)大滇西C型生态旅游环线。大滇西C型生态旅游环线,即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战略构想,结合现有交通基础和旅游条件及旅游发展基础来布局迪庆丽江大理保山、德宏、临沧6个州(市)生态旅游产业格局,形成一个形似大写字母“C”的生态旅游环线。串联滇西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市场竞争力的温泉康养、田园乡村、森林康养等精品旅游产品,支撑大滇西C型生态型康养旅游环线建设,携手滇西群众大力发展“美丽经济”。

3.“十四园”——14个国家级重点园区

大力发展以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园区,力图在“十四五”结束之年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园区工业的比重达60%,形成40个左右特色产业集群,建成3~5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实现工业园区产业规模和效益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园区配套设施水平大幅提升、支撑服务体系日趋完备。重点发展十四个国家级重点园区,全面实施基础设施配套支撑、园区整合优化、产业创新驱动、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园区营商环境优化五大工程建设,提升园区发展质量,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