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评估:意义与方法

政策评估:意义与方法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政策包括所有为解决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各类问题而制定的政策。最初政策评估主要关注政策实施的效果,重点强调政策实施效率及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总之,学术界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已经普遍达成共识。一般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和执行进行科学测量的过程,也是对政策的目标、价值和执行效果做出评价的过程。

政策评估:意义与方法

公共政策包括所有为解决社会公共事务中的各类问题而制定的政策。一般具有阶段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时效性等特征。

政策评估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Lasswell)提出。最初政策评估主要关注政策实施的效果,重点强调政策实施效率及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随着政策科学的日益发展,政策评估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到20世纪70年代,政策评估已经成为学者们的重要研究领域,政策评估的重点也逐渐发展演化,此时的政策评估有两种:一种是70年代初使用的,重点评估结果的价值与实用性分析;另一种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重点关注政策价值取向,即政策反映的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则以建构主义取向的政策评估为主,关注点是政策评估过程中的多方互动和多方需求,既包括对政策效率和政策公正性的共同关注,又包括多种评估技术及方法运用的综合性评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政策评估的含义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种维度以政策过程的阶段划分,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种看法认为公共政策评价的对象是政策方案,也就是事前评估;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政策评价的对象是政策效果,因此是事后评估;第三种以安德森(Anderson)等人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公共政策评估是针对公共政策全过程的评估,因而需涵盖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及事后评估全程。第二种维度是依据评估标准从方法论角度定义政策评估,一种是实证主义政策评估,即事实评估;另一种则是后实证主义政策评估,它是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的结合。(www.xing528.com)

总之,学术界关于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已经普遍达成共识。一般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和执行进行科学测量的过程,也是对政策的目标、价值和执行效果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中,前者是一个事实问题,后者则是一个价值问题,事实问题的评价应主要基于专业知识标准和技术理性而进行,价值和利益偏好则应主要通过公众参与方式,运用公众知识予以评判。

本书对公共政策评估的认识是:通过选择科学的评估模型、标准及方法,对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察,分析后给予评价、判断、反馈及总结,通过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最终实现提高政策执行质量,为寻求未来政策方向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