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源基础理论及其在家族企业风险资本融资中的应用

资源基础理论及其在家族企业风险资本融资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源基础理论最早是Penrose提出,Wernerfelt正式提出资源基础观。资源基础理论强调管理、财务、人力和技术等资源对企业绩效和成长的重要性。资源基础理论用于检验由于资源异质性而造成的绩效差异。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要义是组织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与其他组织竞争。对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拥有的不同资源进行考察的“家族性”概念就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的。因此,资源论有助于考察家族企业风险资本融资问题的复杂性。

资源基础理论及其在家族企业风险资本融资中的应用

资源基础理论最早是Penrose(1959)提出,Wernerfelt(1984)正式提出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ed Riew)。资源论认为企业作为一系列生产资源的集合,是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所需资源和使用资源开发生产机会从而成长的过程。资源基础理论强调管理、财务、人力和技术等资源对企业绩效和成长的重要性(Balboa et al.,2011)。

资源基础理论用于检验由于资源异质性而造成的绩效差异。该理论主要基于以下2个假设:第一,行业中的组织可能拥有不同的资源;第二,这些资源在组织间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从资源方面来看,组织差异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理论的一个关键假设是它关注企业层面或业务层面的分析。不同于二元层面(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群体层面或产业层面的其他理论,而是主要聚焦于那些能够体现绩效差异并为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和能力。该理论旨在解释组织如何在竞争环境中保持独特和持续的优势。它侧重于考察不同组织管理效能的差异,而不是考察诸如市场力量、联盟或战略行为等其他组织间差异。资源基础理论的核心要义是组织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与其他组织竞争。组织可以通过产品、资源、能力和替代品的相似性来识别竞争对手。该理论假定组织在选择和积累资源的决策是理性的,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绩效结果,是因为受到了有限的信息、偏见和因果模糊性的影响,因果模糊性意味着资源对于不同水平绩效的作用后果很难被清晰地预测。该理论侧重于企业间的绩效差异。绩效差异被视为是由具有不同效率水平的资源收入差异所导致的。相比于劣势资源,优势资源可以使组织生产更优质的产品,并且更充分地满足客户的要求。组织效能意味着一个企业的成本更低,并且与低效率企业相比,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净收益。效率主要是通过净收益,即扣除成本后的收益来衡量的。组织资源被视为是那些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竞争并实现其远景、使命、战略和目标的优势的一系列属性组合。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建立源于组织控制着有价值、稀缺、不可替代和难以复制的资源和能力。当组织以异质性资源为基础制定了能够提高组织有效性的战略时,这些资源便体现出了价值。资源的2个特点:首先,资源是稀缺的,大多数组织都想拥有资源,但是很难获取。其次,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难以模仿的,替代或模仿资源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www.xing528.com)

根据资源基础观的逻辑,稀缺的、有价值的并且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产生的源泉。基于该理论,在家族企业研究中,家族组织企业具有独特资源和能力(Sirmon & Hitt,2003)。对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拥有的不同资源进行考察的“家族性”概念就是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提出的(Habbershon & Williams,1999)。在分析风险资本融资与家族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时,一方面风险资本是家族企业快速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帮助其成长;另一方面,风险资本可能破坏家族企业既有的组织管理优势,阻碍其成长。因此,资源论有助于考察家族企业风险资本融资问题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