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分级和序列设置的原因

人才分级和序列设置的原因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其《将苑·将器》一文中,对人才的分级和序列就进行了深刻的讲述,可谓现代职场HR们的工作指引。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如果将三国期的战场对照现代职场,会发现如下好玩的东西。我思我见不同规格的“将”,其特质有所不同。

人才分级和序列设置的原因

现代职场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无论我们采用P 序列(技术岗Proficient)、M序列(管理岗 Manager)、还是S序列(销售岗 Sales),都会为这些岗位序列设置“三六九等”各个档位。

表面来看,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对人才的优劣高低进行分类和定级,并且方便工资薪酬的对应关系和发放计算。

然而,这只是对人才的分级和序列比较低级和肤浅的认识,或者说并没有抓住人力资源中资源二字的核心。其核心是什么呢?就是要用相对科学的方式,深入地对人才从其本质上加以区分。而不是现代职场中HR们通常采用的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工作履历、成功案例等流于表面但是便于操作的方法。

换言之,便于操作是现代HR们的偷懒心理在作怪,这是对人力资源的轻视。如果我们不能深入观察和甄别人才,那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误导。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其《将苑·将器》一文中,对人才的分级和序列就进行了深刻的讲述,可谓现代职场HR们的工作指引。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www.xing528.com)

如果将三国期的战场对照现代职场,会发现如下好玩的东西。

十夫之将——相当于部门长;百夫之将——相当于事业部部长;千夫之将——相当于企业CEO,或者集团中一个公司的CEO;万夫之将——跨国公司或者大型集团CEO;十万人之将——跨国公司或者超大型集团主席(董事长);天下之将——绝对的行业老大,近乎某领域的公众人物和头领,即行业领袖。

老银认为,无论企业里的部长或者总监序列高低,他能掌管的下属人数的多少往往跟他的胸怀成正比——如果你只能容得下几个人或者某一类人,你就只能当一个小师傅,找一个推崇你的小跟班儿跟你混着;如果你能容得下上百人,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用好他们,朝着同一个目标,求同存异,那么你就可以当一个事业部长……

我思我见

不同规格的“将”,其特质有所不同。规格越高,特质要求越高。从普通的十夫之将,需要自己做到为众所服,到天下之将,需要有四海之内视若家室的胸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