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期望理论:行为动机的选择与目标价值关系的研究

期望理论:行为动机的选择与目标价值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期望理论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所要做的行为的过程。期望理论认为,决定行为动机的因素除了需要的强弱外,还有需要满足的可能性问题。期望理论就是研究需要(期望)与目标之间关系的规律的理论。期望理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为:用符号表示为:M=V×E目标价值(效价)是指某项工作或一个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2)期望理论的管理学意义期望理论是在激励理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理论,对管理学的意义是巨大的。

期望理论:行为动机的选择与目标价值关系的研究

期望理论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所要做的行为的过程。需要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目标导向作用,但人们的需要有多种,各种需要的强弱或重要性不同,这些需要是如何决定人的行为的呢?期望理论认为,决定行为动机的因素除了需要的强弱外,还有需要满足的可能性问题。

1)期望理论的内容

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受到西方管理学者的极大重视。

弗隆认为,每个人都有需要,需要引起行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有需要就有动力,当目标没有实现时,这种需要只是一种期望,而期望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能够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在弗隆看来,一个人被激发出来的力量与他所追求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是有关系的。期望理论就是研究需要(期望)与目标之间关系的规律的理论。

期望理论是以3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也就是说,要能激励职工把工作做好,必须让职工明确:工作能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他们所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期望理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为:用符号表示为:

M=V×E

目标价值(效价)是指某项工作或一个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或者说,一个目标的价值在激发对象心目中的位置(或威望)。同样一个目标,由于各个人的需要和特征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目标在他们心中的效价也不同。目标价值存在正值、零值、负值之分,有大小、高低的不同。

期望概率(期望值)是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的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过去的经验对一个人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www.xing528.com)

显然,期望理论的含义是,当一个人对某个目标的效价很高,而且他判断出自己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也很大时,那么,这个目标对他的激励作用就大。

2)期望理论的管理学意义

期望理论是在激励理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理论,对管理学的意义是巨大的。

①激励的效应在于个人对激励的评价,因此,管理者应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激励物”。正所谓“雪中送炭”“投其所需”,奖励其最期望奖励的东西就能发挥最大的奖励效用。管理者要摸清员工最期望得到的奖励是什么。

②员工对绩效的期望可以通过培训、指导而改变,管理者应通过指导、组织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对绩效的期望,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③员工对绩效的期望还取决于个人的工作能力、技术和信心,一个能力、技术和自信心不高的人,其E—P期望就会较弱,因而管理者应组织好员工培训,给予引导和支持,以帮助员工提高E—P期望。

④制订报酬与个人绩效挂钩制度。报酬要与对组织有重要意义的行为相联系,组织中的奖励政策、奖励水平随个人绩效而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