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短视频在5G时代的再次爆发

探讨短视频在5G时代的再次爆发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短视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最高达68分钟,人均单日启动次数最高也达到8.2次。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是社会新陈代谢的结果,随着5G时代的到来,媒介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表达方式和接收方式都将随之发生改变。5G的特点是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这些特点,都很符合短视频播放对网络的要求,因此在5G时代下,短视频很有可能是最先从5G获益的行业之一。哪些领域是短视频竞争特别激烈的红海领域?

探讨短视频在5G时代的再次爆发

新媒体的价值到底在哪儿?做新媒体真的赚钱吗?这是存在于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深圳量子云公司给大家交出了答卷。2018年5月8日,专注做微信公众号的深圳量子云公司被瀚叶股份以38亿元全资收购,消息一经传出,大家都十分震惊:公众号竟然值这么多钱!

此次,瀚叶股份共收购量子云公司旗下的涵盖情感、生活、时尚、亲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981个微信公众号,粉丝积累近2.4亿人。假如这2.4亿的公众号粉丝是完全没有重合的,单个粉丝的价格就达到了15.85元的天价,而且负责运营这981个微信公众账号、2.4亿粉丝的总人数只有50人。50个人创造出了38亿的估值!除了新媒体行业,还有哪个领域能实现这个人均产出比?

不仅是粉丝高价值,网生IP的价值也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超级红人IP“同道大叔”是一个专门讲解星座的虚拟卡通IP,从2014年火爆至今。后来,原作者蔡跃栋通过出售原创版权直接套现了1.78亿元。这波操作使某明星旗下的投资机构也顺利变现了600万元,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

这两波资本市场的价值认证,无异于给深耕于内容创作的创作者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这还仅仅是微信公众号的变现。当文字看够了的时候,大家的注意力往往会变得分散,因此需要更多的选择细分和更低的门槛进行对内容的获取。这时,图片逐渐取代文字,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例如,2018年条漫大火,用漫画形式展示内容成了贯彻2018年—2019年的主流,众多条漫公众号应运而生。

而随着流量资费的降低,上网已经不需要产生如以往一样高昂的费用,视频又冲击了图文,再次火爆。可视频时间太长、节奏太慢,人们没时间、没耐心看完,怎么办?短视频成了最受大家喜爱的传播方式。

用15秒~30秒的时间,看完一个不需要过脑的直白故事,成了人们娱乐消遣的最佳方式。201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短视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最高达68分钟,人均单日启动次数最高也达到8.2次。从用户感受而言,轻松才是可持续性的娱乐。

图文看起来累,短视频则正好相反,轻松愉快且不需要思考。网络速度的提升给了观众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让其娱乐形式发生了质的改变。

简单,轻松,不用担心流量,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这也是现在短视频平台能牢牢占据免费榜下载第一的原因。

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是社会新陈代谢的结果,随着5G时代的到来,媒介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表达方式和接收方式都将随之发生改变。当网速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紧,加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短视频将再次升级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象级风口 。

根据《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7.25亿,占网民总数的87.5%。2018年整个视频内容行业的市场规模为1871.3亿元,作为视频产业的“生力军”,短视频市场增速最快,从2017年的55.3亿元增长到467.1亿元,同比增长744.7%。

5G的特点是大带宽、大连接、低时延,这些特点,都很符合短视频播放对网络的要求,因此在5G时代下,短视频很有可能是最先从5G获益的行业之一。

在此,我也大胆预测,未来短视频也将会与更多应用场景进行融合。比如在车联网、智能家居、移动医疗等领域,共同作用下很可能会催生出更多的表达样态。这些跨界表达,不仅能拓宽短视频行业的边界,也会促进短视频与其他产业发生更多的连接。

在行业多元化、生态稳定化的短视频风潮大热的当下,当红KOL和大热IP的产生则会踏上风火轮,迎来更猛烈的强劲增长。(www.xing528.com)

短视频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内容创作。如果想入局短视频并且取得成绩,需要更深的需求挖掘和更准确的赛道选取。

拍短视频,一定切忌“拍脑门”式定位。不要看人家捕鱼,自己也去大海里捞鱼;不要看大家都在教化妆,自己也疯狂采购眼影盘。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才是保持长期更新的原动力,而选取偏冷门的、竞争不那么大的细分领域,则是弯道超车的重要技巧之一。

随着行业、技能、爱好的细分,短视频也有了更多的垂直分类。如现在市面上有20个普遍分类:搞笑美食、时尚、美妆,旅游、娱乐、生活、资讯、亲子、知识、游戏、汽车财经、萌宠、运动音乐动漫科技健康母婴。虽然分类众多,但是由于入局者的持续增加和大量内容的高频产出,同质化内容越来越多。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每次打开短视频软件,总会看到繁多的内容和永远也刷不完的段子。但是观看后会发现好多作品内容极其相似,一个陈年老梗被翻来覆去地拍了很多次。

随着相似的内容越来越多,用户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当大量同质化内容反复重叠交叉,红海领域的创作者难度越来越大,在诸多内容中想要杀出重围,将自己的账号打造成吸引粉丝能力极强的头部账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让人不禁思考:这时候入局,到底从哪个角度切入会更简单?哪些领域是短视频竞争特别激烈的红海领域?哪些属于尚未经过充分开发的蓝海领域?

其实在短视频行业,马太效应极其明显。金字塔尖的头部节目占据了播放量的一大部分,而处于金字塔底端的更大数量的内容的播放量加起来并不超过50%。也就是说,同领域内,大V账号获得的流量比小号多几万倍,而且垂直行业间流量占比也极不均衡。流量一共就那么多,基本上都被大V账号瓜分殆尽,而有些领域,则属于冷门领域,入局者比较少,连市场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

显而易见的红海领域有哪些呢?美食、美妆、颜值、音乐、舞蹈。而大部分人没有关注到,却依然有很大需求的蓝海领域代表则是母婴、汽车、财经、旅游、军事、文化教程这类专业度更高的细分领域。

别看是细分领域,品牌客户的预算可完全不少,不信你去查查奶粉类的投放预算。品牌汽车类的投放单价,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只不过大家对这类内容的关注度一直不高。

就目前来看,美食类、彩妆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总数和优质节目较多,头部节目很强,后入局者基本失去了竞争的机会,头部节目稳居诸多榜单,形成了很强的观众印象

搞笑节目是老牌经典品类,所以这类短视频并不容易做,后发节目也很难出头。

在生活资讯领域内,节目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同质化问题很严重,基本上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小窍门、小妙招、偏方食谱等,可挖掘的空间很窄。

总结来说,母婴、财经、汽车、旅游、军事、文化等垂直行业,节目数量偏少,商业化价值较高,目前头部节目仍未做到绝对领跑,存在大量的蓝海空间;搞笑、美食等垂直行业,观众需求大,但领域内的细枝末节基本已被照顾周全,发展空间小、难度大;少儿类节目的同质化非常严重,竞争异常激烈,如想入局,就要找到新的切入口;游戏节目中解说类最多;时尚美妆类节目更容易“赢者通吃”,头部更容易商业化,腰部以下除了带货变现外,广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影视评类节目虽然可以做到“千人千面”,但做成头部难度很高。

因此,大家一定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你的选择决定了你努力的意义和未来将遇到的困难来自哪里。

归根结底,短视频的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看起来是内容形式的转变,实则都是对用户心理洞察的较量,从赛道选择到表现形式,细枝末节处见匠心独具和运营心机,毕竟每个行业,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在弯道超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