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经济形态:5G时代的新机遇

数字经济形态:5G时代的新机遇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前面的不少内容里已经描述过一些数字经济的形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还是感觉到经济和市场领域包括整个国家还缺乏对于整个数字经济形态的系统理解。数字经济最早的形态是互联网。5G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分水岭。当这些应用场景和技术与已经存在的全球化经济活动进行深度融合的时候,数字经济就足以成为全新的、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形态:5G时代的新机遇

在前面的不少内容里已经描述过一些数字经济的形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还是感觉到经济和市场领域包括整个国家还缺乏对于整个数字经济形态的系统理解。大家都还停留在技术和应用两个角度来理解和认知,缺乏将数字技术和终端应用连接起来的系统性展望和分析。我阅读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赛迪智库的一些文件和白皮书,了解了一些关于数字经济的规划,中国最高端的数字技术智库都还在初步研究和规划阶段。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出现一本关于数字经济的权威著作,而往往在过去的时代,这些都是被西方发达国家的著名学者和专家所垄断、所引领的。

数字经济最早的形态是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当互联网从美国传到中国的时候,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乌托邦一样的未来网络世界,一大批从美国硅谷留学回来的学子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先驱。在1999年科技泡沫破灭之后,互联网热遭遇第一次打击,人们预见的互联网乌托邦没有浪漫地出现。所有触网的中国上市公司都遭遇灭顶之灾,能够存活的就剩下一些系统集成公司、互联网软件公司和门户网站。当时就是新浪搜狐网易这些门户网站的天下,实际上就是把数字技术和传播媒体结合起来了。无数的行业网站最后都没有找到生存的逻辑,纷纷消失。数字技术还没有达到和经济深度融合的程度。

一个技术上的重要里程碑是移动通信的发展。“IT”成为“ICT”,移动通信的出现使互联网从电脑和电脑之间的链接发展到电脑和个人的链接,出现了通过移动通信的人与人之间的数字化链接。互联网的社交模式成为主流。

接下来,中国的互联网经济进入“抄作业”阶段,美国诞生了一个谷歌,通过数字技术创建搜索引擎,使数字技术进入早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很快就创办了百度,几乎就是谷歌的翻版。美国兴起互联网团购模式,中国创办了若干个团购网,最终王兴在经历失败之后,创办了美团网。2005年的王兴还在创业低谷,我们一起玩的过程中,他也是垂头丧气的。接下来中国的腾讯推出了微信这个独特的社交软件,比肩脸书和推特,成为中国互联网社交平台的霸主,数字技术开始改变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

马云从门户网站时代就开始琢磨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的创办,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影响是颠覆性的。阿里巴巴一改电子商务B2B的交易模式,给全球中小型商贸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创建了一个数字化在线商场,使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由此给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奠定了基础,就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零售方式,才产生了新零售。

随后的京东商城、滴滴出行等各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全面普及。直到这个时候,数字技术还主要体现在工具层面,但是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数字技术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到来了。这个高质量就是数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围绕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的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给人们带来的预期。

5G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5G之前是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桌面互联网只是“万脑”(电脑)互联,移动互联网开启了“万人”互联,而5G开启了“万物”互联。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作为载体的产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展开的综合技术发展起来,互联网已经不再只是信息高速公路。

2014年,通过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我的老朋友袁兰女士,我第一次听说云计算。袁女士一直在通信、互联网领域工作和创业,通信领域的大佬王建宙先生曾经是她的投资人。即使听说,我也没有想到云计算和我有什么关系。但是,5G时代云计算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如果进行比喻,我心中的云计算就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超级停车场,什么时候都可以保证车辆的通行、存放。随着这个超级停车场的成熟,它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目前,微软云、阿里云、华为云都成功创建,云计算通过基础设施即服务(l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三种模式给用户提供服务。

云计算和大数据是数字技术的两个孪生姐妹,互联网空间诞生以来产生了海量信息,这些信息经过采集和处理就会成为数据,而数据大到计算机难以存储和处理时,就需要云计算来进行存储和分析处理。经过大规模采集、挖掘、分析、处理的数据就会成为有价值的数据资产,成为互联网的原材料。大数据和云计算以高传输速率和低延时的互联网作为载体,就会给人工智能创造条件,从而给区块链创造条件,创造出物联网,并且通过智慧终端带来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当这些应用场景和技术与已经存在的全球化经济活动进行深度融合的时候,数字经济就足以成为全新的、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经济形态。

比如说,将5G的所有技术应用在农业领域,就可以创建农业产业互联网。以葵花种植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和互联网链接的农业机械,完成土地耕作、葵花子的播种、田间管理,秋收的时候我们可以完全进行机械化无人收割。同时,如果通过产业互联网对百万亩规模的土地进行企业化管理,我们就可以根据葵花籽食用和榨油这两种不同的用途,进行品种选育和优化,可以培育各种各样的满足消费需要的葵花种。榨油的,可以提高出油率;直接食用的,可以培养不同的香型。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把田间的产品卖给消费者,可以让消费者通过视频追溯种植的所有过程,通过互联网监督,可以让消费者查询产品的化验单,保障食品安全。而在目前的产业生态下,农民自己购种,自己去购买农业生产资料,难以保障种子品质,难以保障食品安全。产品出来之后,被农户卖给地区贩子,被地区贩子卖给炒货加工厂,又被加工厂卖给销售渠道,最后进入零售终端。一颗葵花籽经历这么多环节,农民还有什么利润

如果成功创建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葵花产业互联网,从土地流转入手,从种植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整个产业链全面打通,就可以实现这个产业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整个产业链的所有要素都通过互联网链接起来,所有要素都贡献自己的资源,在产业水平大大提高、产业效率大大提高、产业价值大大提高的同时,传统的葵花产业模式就将被彻底颠覆。而在整个颠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数字技术。整个产业价值创造出来之后,从农民、经营者到科研人员、技术团队再到营销人员,都可获得最大的利益。分配收益不是通过这些参与方的资本投入,而是通过技能、技术、资源的投入。产品数字化了,服务数字化了,技术数字化了,质量数字化了,信用数字化了。经营不再是资本控制,经营的组织形式是扁平化的、多点分散状的。

我设计了一个全球医药知识产权数字化交易转化中心的方案,从我开始关注中国医药体制改革到形成今天的方案,用了整整7年时间。

2013年,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当时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的副会长顾维军先生。顾会长听说我在从事全球并购业务,非常激动地告诉我,中国医药行业的机会来临了,国家批准了一系列医药改革的方案。过去从来不关注医药行业的我,开始关注医药行业,我组织了国际国内的一批医药团队,想创办医药行业的全球并购基金。远在英国的、在华尔街从事了30多年并购业务的专家保罗先生也非常愿意参与。但是,后来顾会长失望地告诉我,这些政策基本都实施不了。

自2016年开始,一直到2019年,中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医药改革政策。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这个规划纲要的指引下,中国进一步推出了一系列医药改革的举措,包括医药疗效一致性评价、医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4+7”带量采购政策试点并全面推行、中国加入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等,这些制度和改革措施的出台在中国医药行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国内各省市纷纷出台优惠和奖励政策,希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发达国家的医药技术和项目落地中国。通过这些政策的出台,我看到的是引进全球医药科技到中国进行落地转化的机会。但是,如何操作呢?我尝试了并购,尝试了单一技术引进,也尝试了项目投资合作等方式。最后发现,把分散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医药知识产权通过集中交易的模式转移到中国落地,通过创办医药交易转化中心来实现供需双方的对接,既可以扫除专业信息不对称的障碍,还可以创建医药知识产权的价格发现和交易机制,给全世界医药研发者找到早期的资金投入,也可以将医药科技研发者的技术成果提前变现,提高科研人员和机构的积极性。

按照传统的做法,我需要在全世界寻找各种医药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以及各国市场化医药研发、审批、投资的机构和组织,然后通过谈判,将这些项目逐个放到中国公开交易的平台上挂牌,形成公开、透明、集中的项目信息池,再通过会员制组织全球需要这些知识产权的制药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为它们创造寻找、发现项目的机会。于是,我在多位医药专业人士和市场人士的指导帮助下,设计了国际医药交易转化中心的创建方案,然后就这个方案,分别和重庆市两江新区、济南市、宁波市、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地的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但是,由于这个项目很复杂,涉及中国与国际不同的医药体制,涉及医药知识产权,涉及交易平台的金融属性,我认为创办国际自由贸易港的海南更适合这个项目。同时,海南还有一位医学博士出身的省长,于是,我把这个方案呈送到了省长那里,果然不出所料,他当天就做出了批示。但是,随着我对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进一步理解,我觉得更应该采用数字技术的方式,通过产业互联网模式来创办这个交易平台,而不是以传统的交易中心模式来创办。(www.xing528.com)

于是,我决定创新方案,准备通过产业互联网的方式,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搜寻挖掘全球医药专利数据;然后在线上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找到具有交易价值的医药知识产权;再通过大数据,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价值分析和专业评价,给市场估值提供参考。然后通过互联网和知识产权拥有者进行沟通,将这些项目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服务,放到互联网平台上,形成全球医药知识产权的有效供给和集聚。在需求端,可以通过互联网挖掘全球医药投资、生产的机构,然后通过线下线上的工作,创建投资交易会员系统,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来创建知识产权项目的撮合交易。项目交易实现后,可以通过在各地创建的项目转化中心,实现项目在各地的转化、注册。

第一步,重点推进海外项目进入这个系统进行交易;第二步,逐渐推荐中国医药知识产权项目进入系统。如果这个项目创建成功,将会大大提高全球医药知识产权的转化和投资效率,让更多医药科研人员获得项目研发资金,提高科研人员研发医药项目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资本市场难以解决的全球医药知识产权的流动性问题。由于所有交易行为更多的是通过产业互联网模式而不是通过传统交易模式,价值的实现、利益的分割都不会高度集中,不会形成资本对项目的控制和垄断。通过数字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可以减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的线下交流和聚会的次数,不仅推进了全球化,还减少了全球性人员密集交流带来的价值观冲突、性格冲突、文化冲突

数字经济形态不是作用在经济的某些环节,我在第一章就从所有行业和产业门类的角度简单分析过数字技术给这些行业带来的深度影响,个人、组织、国家以及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不会被孤立。产品、服务、制造、加工、质量、工艺、技术、科研、原材料、产品包装、产品存储、产品物流、产品品质、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企业组织、企业股东、公司治理、集团模式、企业管理产品销售、中介机构等,你可以想到的任何一个经济要素和商业节点,只要和数字技术联系在一起,必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性质和状况,需要重估节点定位和价值取向。

在资本经济时代,全球形成了鲜明的产业形态,比如农业、工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和行业分工完全被数字技术颠覆。以葵花项目为例,通过产业互联网的组织,我们可以把品种研发机构、农业机械科研和生产单位、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承担土地流转服务的机构、土地生产资料、农药化肥科研和生产加工企业、葵花籽榨油和坚果加工企业以及零售流通企业全部链接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独特的产业互联网生态,原有的行业划分完全被重新组织。行业的利益分配也不是按照行业的集中度被资本控制,让资本获得最大利益,而是按照每一个节点通过各种电子合约所创造的利益节点、价值节点进行分配。

金融在资本经济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资本经济“融会贯通”的工具。资本作为金融工具,注入企业组织,形成利益最大化的力量和组织管理的力量,然后横向和纵向层层传递,把资本的意志通过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传递给所有商业载体,形成商业活动,从而也形成了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全球化。资本在推进过程中,又和货币金融结合,通过债券贷款利率汇率票据信托证券、金融租赁、保险、资产管理、衍生金融产品等金融要素,综合协同,作用于全球的商业行为,促进了经济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已经逐渐渗透进入金融领域,数字技术本身的金融属性也开始影响资本经济。比如,金融科技直接通过数字技术影响传统的支付手段,改变传统的支付交易,大大简化了支付流程,提高了支付效率,同时,通过数字化支付手段,创造了数字资产,这些数字资产具有支付价值、交易价值和使用价值。以比特币、以太币作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把数字金融提上了议事日程。

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的货币,是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主权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发行,也不与已经在全球发行流通的货币挂钩,而是通过虚拟和加密算法被公众接受。大量的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结合,让区块链生态的所有交易、结算、存储都通过数字货币来操作。截至2019年,全球范围内的数字货币已经有上万种。

2019年,数字货币领域最大的震撼就是脸书宣布准备发行天秤币(Libra),计划发行锚定一篮子货币的加密货币,在遭到多国立法否决之后,准备发行锚定某一国货币的稳定加密币。

中国国务院已经批准中国央行发行央行数字货币(DCEP)。中国央行早在2014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很有可能在2020年发行第一种数字货币,如果发行成功,完全可以宣布我们进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存贷、结算、交易、融通的工具,将会完善数字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也会因为数字金融系统的创建而影响全球,从而驱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

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数字经济时代最主要的产业形态是产业互联网。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先生也认为,未来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将诞生几十甚至上百个万亿级企业。我个人也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产业系统就是产业互联网。

目前处于产业互联网建设的早期,大家对产业互联网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互联网的出现将突破现有的消费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社交互联网、新媒体互联网的局限,让各种数字技术与所有的产业形态深度融合,使各行各业的产业互联网组织诞生,形成产业互联网集群。

目前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至少存在两种认识误区。第一种误区是认为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所有产业要素,关联所有产业资源,实现产业垄断式互联,这实际上是在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打造产业互联网。第二种误区是让现有企业简单地进行数字化改造,应用直播、小视频、小程序开展产品销售就是在进行产业互联网的打造。

不是一涉足数字经济、产业互联网就可以把企业经营好,资本运营只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也有很多人通过资本运营把好端端的企业做没了。产业互联网虽然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产业形态,但是,不是说每一个产业互联网都可以成功。一个成功的产业互联网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必须对互联网载体和各种数字技术进行综合运用,而不仅仅是互联网化;二是必须深度研究产业规律,尤其是研究每一个行业,甚至是细分行业在全球的分布规律以及纵向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关系;三是拥有把前面两点融合、整合的能力和方法。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其专业、极其复杂的工作。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对接金融资源,用好金融资本,才有可能打造万亿级企业。

5G以前,数字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的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已经达到了消费互联网的顶峰。5G开始大面积推广的时候,数字经济将进入中高级阶段,这个阶段是对消费互联网的迭代,消费互联网将会让位于产业互联网。5G带来的互联网载体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这些数字技术带进一个更加广阔的应用世界,给这些技术创造了巨大的应用空间,同时也会促进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很多专家只是看到数字技术的原理和技术逻辑,看到了这些技术逻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但是很少有人把这些认识与企业、组织、产业、行业深度结合起来。接下来随着人们认识与理解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经济一定会进入高级阶段。

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认为,通信和信息制造业成就了深圳,消费互联网成就了杭州,青岛必须抓住工业互联网的机会,他建议将青岛创建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青岛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一大批制造企业,海尔创建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成功,成为青岛工业互联网的样板,给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