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常见非法添加物质的基础知识

掌握常见非法添加物质的基础知识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非法添加物质即非食用物质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规定,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罂粟火锅、瘦肉精猪肉等,都属于因使用非法添加物质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这些物质主要由于食品从业人员缺失诚信而非法添加,以达到改善食品外观和口感、延长保质期、以次充好和掺假等目的。

掌握常见非法添加物质的基础知识

根据《食品安全法》中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因此,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中可以合法使用的物质,我国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收录在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之中。而非法添加物质即非食用物质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规定,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罂粟火锅瘦肉精猪肉等,都属于因使用非法添加物质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原卫生部曾公布过6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包括苏丹红、三聚氰胺、罂粟壳、革皮水解物、工业明胶、甲醛等64种非食用物质(表17-1)。这些物质不属于传统上认为的食品原料、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不属于原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物质、不作为普通食品管理,也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公告中的新品种名单。这些物质主要由于食品从业人员缺失诚信而非法添加,以达到改善食品外观和口感、延长保质期、以次充好和掺假等目的。非食用物质有时通过常规检测方法不易被发现和追溯,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表17-1 我国公布的64种非食用物质名单

续 表(www.xing528.com)

续 表

此外,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公布保健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包括西布曲明、麻黄碱、巴比妥、红地那非等47种具有治疗用途的药物成分,涉及减肥、调节血糖、抗疲劳、调节免疫、改善睡眠、调节血脂等6类功能保健品。上述药物(成分)对特定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但必须遵循医嘱。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药物成分,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食品从业人员需熟知相关禁用物质名单,在原料采购、加工处理等过程中做好控制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