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摆姿造型实践和技巧:模特教程第五节

摆姿造型实践和技巧:模特教程第五节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动作的分类可以对千变万化的摆姿造型,归纳出几个基本原则和实战技巧,形成潜意识的自然反应和良好自然的动作习惯。没有任何模特在摄影镜头前摆的姿势是需要学习的,姿势是一种身体能量和精神诉求自动触发的一系列动作。摆姿造型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和不断地在镜前实践!

摆姿造型实践和技巧:模特教程第五节

在集体的摄影上镜训练中,无论是增加镜头感的训练,还是辅助训练法的训练,都会给模特带来相当丰富实用的临场表演经验,也会激发和创新适模特的姿势动作和表情。根据动作的分类可以对千变万化的摆姿造型,归纳出几个基本原则和实战技巧,形成潜意识的自然反应和良好自然的动作习惯。在今后的商业时尚影像的拍摄和艺术创作中,这是模特从业的基本技能。

用什么来直接满足职业摄影师对模特的拍摄要求呢?哪些是你达成这些要求的基本手段?答案就是:“镜前摆姿势”!

什么是摄影中的姿势呢?是在摄影机面前,人体做出的肢体动作的自然短暂停留,或者一种代表自己态度的镜前体态展示。模特如果刻意去摆一个姿势,在职业摄影师面前其实是不被接受的,职业摄影师不会去捕捉一个不自然而刻意的摆姿,他们会拒绝记录画面的虚假,姿势动作的刻意性必然会引发表情面容的呆板和僵硬。没有任何模特在摄影镜头前摆的姿势是需要学习的,姿势是一种身体能量和精神诉求自动触发的一系列动作。

因此,在职业模特中所谓的“摆姿势”恰恰不能去摆,别人的姿势也不一定合适自己,所以也不能学,也就是所有的姿势都必须是模特自己身体自然呈现的独有的反应。例如,感觉热,下意识地解开衬衫上边的第一粒纽扣,顺势摆摆头,这才是可以入画的某种姿势的瞬间。潜意识告诉自己,绝不能“摆”姿势,必须自然真诚地运用身体和面容表情,配合摄影师的取景来创造一个画面,创造一个画面里的保持某种状态的让人瞩目的人物。与其说是学习摆姿,更不如说是一种长期跟摄影师互动反馈的、自然情感释放下应激反应的瞬间状态和连续状态。与影视表演状态的不同点在于,时尚摄影的镜前摆姿,恰恰不是影视表演状态中的“当众孤独”,自然进入一个角色,而无视镜头和观众的存在。模特上镜的行为是完全可以意识到镜头的存在,甚至可以给镜头一个回眸,一个莞尔之笑,不矫饰、不做作的自然行为。不表演,意味着无论镜头在哪里对着向自己,仍然可以给予一个自由的直接的自我表达,允许自己在镜头前刷新存在感,但不要造作和扭曲的存在。

真实、自然、本色,是模特上镜中最有魅力、最恒久的一面,优秀的模特是自律且清高有节制的,他们的专业就在于拥有一个最自信、最自然的态度。这也是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可,对摄影师及周边时尚环境的配合与交托,一股与摄影师和谐的能量互动,一种职业状态下的真实表达。摆姿造型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和不断地在镜前实践!

一、姿势

1.站

模特上镜就是从站在镜头前开始的,站,给人的情绪象征,是独立、个性、能量,甚至叛逆。如笔者的一组人像作品《“90后”女孩》。不要一本正经地站着,你不是人台,胳膊自然下摆,侧身对着镜头,这样显得腿长,突出身体侧轮廓;可以转头望着镜头,两只手从容地塞进裤兜,眼神四下慢慢移动,每次均回到摄影师的镜头焦点;甚至可以单腿跳起来,伸开双臂,向远方眺望,从站到走,到跑,再到跳,站姿,突出体现俊美苗条的身材(女)或健硕强壮的身体(男),自信、身形、能量、肢体感染力全部尽显在这个姿势里。手臂的伸展与触摸,重心的不断转移,身体的旋转或跳跃。站,可以引申到“走”“跑”乃至“跳”等一系列动作,可以有无数富有能量的全身表达(图3-141~图3-143)。

图3-141 热带丛林里站立的男模,摄影:于捷,选自男装品牌CR广告图片。

图3-142 选在杂志POP封面的时代偶像人物:麦当娜(Madonna)。

图3-143 弄客运动耳机广告图片,摄影:于捷,2015年。

2.坐

安静地坐下来,坐姿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睿智、平和、沉稳、大气、安康、和谐、平衡、对称、等待,斜倚的时候,还多少会有些放松的感觉,一种收敛的惬意,优雅的沉浸,像一缕午后的阳光,掠过咖啡厅,掠过模特悠闲的身影(图3-144、图3-145)。

图3-144 选自surface封面。

图3-145 摄影:蒂姆·沃克,选自品牌凯特·丝蓓(Kate Spade)广告图片。

3.躺

是一种轻松、性感、安全和甜蜜,还有某种心理上的释怀,一种交托的信任,宁静的等待。躺在草地里、沙滩上、湖畔边,感受着秋日自然界的静谧和祥和,感受着居室里的一份安逸和舒适。当然,半躺的姿势在街头时尚影像中更为流行(图3-146)。

图3-146 模特:钟鹿纯,摄影:于捷,2011年。

4.蹲、卧、跪

不是时尚摄影中的常见姿势,但在很多情境里都会用到,并且富于人物个性和画面张力,包括为搭配一些设计特殊的服装或体现一些特别情绪的造型。例如,半蹲,有蓄势待发、咄咄逼人的架势,全蹲,有小憩、等待的意味,也有苦恼、伤感的意味;卧则表达某种性感、盼望、期待和忍耐或蛰伏的意味(图3-147);而跪则有着臣服、顺从、敬畏、祈祷的意味,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姿势,在时尚产业的摄影制作中较少使用。

人物摆姿在这四大类的姿势中,叠加如下的动作细节,则会衍生出千变万化的姿势,而本章里所有的训练方法正是基于这个摆姿的基本规律而设定的。

二、刺激模特摆姿的基本动作

1.甩头(图3-148)

图3-147 选自CK香水经典广告。

图3-148 模特:佩内洛普·克鲁兹(Penélope Cruz),摄影:赫伯·里茨(Herb Ritts),选自Vogue经典图片收藏

2.撩发(图3-149)

图3-149 闭眼再加上撩发,让人神往的表情,模特:侯甜甜,摄影:王铮,2015年。

3.手对脸庞和身体的抚摸(图3-150、图3-151)

图3-150 模特以手轻抚额头,透过披散的头发,注意到手抚额头的动作强化模特自强自信的眼神。模特:张婷婷,摄影:王铮,选自2012年模特上镜训练课程存档文件。

图3-151 模特雅娜以手轻抚身体,摄影:孙盛强,2019年。

4.眼神的转移(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www.xing528.com)

5.头部的转动

6.闭眼或遮脸(图3-152、图3-153)

图3-152 模特:暴梓祎,摄影:何怡萱,选自2018年模特卡工作营课程作业。

图3-153 模特:武淼淼,摄影:何怡萱,选自2018年模特卡工作营课程作业。

7.耸肩、转身及身体重心的变化(图3-154、图3-155)

图3-154 模特:钟鹿纯,摄影:于捷,2011年。

图3-155 模特:苏嗣淇(东方宾利),摄影:于捷,2014年。注意仔细观察这三张图片模特的身体重心的变化。

图3-156 来自荷兰的DJ女孩伊娃(Eva)的音乐专辑推广图片,模特:伊娃,摄影:于捷,2018年。

8.行走中或音乐节奏下的跳跃和肢体的舞动(图3-156、图3-157)

9.眨眼睛、做鬼脸、伸懒腰、吐舌头、打手势模拟某个日常动作、看球时助威呐喊等(图3-158)。

图3-157 来自荷兰的DJ女孩伊娃的音乐推广图片,模特:伊娃,摄影:王铮,2018年。

图3-158 模特:宋佳溶,摄影:于捷,选自2017年模特卡工作营存档图片。

10.与旁人互动的姿态应激反应与情感表达习惯都是摆姿的灵感来源(图3-159、图1-160)。

图3-159 模特:付慧慧、许又文,摄影:于捷

图片选自内衣品牌only hearts推广项目。

图3-160 西双版纳服务员跟从自己的民族习惯在用洒水的方式祝福客人,旁边的模特李淑瑶好奇地看着她。选自《万达酒店》广告宣传图片,摄影:王铮,2016年。

三、三分钟限时考核

有意识地实践这些技巧,不断与摄影师拍摄并观摩、回放自己的动作,再进行下一轮上镜练习。每周两次,每次两个课时,持续四周,你就可以完全应对下面的“三分钟限时考核”的挑战。

“不要做模仿别人摆姿的模特,要做创造摆姿的伟大模特”。

模特经过一系列的上镜实训练习,基本可以在摄影师的镜头面前任意表现自我,灵活利用充满个性活力的表情与不断变换的肢体语言,充分表现自身的上镜才华,在三分钟内取得5~15张动作变化丰富,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精彩的成片。

如下引用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的模特表演专业的三分钟考核标准“三分钟快拍”。

1.考核内容

模特在规定的三分钟时间内面对镜头变换各种姿势供摄影师进行拍摄,其中头像、半身、全身各拍摄一分钟,同期进行视频录制。

2.考核目的

考查学生面对镜头摆姿势的基本能力和协调性,以及形体的控制能力和情绪表达的准确性。

3.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拍摄时的出片率及现场表现给予综合评定,其中头像、半身、全身各个环节拍摄后挑选的达到一定水准的图片分别不少于5张(共计15张),不能完成的将酌情扣分。

4.着装要求

模特需穿着黑色紧身服装,女生须穿着高跟鞋(约10cm)。头发洗干净打理好,露出额头和面部轮廓;素颜或裸妆,不得佩戴眼镜及美瞳,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饰物,不可戴帽子。拍摄前对服装及妆面做评估审核,不符合考试要求者须更换服装和妆面,仍达不到着装要求者将酌情扣分。

摄影师的拍摄关键在于对模特恰到好处的捕捉,而模特要懂得借助这些姿势表达自己,释放能量,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个性。本章的训练方法需勤于实践并组合训练,让模特掌握多种能力和手段,并拥有一套极度符合自己和发挥自己的原创上镜表达方式和系列动作。经过这几轮严格训练且表现出色的模特,已经足以准备好与高级的时尚摄影大师共同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