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险控制: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风险控制: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创新设计流程各环节风险从设计流程来看,其内容应包括产品需求与调查、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展示与鉴定、生产与销售、回收与再生环节。同时,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细节设计都应建立在原创性的基础上,在设计的技术选择和设计方案的阶段评估时都应介入对专利权的考察,以避免专利权纠纷给产品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风险控制: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图3-4 产品创新设计流程风险要素简图

流程是由至少两个工序组合而成的,每个工序或称环节自身的要素可能会导致风险,而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过程也可能产生风险,因此设计的流程风险要考察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和各个节点之间衔接的风险。

(1) 产品创新设计流程各环节风险

从设计流程来看,其内容应包括产品需求与调查、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展示与鉴定、生产与销售、回收与再生环节。

企业通过提出产品需求与开展调查获得需求分析的结论,将其作为企业制定产品开发战略和设计目标的依据,并在此阶段确立产品开发战略和设计目标。从总体来看,此环节是设计战略风险和设计目标风险的源头之一,从细节来看,此环节的风险因素来自于市场调研与产品调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当确定战略和目标之后进行产品开发设计,具体的实施过程是通过概念设计将战略目标进行初次的,但全面的构想,这一过程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进化的过程,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将战略和目标第一次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的产品形象,从而展示产品的理念、功能、使用方式、市场定位、造型风格、体量大小等,并以此初次评估战略和目标的可行性,由于概念设计是将无形的设计目标转化为有形的可视化/可触摸的概念方案的过程,因此在此环节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当概念设计完成之后,详细设计将依照概念设计所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更加全面地细化,从而确定产品的造型、色彩、结构、质地以及实现该产品所需的材料、工艺等具体问题,在此阶段将完成产品在加工之前所需的各种参数的设定,该阶段目标能否顺利达成是对企业产品开发流程和各部门系统配合的严峻考验。同时,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细节设计都应建立在原创性的基础上,在设计的技术选择和设计方案的阶段评估时都应介入对专利权的考察,以避免专利权纠纷给产品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产品展示与鉴定环节,是通过样机的试制、评测,从而评估产品开发设计的结果是否符合战略和目标的要求,是在投入大批量生产之前的一道自检程序,该阶段将对设计结果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评测,并以此为依据对设计结果做出相应的修正,保证批量生产得以实施。同时也是对产品质量制定标准和确立知识产权的阶段。产品展示与鉴定的风险在于: 评价体系是否健全、测试项目是否全面、测试手段是否正确、测试数据是否真实有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准确、评价是否客观公正等。

生产与销售环节是将设计转化为商品并创造价值的阶段,应通过设计合理简化产品结构、精简工序、便于生产,降低废品率; 通过设计创造出结构简单、资源节约、便于运输储存、适于展示营销的产品包装,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生产制造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一是设计本身的质量、二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原材料的供应。而销售环节的风险来源更加多样化,从设计的角度来看,销售环节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地域性的差异、品牌价值、竞争对手、销售模式和营销手段等。(www.xing528.com)

在回收与再生环节,充分考验产品设计之初对于节能环保理念的把握。优秀的产品在做到易使用、高品质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制造、使用和回收过程中的低能耗和无害化。工业产品具有大批量生产的特征,产品在不具备使用价值变成工业垃圾之后加剧了环境的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废旧产品的回收与再生在近些年受到持续关注。回收与再生的风险不会立即显现,它对环境的破坏将是渐进和持续的,因此最终会遭遇消费者的抵制以及对于产品品牌的不信任。

(2) 产品创新设计流程各环节衔接风险

流程中各环节的衔接,如同人体各部分的关节,关节使骨骼连接在一起,通过肌肉张弛带动骨骼来完成神经所传导的指令,从而实现人体的各种动作,流程中各环节的衔接只有像人体关节那样做到联系紧密、相互配合、信息畅通才能使业务流程顺利有序地开展。

流程中各环节的衔接风险可反映在上下游工序的匹配度上,涉及流程设置的科学性,如前一阶段所完成的内容是否为下一阶段所需; 涉及阶段成果的完整性,如上一阶段的成果能否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完整的内容和信息,使下一阶段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涉及阶段成果的时效性,如在整个开发周期框架下,上阶段所耗费的时间是否挤占下阶段的工作时间,会直接影响下一阶段工作的效果; 还涉及阶段成果的反馈机制,关系到效果的及时修正。

同时,流程中各环节的衔接风险还可反映在各部门的配合度上,产品设计开发需要调动企业内各部门资源,如产品需求与调查环节,需要市场部门、设计部门通力配合,通过对资讯的搜集和整理得出结论,供企业的决策层制定产品开发战略和设计目标; 产品开发与设计环节,需要设计部门会同生产部门确定产品的技术指标和实现手段,会同市场部门确定产品的外观造型、尺寸质量、色彩质地等,会同人力资源部门,获取企业在部门人才需求上的支持等; 在产品展示与鉴定环节,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部门要将设计方案全面直观地加以展示,并在产品大批量生产之前将设计的技术细节、加工方式、运输方式、销售模式和包装方式逐一确定,等待决策部门对该设计项目的最终定案; 生产与销售环节,设计部门需要根据生产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反馈意见进行相关的信息储备,为之后的产品开发项目积累经验,在必要的时候设计部门还需根据反馈对设计做出及时的修正; 回收与再生环节,设计部门要和售后部门通力合作,找出改善产品使用感受,以及易于售后维护、回收再生的新的设计思路。除此以外,设计部门还需要和企业外部的相关部门接触,例如政策法规的制定部门、质检与环保部门、专利权管理部门、物流与销售渠道、广告与传播媒体等。这对设计部门人员的沟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设计部门的工作成果要能够跨部门边界、跨学科背景,易于理解和交流。

[1] “流程导向”是以达成总体工作目标为宗旨,采用行为逻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是以流程及流程具体化为导向的管理思想、方法、技术集成为工作过程的导向体系。

[2] “职能导向”是以职能型组织机构设置为基础的,各职能部门完成该部门职责和既定任务的导向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