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择适合的UPS应用产品?

如何选择适合的UPS应用产品?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认为,带容性负载时,UPS输出功率因数在0.6~0.8为宜;带感性负载时,UPS/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在0.3左右为宜。UPS/逆变器多用于海外项目,选型时要明确当地电压情况,比如,110 V/AC或220 V/AC。有功功率小于总功率,一般可粗略估算如下:有功功率=×总功率UPS有标机和长延时机之分,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重要程度,选择不同延时机型。

如何选择适合的UPS应用产品?

1.UPS的选型原则

为适应现代通信电源工程技术标准的发展要求,UPS/逆变器选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应用场合

当电源中断需要立即提供电力以维持设备正常运行,或电源品质不稳定,需要提供稳定、纯净的电源时,考虑选用UPS/逆变器。

2)安规认证

对于UPS/逆变器的选型,在选型阶段应该考虑到UPS的安规认证,以适应公司产品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要满足当地安规标准,一般为各国广泛接受的安规认证类型有UL(北美)、CSA(加拿大)、TUV(德国)、CE(欧盟)等,我国采用3C标准。

3)EMC要求

由于需要限制电源设备对于电网的影响,现阶段世界各国正在强行推行设备的EMC要求,对UPS也不例外,一般要求UPS/逆变器也应通过相应的认证。

4)输出容量

应根据所用设备的负荷量统计值来选择所需的UPS/逆变器输出容量(k·VA值)。为确保UPS系统的高效率和尽可能地延长UPS的使用寿命,推荐参数是:用户的负荷量占UPS输出容量的90%为宜,但不能超过标称值。

注意:UPS/逆变器输出容量包括有功(W)和无功两部分(var),总体上体现为视在功率(V·A),三者成三角关系。一般要求有功功率小于UPS输出有功功率,UPS/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一般在厂家资料中可以查到。若查不到,则可用UPS/逆变器输出容量乘以输出功率因数得到。

5)输入电压

世界上各国电网电压主要分为LV(低压)系列和HV(高压)系列。一般而言,LV系列包括100/110/120/127等4个等级,可接受的最高输入电压为140 V/AC;HV系列包括208/220/230/240等4个等级,可接受的最高输入电压为276 V/AC。

6)输入频率

输入电压频率分为50 Hz和60 Hz两种,无论是LV系列还是HV系列都有使用。根据以上输入电压和频率的分类,选用UPS时需要针对产品销售区域的电网特征进行判别。

7)输出功率因数

输出功率因数代表适应不同性质负载的能力。UPS工作时不仅向负载提供有功功率,同时还提供无功功率(对于容性负载或感性负载)。当电路中接有开关电源整流滤波型非线性负载时,还需要考虑电流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总谐波失真)的影响。一般认为,带容性负载(开关电源等)时,UPS输出功率因数在0.6~0.8为宜;带感性负载(风扇、电灯等)时,UPS/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在0.3左右为宜。

因此,在UPS/逆变器选型时,应考虑到负载功率因数问题。

8)油机适应能力

由于发电机输出波形差,某些UPS在作为发电机的负载时跟踪能力不足。在停电较长的地区,如果发电机经常作为电网的后备,则需要选择对油机适应能力强的UPS。

9)输入/输出插头/插座

世界各国电源插头/插座差异很大,而且标准和规定各式各样,因此在选用UPS时需要针对各地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符合销售区域要求的UPS/逆变器。关于插头/插座的选型可参考《国际化电源插头/插座系统选型指导书》。

10)智能管理和通信功能

用户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终端上实时监控UPS的运行参数(如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和频率,UPS电池组的充电、放电和电压值显示,UPS的输出功率及有关的故障、报警信息)时,可以选用提供RS-232、DB9、RS-485等通信接口的UPS。对于要求能执行计算机网控管理功能的用户,还可配置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Sing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卡配套运行。

11)市场定位

在产品初期对UPS/逆变器选型时,一定要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局限于当前的市场需求进行选型,以方便将来其他产品选用UPS/逆变器。

12)性价比

综合考虑性价比因素,选用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UPS/逆变器。

2.电池配置方法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应根据式(6-4)计算确定。

由此,推出备电时间计算公式为

25 °C时,公式简化为

T=C×Vf×K1/(W×1.25)

式中 C——蓄电池容量(A·h);

W——负载功率(W);

T——备电时间(h);

TTEMP——环境温度(°C);

Vf——放电终止电压(V),(12 V系统一般取10.8 V,如48 V系统一般取49.2 V,72 V系统一般取66.8 V);

K1——蓄电池效率:

T<3 h,K1=0.5~0.63;

1 h<T<5 h,K1=0.75~0.8;(www.xing528.com)

5 h<T<10 h,K1=0.85~0.9;

T>10 h,K1=1。

K2——温度系数:

放电电流I<0.1C,K2=0.006;

放电电流0.1C<I<0.5C,K2=0.008;

放电电流I>0.5C,K2=0.01。

例如,在220 V/AC、0.5 A电源下工作时,设备需求功率为220×0.5=110 W,此时UPS效率为0.65,电池输出功率为110/0.65=169(W),26 A·h电池备电时间计算如下:

新电池:T=C×Vf×K1/ W=(26×64.8×1/169)=10(h);

旧电池:T=C×Vf×K1/(W×1.25)=(26×64.8×1/169×1.25)=8(h)。

该时间为电池寿命终止时(容量下降至80%)的备电时间,一般选型计算应以此为准。

3.选型项目

(1)UPS不仅可以使供电不间断,而且可以净化市电,在对电网要求高而当地电能质量又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用UPS。

(2)UPS/逆变器多用于海外项目,选型时要明确当地电压情况,比如,110 V/AC或220 V/AC。

(3)长延时机的外挂电池在不同国家有特殊需求,要调查明确,比如,有俄罗斯入网证的电池暂时只有阳光和光宇两种。

(4)UPS/逆变器能提供的容量有有功功率(W)和总功率(V·A)的限制,选择容量时,要对有功功率进行核算。有功功率小于总功率,一般可粗略估算如下:

有功功率=(0.6~0.8)×总功率

(5)UPS有标机和长延时机之分,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重要程度,选择不同延时机型。标机一般延时7~15 min,长延时机理论上讲可以无限延时,延时长短由外挂电池多少决定,受成本和空间限制,通常有1 h、2 h、4 h、8 h等几种。

(6)类型选择时,应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在线式、在线互动式或是离线式UPS。

① 在线式UPS输出正弦波,逆变器主供电,掉电转电池供电,没有中断时间,对市电进行完全净化。

② 在线互动式UPS的充电器与逆变器合为一体,没有整流环节,输出电压分段调整,工作在后备方式。

③ 离线式UPS多为准方波输出,对市电没有净化功能,逆变器为后备工作方式,掉电转逆变工作,有时间间隔。

对于一个由多台计算机和若干服务器组成的中小网络,或者对多个工作站采用集中供电保护方式、数据中心和关键性设备需要24 h不间断获取恒定高质量电源的应用,推荐选用在线式UPS。家庭办公或工作站宜采用分散供电保护方式,推荐采用离线式或在线互动式UPS。另外,还需要根据自身设备的要求,对短时间型或长延时型UPS做出选择,对用户要求高的地方应该选择在线式。

通信设备要求符合邮电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要求,选用的UPS必须符合通信交直流供电体制,不能影响其他通信设备的运行。

(7)感性负载一般不推荐使用UPS/逆变器,带感性负载时,UPS/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在0.3左右为宜。

(8)选用UPS/逆变器时应确定是否需要冗余方案。

(9)在产品初期UPS/逆变器选型时,一定要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局限于当前的市场需求进行选型,以方便将来其他产品选用UPS/逆变器。

(10)容量选择:UPS/逆变器一般按标称额定功率90%的负载设计负载能力。

4.UPS/逆变器使用环境

UPS/逆变器一般要求使用条件为海拔高度在3 000 m以下,环境温度0~+40 °C,相对湿度≤95%(25 °C,无凝结),工作环境无剧烈振动、冲击、无导电爆炸尘埃,无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和蒸气。

UPS使用的温度条件实际上很大程度取决于蓄电池,无论UPS的充电器是否具有充电温度补偿功能,都必须将UPS用的蓄电池置于温度范围合适的环境。

过低的环境温度会造成蓄电池的放电容量下降。当温度超过25 °C时,会造成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使用时需注意。

对于使用环境超过上述条件,或有在室外使用的情况,可以联系生产厂商进行特殊处理,通过模拟和实际环境试验后,亦可选用。

5.UPS冗余备份的应用

对供电质量要求很高的计算中心、网管中心,为确保对负载供电的万无一失,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比较典型的冗余供电系统。

1)主机-从机型“热备份”冗余供电系统

主机-从机型“热备份”冗余供电系统如图6-25所示。其结构形式是将主机UPS的交流旁路连接到从机UPS的逆变器电源输出端,万一主机UPS出故障,可改由从机UPS带载。这种冗余工作方式没有“扩容”功能,还可能出现主机向从机切换时4 ms的供电中断,所以应用范围有限。

图6-25 主机-从机型“热备份”冗余供电系统

2)“1+1”型直接并机冗余供电系统

“1+1”型直接并机冗余供电系统是通过将两台具有相同功率的UPS的输出置于同幅度、同相位和同频率的状态而直接并联起来。正常工作时,由两台UPS各承担1/2的负载电流,其中一台UPS出现故障时,由剩下的一台UPS来承担全部负载。这种并机系统的平均故障工作时间(MTBF)是单机UPS的7~8倍,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N+1”型直接并联冗余供电系统

对于某些型号的UPS,可以将多台UPS以“N+1”冗余方式直接并机工作。正常工作时,N+1台UPS同时提供负载电流,当其中一台出现故障时,由剩下的N台UPS承担全部负载。因此,N+1冗余供电系统能承受的总负载为N台UPS容量之和。

在实际的通信电源工程建设过程中,随着多机并机系统中的N数值增大,并机系统的MTBF值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减少多机并机系统中的UPS单机的数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