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流域调水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跨流域调水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流域调水通过大规模的工程技术与科学合理的非工程技术措施,将水资源丰沛流域的水量调至水资源短缺流域,对区域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调节地区间的水量盈亏。跨流域调水工程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水土资源分布格局、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措施之一。据考证,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国王默内尔下令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跨流域调水工程。

跨流域调水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性大,导致某些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跨流域调水通过大规模的工程技术科学合理的非工程技术措施,将水资源丰沛流域的水量调至水资源短缺流域,对区域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调节地区间的水量盈亏。跨流域调水工程已成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水土资源分布格局、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措施之一。

跨流域调水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流域系统之间,通过大规模的人工手段调节不同流域、区域间的水资源分配而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根据调水的主要目标,可将跨流域调水工程划分为跨流域通水工程(如京杭大运河)、跨流域灌溉工程(如甘肃引大入秦工程)、跨流域供水工程(如山东引黄济青工程)、跨流域防(分)洪工程(如江苏、山东沂沭涵水系供水东调南下工程)、跨流域水电开发工程(如云南礼河梯级水电站开发工程)、跨流域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如美国中央河谷工程)6类。此外还可根据工程规模大小、调水时耗能与否、工程的输水设施及调水的服务对象将跨流域调水工程划分为不同类型。

据考证,公元前2400年古埃及国王默内尔下令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跨流域调水工程。19世纪中叶以后,国外开始大量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比利时、以色列、罗马尼亚等国家先后兴建了100多处跨流域调水工程,比较著名的有美国中央河谷工程(年调水量37亿m3,输水距离约800 km)、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年调水量160亿m3,输水距离约593 km)、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年调水量23.7亿m3,总装机374万kW)。

我国是世界上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486年,兴建了邗沟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公元前360年,兴建鸿沟工程,引黄河水至淮阳东南入顺水,沟通了黄河、淮河流域;公元前256年,兴建都江堰工程,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公元前246年,兴建郑国渠,引泾河水入洛河灌溉关中平原;公元前221~公元前219年,兴建灵渠工程,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1293年,以邗沟工程为基础的京杭大运河全线连通,贯穿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流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跨流域通水工程。(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规划建设了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从东江引水至深圳,每年为深圳供水1.5亿m3,为香港供水6亿m3)、引滦工程(自滦河引水向海河流域的天津、唐山地区供水,年调水量19.5亿m3)、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将大通河水调至兰州以北秦王川地区,年调水量4.43亿m3),有效缓解了缺水城市和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其中调水量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南水北调工程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战略性工程。尤其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的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3,供给农业用水30亿m3,可改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受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中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跨流域调水工程具有多流域、多地区、多用途、多目标、水资源时空分布地区差异、工程结构复杂多样、投资大、工期长、不确定性等特点,是涉及多水源、多地区、多目标、多用途的高维、跨学科、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运用相关理论成果,结合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设计、运行调度和管理的实践,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设计、运行调度、管理决策、水权、水价制定、水资源调控配置、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依然面临着水权管理体制建设与完善、调水区和受水区水资源联合调控、运行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生态环境影响和改变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