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北电器设备制造基地建设

东北电器设备制造基地建设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三年经济恢复阶段和“一五”建设时期,国家先后在东北建设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这次北迁建设的哈尔滨电机厂和批准建设的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和沈阳为中心的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的布局,哈尔滨成为发电设备制造基地,沈阳成为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

东北电器设备制造基地建设

在三年经济恢复阶段和“一五”建设时期,国家先后在东北建设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

第一次全国电机工业会议决定筹建的沈阳重型电机厂,后因当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共中央指示东北人民政府,立即疏散沈阳的工业。为此,东北电工局决定,重型电机厂北迁哈尔滨建设,并由沈阳的东北电工五厂和六厂抽调部分职工,北上建设新厂。新建企业当时称为东北电工四厂,后改名为哈尔滨电机厂。

同时北迁的还有五个项目:东北电工六厂的另一部分职工,利用原松江省机械厂,建设佳木斯电机厂;东北电工七厂的绝缘材料车间,迁至筹建中的重型电机厂,成为哈尔滨电机厂的绝缘材料车间,后又分出独立建成哈尔滨绝缘材料厂;东北电工七厂的电线车间,也部分迁到哈尔滨,建成哈尔滨电线厂;东北电工一厂,迁至阿城,建成阿城仪表厂,后改名为阿城继电器厂;不久,又将阿城仪表厂的电工仪表和电能表(曾称电度表)的生产能力,迁至哈尔滨,成为“156项工程”之一的哈尔滨电表厂。

在沈阳电工企业北迁的同时,1951年4月,经中央批准,东北重工业部决定在哈尔滨筹建锅炉透平机厂;1953年5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建设一期工程;1953年年底,一机部决定撤销哈尔滨锅炉透平机厂筹建处,分别建设哈尔滨锅炉厂和哈尔滨汽轮机厂。

当时留在沈阳的还有7个电工企业:东北电工三厂,即沈阳灯泡厂;东北电工五厂北调部分职工到哈尔滨后,又将高压电器制造能力分出,成立东北电工十五厂,生产高压开关,后改名为沈阳高压开关厂;东北电工五厂留下的生产能力,经改建后成为沈阳变压器厂;东北电工七厂留在沈阳的生产能力,后来成为“156项工程”之一的沈阳电缆厂的建厂基础;东北电工八厂,经改建后成为沈阳蓄电池厂;东北电工九厂,后改建为沈阳电工专用设备厂;东北电工十三厂,后改建为沈阳低压开关厂。

这次北迁建设的哈尔滨电机厂和批准建设的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和沈阳为中心的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的布局,哈尔滨成为发电设备制造基地,沈阳成为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

纳入“156项工程”的电机工业15个工厂17个项目中,在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落户的有6厂8项:哈尔滨电机厂的汽轮发电机车间,哈尔滨锅炉厂的一、二期工程(二期在“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哈尔滨汽轮机厂的一、二期工程,哈尔滨电碳厂,哈尔滨电表厂和沈阳电缆厂。

此外,在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内建设的,还有3个国家重点项目:哈尔滨电机厂一期(国内自行设计建设的交直流电机车间、水轮发电机车间等)、沈阳变压器厂和沈阳低压开关厂;以及4个非重点项目: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哈尔滨电线厂、佳木斯电机厂和沈阳高压开关厂。(www.xing528.com)

在三年经济恢复阶段和“一五”建设时期,为适应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大规模基本建设的需要,东北电工局于1950年成立新厂设计处,这是新中国电机工业第一个工厂设计机构。1952年,新厂设计处充实技术力量后,改名为东北电工局工厂设计处,负责迁建、改建、新建电工工厂的规划和设计工作。其中,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绝缘材料厂、哈尔滨电线厂、沈阳变压器厂、沈阳低压开关厂、沈阳高压开关厂和佳木斯电机厂的全新设计,都是由这个设计处的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的。该设计处后来发展成为一机部第四设计分局,后又分为一机部第七、第八设计院,负责全国电工工厂的设计工作。为适应东北电机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东北电工局内还成立了技术处,设有电机和水轮机两个专业,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和工艺研究。

在由沈阳调遣大批职工到哈尔滨等地参加建设的同时,国家还从上海无锡、南昌、武汉、湘潭、济南、大连等地,调派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技术人员和大批熟练工人,奔赴东北支援建设。从美国西屋公司学习回国的褚应璜,首先率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从上海到达东北。褚应璜任东北电工局总工程师,负责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建设的技术领导工作;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分赴各重点工程。从美国西屋公司和摩根·史密斯公司学习培训归国的张大奇等一批工程师,也分别从上海、湘潭等地会聚东北,张大奇任东北电工局工厂设计处总工程师,协助褚应璜负责工厂建设规划和设计的领导工作。他们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虚心学习,务实工作,为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五”时期建设的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起点比较高。火力发电设备设计制造能力,是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其他电机工业的设计制造能力,是在全面学习苏联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三年经济恢复阶段和“一五”建设时期,国家在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建设中投入了巨额资金。仅“一五”时期,对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电表厂、哈尔滨电碳厂、沈阳电缆厂、沈阳变压器厂和沈阳低压开关厂等8个骨干工厂的11个工程项目,就投入了47485万元。

经过建设者们的日夜奋战,这些计划内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如期建成投产。

图3-1 1955年哈尔滨汽轮机厂一期主厂房基建开工现场

1958年,东北电工设备制造基地,生产了第一台(套)仿苏2.5万千瓦和第一台(套)5万千瓦高压火电机组。5万千瓦高压火电机组,成为哈尔滨基地最早批量生产的主导产品,为新中国电机工业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