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种模式在国际工程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国际上最为通用、应用最为广泛的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目前采用的“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基本上都是参照这种模式制订的。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工程项目管理学科在工程项目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得到了不断地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无到有、从起步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虽然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做的比较突出的国家从起步的时间来看不尽相同,但是从其主要发展阶段和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方面分析,大都经历了较为相同的三个发展阶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这三个阶段互有交叉,并行发展,并不是严格按顺序进行的。

2.2.1.1 自行组织建设时期

自行组织建设模式即是由建设单位自己根据所要建设的工程项目特点,筹措建设资金,编制工程项目任务书,设计、施工以及材料设备的采购都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并且以上每个项目流程的监督和管理等也是在项目开展的同时由建设单位相应进行的。该种项目管理模式在20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以来作为一种基本的建设方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自行组织建设模式中,建设单位的角色和职能是由项目发包人融资主体和项目建设主体三者融为一体的。但是这种完全依靠自身的管理模式在开展复杂的国际项目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如在融资力度上、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上都不能够很好地达到国际工程项目的要求。

2.2.1.2 传统模式时期(www.xing528.com)

传统模式也称设计—招标—建设模式,简称DBB模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这种模式在国际工程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国际上最为通用、应用最为广泛的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目前采用的“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基本上都是参照这种模式制订的。

2.2.1.3 多种模式并存时期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继续向前飞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工程项目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项目的规模也较以往更加庞大、复杂程度也越来越深。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完成国际工程项目这样一个课题摆在了国内外项目管理专家的面前。在这一时期,管理模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新方法层出不穷,包括项目管理承包模式(PMC模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模式)、合伙模式(Partnering模式)、更替合同模式(NC模式)等。但是每种模式都有自己一定的使用范围,因此,在进行国际工程项目时需要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项目管理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