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输煤胶带机机械安装及试运行优化方案

输煤胶带机机械安装及试运行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轴的水平误差,根据胶带机的宽窄,允许在0.5~1.5mm的范围内。胶带机的最终找正要求 为保证胶带始终在托辊和滚筒的中心线上运行,安装托辊、机架和滚筒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所有托辊必须排成行,且互相平行,并保持横向水平。为此,在驱动滚筒及托辊架安装后,应对胶带机的中心线和水平作最后找正。④调整胶带机支架位置,使其达到支架安装技术要求的规定。2)以胶带机支架为基准,固定主动滚筒。

输煤胶带机机械安装及试运行优化方案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安装前应根据验收流程对所有部件进行验收,并熟悉安装技术要求和胶带机图样要求,按基础图,检查基础尺寸、安装平面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预埋件与预留孔的位置以及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

2)对照装配图装箱单清点零部件数量,检查其质量,如有损伤或质量问题应进行修整或更换。

3)熟悉整机及各部件(配套件、外购件)的产品说明书,了解安装、调试方法,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及专用工具等。

4)金属构件的检查

①检查构架的长、宽、高尺寸,其偏差不大于10mm。

②检查构架弯曲变形不大于其长度的1/1000,全长不大于10mm。

③构架型钢无扭曲变形。

④对气垫带式输煤机的金属构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气室主要工作面应光滑无变形,气孔开设均匀合理,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有飞边、堵塞和漏开现象。

气室扭曲变形不大于长度的1/1000,全长不大于10mm。

5)托辊的检查

托辊表面应光滑无毛刺,轴承应有润滑脂,转动应灵活,否则应解体检修。

6)胶带的检查

胶带的规格(厚度、宽度、帆布层数和覆盖胶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胶面无硬化和龟裂等变质现象。

(二)安装工艺

1.安装要点

(1)安装胶带机的机架 机架的安装是从头架开始的,然后顺次安装各节中间架,最后安装设尾架。在安装机架之前,首先要在胶带机的全长上拉引中心线,因保持胶带机的中心线在一直线上是胶带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安装各节机架时,必须对准中心线,同时也要兼顾机架本身的找正。机架对中心线的允许误差为±0.1mm/m(机长),但在胶带机全长上对机架中心的误差不得超过35mm。当全部单节安装并找正后,可将各单节连接起来。

(2)安装驱动装置 安装驱动装置时,须使胶带机的传动轴与胶带机的中心线垂直,使驱动滚筒的宽度中心线与胶带机的中心线重合,减速器的轴线与传动轴平行。同时,所有轴和滚筒都应找正。轴的水平误差,根据胶带机的宽窄,允许在0.5~1.5mm的范围内。在安装驱动装置的同时,可以安装拉紧装置,拉紧装置的滚筒轴线,应与胶带机的中心线垂直。

(3)安装托辊 在机架、传动装置和拉紧装置安装之后,可以安装上、下托辊的托辊架,使胶带具有缓慢变向的弯弧,转弯段的托辊架间距为正常托辊架间距的1/3~1/2。托辊安装后,应使其回转灵活轻快。

(4)胶带机的最终找正要求 为保证胶带始终在托辊和滚筒的中心线上运行,安装托辊、机架和滚筒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所有托辊必须排成行,且互相平行,并保持横向水平。

2)所有的滚筒排成行,且互相平行。

3)支承结构架必须呈直线,而且保持横向水平。为此,在驱动滚筒及托辊架安装后,应对胶带机的中心线和水平作最后找正。

4)将机架固定在基础上,胶带机固定后,可装设给料和卸料装置。

5)铺设胶带时,先将胶带铺设在空载段的托辊上,围抱驱动滚筒后,再铺设在重载段的托辊上。铺设胶带时可使用0.5~1.5t的手摇绞车

6)在拉紧胶带进行连接时,应将拉紧装置的滚筒移到极限位置,对小车及螺旋式拉紧装置要向传动装置方向拉移;而垂直式拉紧装置则要使滚筒移到最上方。在拉紧胶带前,应安装好减速器和电动机,倾斜式输送机要装好制动装置。

2.安装顺序

图6-23所示为输煤胶带机结构图,其安装的一般顺序应为:画中心线—安装头部支架13、中间架11、尾部支架8—安装下托辊10及改向滚筒6—胶带辅设在下托辊10上—安装上托辊2—安装拉紧装置7、传动滚筒14及驱动装置,胶带绕过头尾滚筒—胶带接头—张紧胶带—安装弹簧清扫器12、逆止器、导料槽5及护罩等辅助装置。

注意:上述前两步操作(画中心线、安装机架)的实际意义是找正胶带机安装的基准(基础)位置,而安装基准位置的找正核心问题又是驱动滚筒与从动滚筒安装位置的找正。具体地讲,现场安装找正的方法有两种:①用地规、直角尺、钢直尺、细钢丝(或琴弦)来进行找正安装。②用经纬仪来找正安装。目前在具体安装施工时,要求用第二种方法来找正安装。

978-7-111-47627-6-Part03-35.jpg

图6-23 输煤胶带机结构图

1—胶带 2—上托辊 3—缓冲托辊 4—头部漏斗 5—导料槽 6—改向滚筒 7—拉紧装置 8—尾部支架 9—空段清扫器 10—下托辊 11—中间架 12—弹簧清扫器 13—头部支架 14—传动滚筒 15—头部护罩

3.用经纬仪来找正安装胶带机的具体步骤

1)根据胶带机布局设计要求,固定胶带机支架。

①一般以厂房框架接口位置确定胶带机支架的中心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用经纬仪测定头、尾机架中心点,确定胶带机支架中心线。

②根据胶带机支架安装尺寸,确定支架地脚螺栓的安装位置。

③安装胶带机支架,预固定地脚螺栓。

④调整胶带机支架位置,使其达到支架安装技术要求的规定。

⑤固定支架地脚螺栓,校核各安装技术指标。

2)以胶带机支架为基准,固定主动滚筒。

按技术要求先粗固定一个轴承座,大概放置另一个轴承座,在主动滚筒轴上套装轴承,吊装滚筒,先将主动滚筒一头轴承装进粗固定的轴承座内,再将另一个轴承座套装进主动滚筒另一头轴承上。将经纬仪架设在中间支架中心线位置,通过测量,找正主动滚筒轴线长度方向中心点与支架中心重合,并达到相应技术要求,测量标高达到相应技术要求,最后精确固定两个轴承座位置。

3)以主动滚筒为基准,固定联轴器、减速器和动力源

4)以主动滚筒为基准,固定从动滚筒,其方法同2)。

5)以主动滚筒为基准,固定托辊。

(三)常用胶带机的安装技术要求

1.检测各项精度指标

钢结构的质量对整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安装时要检测下列各项精度指标:

(1)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表6-11)

表6-11 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

978-7-111-47627-6-Part03-36.jpg

另外,在任意25m长度范围内,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不得大于5mm,对可逆运行的带式胶带机,因其胶带跑偏可能性较大,应提高安装精度,其中心线直线度控制在上述数值2/3以内。

(2)头、尾机架的安装技术要求

1)头、尾机架中心线与胶带机纵向中心线同轴度误差为±3mm。

2)头、尾机架安装位置的标高偏差为±10mm。

3)头、尾机架中心线平行度误差为±5mm。

(3)关于轴承座及地脚螺栓的安装要求见表6-12。

表6-12 轴承座及地脚螺栓的安装要求 (单位:mm)

978-7-111-47627-6-Part03-37.jpg

(4)中间架安装的技术要求

1)中间架支腿的垂直度或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不应超过间距的0.3%。

2)中间架在铅垂面内的直线度应小于间距1‰。

3)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的偏移量均不应超过1mm。

4)中间架间距的偏差不应超过±1.5mm,相对标高差不应超过间距的0.2%。

2.驱动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驱动装置的总体安装要求是:传动轴中心线与机架中心线应垂直,使传动滚筒宽度的中心与机架的中心线重合,减速器的轴线与传动轴线平行。同时,所有轴线和滚筒都应找正。根据胶带机的宽窄,轴的倾斜度误差为0.5~1.5mm。具体安装要求如下:

1)驱动装置应在制造厂组装完毕,现场可将整体部件与传动滚筒相连。对于体积大,重量大而不易运输的驱动装置,可将部件分别发往现场进行组装,并按各自的使用说明书(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逆止器、液力偶合器、联轴器、电动滚筒等)进行去污、清洗、清点安装调试。

2)按总图或胶带机基础图核对基础的位置尺寸、平面精度及其他要求。

3)需在现场组装的驱动单元,首先将机架放在需固定的地基位置上。

4)各组件的地脚可用金属垫片进行高度调整,每处不得超过三片。

5)制动器的安装(参看单元三第六章第三节)。

6)安装调试后、起动前的检查。

①各润滑处所注入的润滑油牌号、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查液力偶合器中注入的油质量、数量是否与传动功率相匹配。

③检查制动器瓦与制动轮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制动力矩是否调整到与工作机械相匹配。

④检查减速器输入轴的转向,逆止器的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⑤用手转动各部分的机械是否灵活,有无卡住现象。

3.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的安装技术要求

1)安装滚筒前应检查轴承座内润滑脂的情况,保证轴承内充满锂基润滑脂,轴承座充脂量达到空腔容积的2/3。

2)传动滚筒为人字形沟槽胶面时,注意沟槽方向要与胶带运行方向一致。防止胶带跑偏,且有利于沟槽排水,排污物。(www.xing528.com)

3)在吊装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不得损伤滚筒胶面。

4)安装时可在滚筒轴承座底下加垫片,或调整机架上的调节螺钉等方式调整滚筒位置,保证轴线和中心线符合表6-13所列的公差范围。

表6-13 滚筒轴承座的安装技术要求

978-7-111-47627-6-Part03-38.jpg

4.托辊的安装技术要求

1)应按带式胶带机总图,将各种托辊安装在指定位置。

2)安装前倾托辊时,前倾方向要与胶带运行方向一致,注意空载段的前倾方向要与空载段的胶带运行方向一致。

3)托辊安装后,辊子应转动灵活。

4)安装时要求托辊辊子(调心托辊和过渡托辊除外)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或倾斜)或者在一个公共半径的弧面上(胶带机弧段托辊),其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的高度低差不得超过2mm,每100m长度范围内不得超过5mm,托辊横向中心与带式胶带机纵向中心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应超过3mm,托辊架的轴线应与胶带机中心线垂直。有凹凸弧的胶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缓慢变向。

5.胶带的安装技术要求

1)在吊运和环绕胶带的过程中不得损伤胶带。

2)胶带接头:推荐采用硫化接头,因为胶带接头是胶带的薄弱环节,接头质量差,接头效率就会降低,容易造成断带等恶性事故,接头对接不正是造成胶带跑偏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保证胶带的接头质量,接头用胶接材料必须与本体一致。接头对接时要按照胶带制造厂商提供的资料,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精心作业。

3)接头两端胶带的中心线在10m范围内的偏差为±3mm,安装技术要求见GB 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4)胶接最后一个接头时,应将拉紧滚筒在距离极限位置100~150mm处固定,再拉紧胶带,直到空载段胶带运行时产生的挠度小于空载段胶带全长的2/1000为止。

6.清扫器的安装技术要求

1)所有清扫器安装后,其刮板与胶带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刮板全长的85%。

2)安装H型刮板清扫器时,应使其刮片延长线稍高于滚筒中心线,以免胶带运转时引起清扫器支架振动。

3)对于H型、P型等硬质合金清扫器,安装时应使各组刮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H型清扫器每组刮片与胶带的接触压力控制在60~80N,P型控制在40~60N。

4)安装空载段清扫器时,应保证橡胶刮板磨光后金属架不能与胶带接触,橡胶刮板位置调节后再确定合适的链条长度。

(四)气垫胶带机的结构及安装技术要求

1.气垫胶带机的结构

气垫胶带机(图6-24)主要由头部滚筒、尾部滚筒、普通胶带、驱动装置、曲面犁式卸料机、鼓风机、气室、回程托辊、缓冲过渡槽形托辊等组成。头(尾)部滚筒、驱动装置、托辊及一些辅助设施(如清扫器、机架、导料槽、护罩)全部采用TD75型的部件。

978-7-111-47627-6-Part03-39.jpg

图6-24 气垫胶带机结构图

a)气垫胶带机结构组成 b)气室尺寸及喷气孔布置示意图

1—鼓风机 2—曲面犁式卸料机 3—普通胶带 4—气室 5—头部滚筒 6—回程托辊 7—缓冲过渡槽形托辊 8—尾部滚筒

鼓风机主要是用于向气室提供充足的压缩空气,使胶带获得一个向上的浮力,离开气室盘槽一定距离(约0.52mm),形成与气体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力。与普通胶带机相比,在电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气垫胶带机不但可以增大输送量,而且可增大原煤提升角,最大提升角可达30°。

气室是气垫胶带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钢板压制成形,并通过校正,然后将其组焊而成。用它来替代普通胶带机的上托辊,它的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气室盘槽上钻有若干个气孔,由气孔喷出压缩空气,使胶带与盘槽之间形成气膜。

曲面犁式卸料器是将卸料器犁刀做成与盘槽弧面相近的形状。犁体部分由钢板组焊而成,用电动推杆控制其起落。

2.气垫胶带机的安装技术要求

1)全部滚简、托辊、驱动装置安装后应运转灵活。

2)应将胶带拉紧滚筒放在最前方位置,并尽量拉紧胶带。

3)导料槽与胶带间的压力要调整适当。

4)安装驱动装置时,应注意电动机轴线和减速器高速轴线同心。

5)安装弹簧清扫器时,空载段清扫器要保证压簧的工作行程有20mm以上,并使扫下来的物料能落入漏斗。各种物料的清扫性能不同,适当调整压簧达到既能清扫黏着的物料又不致引起阻力过大。

6)气室的安装技术要求

①安装气室时,应保证气室连接处的密封性良好,不能有漏气现象。

②盘槽连接后表面要保证平整光滑,头、尾、中盘槽的高度要比槽形托辊的高度低2mm。

③气室中心与设计中心的偏差不大于1mm。

④相邻气室的连接,其工作面的同心度偏差应小于1mm。

⑤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mm。

⑥纵向起伏平面度偏差全长不大于10mm。

(五)带机空载试运转

胶带机各部件安装完毕后,首先进行空载试运转。运转时间不得小于2h,并对各部件进行观察、检验及调整,为负载试运转作好准备。

1.空载试运转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基础及各部件连接螺栓是否已紧固,基础上焊接的焊缝有无漏焊等。

2)检查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座等润滑部位是否按规定加入足够量的润滑油。

3)检查电气信号电气控制保护、绝缘是否符合电气说明书的要求。

4)点动电动机,确认电动机转动方向正确。点动电动机前对装有液力偶合器的驱动单元,可让液力偶合器暂不充油,对未装液力偶合器的驱动单元,可先拆开高速轴的联轴器。

2.空载试运转中的观察内容及设备调整

试运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设备各部分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1)观察各运转部件有无干涉现象,特别是与胶带干涉时要及时处理,防止损伤胶带。

2)观察胶带有无跑偏,如果跑偏量超过带宽的5%,应进行调整。

3)检查设备各部分有无异常声音和异常振动。

4)减速器、液力偶合器以及其他润滑部位有无漏油现象。

5)检查润滑油、轴承等处温升情况是否正常。

6)制动器、各种限位开关、保护装置等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7)清扫器刮板与胶带的接触情况。

8)拉紧装置运行是否良好,有无卡死等现象。

9)基础及各部件连接螺栓有无松动。

(六)胶带机带负载试运转

设备通过空载试运转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进行负载运转,目的在于检测有关技术参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

1.加载方式

加载量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先按20%的额定负载加载,通过后再按50%、80%、100%的额定负载进行试运转,在各种负载下试运转的连续运行时间不小于2h。另外,应根据系统工艺流程要求决定是否进行110%~125%额定负载下的满载起动和运转试验。

2.试运转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1)检查驱动单元有无异常声音,电动机、减速器轴承及润滑油、液力偶合器等处的温升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滚筒、托辊等旋转部件有无异常声音,滚筒轴承温升是否过大,如有不转动的托辊应及时调整或更换。

3)观察物料是否位于胶带中心,如有落料不正和偏向一侧现象,可调整漏斗中可调挡板的位置来解决。

4)起动时胶带与传动滚筒间是否打滑,若有打滑现象,可逐渐增大拉紧装置的拉紧力,直到不打滑为准。

5)在负载试运转过程中,经常出现胶带跑偏现象,如果跑偏量超过带宽的5%,则应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为:

①首先检查物料在胶带上的对中情况,并作调整。

②根据胶带跑偏位置,调整上、下分支托辊和头尾滚筒的安装位置。

③如果胶带张力较小,适当增加拉紧力对防止跑偏有一定作用。

上述方法无效时,应检查胶带及接头中心线直线度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重新安装接头。

6)检查各种清扫器的清扫效果和振动是否过大等,并按说明书进行调整。

7)按说明书对各种保护装置进行试验,保证其动作灵敏可靠。

8)测量带速、胶带跳动量、起动、制动时间等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测量额定载荷下稳定运行时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值,多电动机驱动时,可用工作电流值判断各电动机功率均衡情况,相差较大时,可用调节液力偶合器充油量的方法进行调整和平衡。

10)对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如有螺栓松动应及时紧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