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升级换代,刷新世界纪录

升级换代,刷新世界纪录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AW组织资助了很多风电项目,其中一项为1937年由工程师Franz Kleinhenz发布的巨型风力机计划,结构如图1-20所示。此风力机良好的运行实践经验,增强了建造5000kW大型风力机的信心,但这些计划都因其后的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图1-21WIME D-30型风力机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忙于风力机理论研究和大的风电规划,直到1931年,才在USSR建立了第一台WIME D-30型大型风力机,如图1-21所示。叶片采用变桨距控制,依靠一个圆形轨道对风力机进行偏航。

升级换代,刷新世界纪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开始尝试风能发电。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的许可下,生产了3600台美国风车,主要用于提水,少量风车经改装后用于发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Kurt Bilau基于更加先进的技术理念去发展风力发电技术。他已经认识到美国低速风车不具有最佳性能,开始尝试具有更高叶尖速比的四叶片Ventimotor风力机。

航空机翼空气动力学背景下,物理学家Albert Betz对风力机的物理和气动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出风力机最大风能转化效率为59.3%,这一理论直到现在依然被证明是正确的。此外,空气动力学理论和叶片的轻型设计在20世纪迅速发展,为现代大型风力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钢铁结构工程师Hermann Honnef构想了一个巨型风力机。设想一个巨型塔架支撑五个风轮,每个风轮直径为160m,额定输出功率为2万kW,如图1-19所示。在极端风速下,在桁架塔顶部的驱动件使风轮倾斜,最后处于水平位置。此风力机设计基于数学和工程原理,实现面临着许多问题。

图1-19 Honnef风力机(www.xing528.com)

在1930—1940年期间,由于德国本土燃料电力的缺乏,于1939年成立了RAW风能研究组织,汇聚了许多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工业企业等。RAW组织资助了很多风电项目,其中一项为1937年由工程师Franz Kleinhenz发布的巨型风力机计划,结构如图1-20所示。该风力机的结构参数为:风轮直径130m,三或四个叶片;额定功率10000kW,叶尖速比为5,风轮为顺风式,轮毂高度为250m,电机的直径为28.5m。直到1942年,该项目还处于积极的筹备之中,但在世界大战爆发后,该项目实施计划破灭。

图1-20 Franz计划的风力机

图1-21 WIME D-30型风力机

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忙于风力机理论研究和大的风电规划,直到1931年,才在USSR建立了第一台WIME D-30型大型风力机,如图1-21所示。WIME D-30型风力机的主要参数为:三叶片风轮,桁架式塔身,旋转直径30m,额定功率100kW,额定风速10.5m/s,额定转速为30r/min,叶尖速比为4.5。叶片采用变桨距控制,依靠一个圆形轨道对风力机进行偏航。此风力机在1931—1942年间运行良好,生产的电力并入小型电网。此风力机良好的运行实践经验,增强了建造5000kW大型风力机的信心,但这些计划都因其后的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