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营养强化:重要性与方法

营养强化:重要性与方法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10-5 每100g不同出粉率的面粉中营养素含量变化2.营养强化途径针对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不良状况以及相应的地域和人群,可采用三种主要的途径进行强化和改善。通过添加营养强化剂来补充和平衡膳食营养是我国解决营养不良与失衡的重要手段,而采用食物营养强化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营养健康水平也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营养强化:重要性与方法

1.营养现状与强化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由于南北差异、城乡差异和各地饮食文化、饮食结构等的不同,我国成为一个营养问题较多、较复杂的国家。据统计,中国目前人均消费营养强化剂的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中国的营养不良问题又十分突出,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素摄入失衡导致的多种疾病和健康状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沉重的负担,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制约着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其中,世界最广泛的营养不良——铁缺乏造成缺铁性贫血,全球发病率达到37%,不同人群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见表10-4。

表10-4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缺铁性贫血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国民身体素质。资料显示,当成人血红蛋白低于标准1%可导致1.5%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我国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作物仍是我国居民的主食,以粮食为主的膳食是一种良好的膳食结构。谷类食物中虽然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但这些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符合人体营养的需要,特别是粮食的蛋白质含量不足,缺少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此外,农作物的加工方法和居民饮食的烹饪方式也将影响食物中营养素的保存。加工精度过高,烹调过度都会丢失可观的营养素。在面粉加工中,随着出粉率的降低(面粉的精细度提高),小麦粉中营养素含量不断降低,变化最大的为维生素和无机盐(表10-5)。

表10-5 每100g不同出粉率的面粉中营养素含量变化

2.营养强化途径(www.xing528.com)

针对营养素摄入不足的不良状况以及相应的地域和人群,可采用三种主要的途径进行强化和改善。

(1)调整饮食结构 从理论上讲,利用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素的含量优势,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营养素摄取均衡、实现对营养的补充和强化,应该是最理想的办法。然而,调整饮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这对于非常重视食物色、香、味的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且调整膳食结构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持,选择多种食物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的人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无法做到。

(2)营养补充剂 服用药物类营养素补充剂的方法针对性强、见效快,具有很好的营养改善效果。但是,它需要对服用者进行医学诊断,按剂量服用,以避免过量摄入的风险,无法作为国家改善公众营养状况的可行手段。

(3)食物营养强化 食物营养强化就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居民营养状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工作、不同生长发育期人群的营养缺乏水平和营养需要,在广泛消费的食品(载体)中加入特定营养强化剂以补充人群所缺乏的营养素,在不改变人群的饮食习惯的前提下实现营养强化的目的。

食物营养强化的优点是强化食品生产方便、安全、经济。当然,这种方式虽然相对营养补充剂见效慢,但由于营养强化载体是大众食品,所以通过日常膳食即可实施强化。

通过添加营养强化剂来补充和平衡膳食营养是我国解决营养不良与失衡的重要手段,而采用食物营养强化的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营养健康水平也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具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