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缆线路网设计原则: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光缆线路网设计原则: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缆线路网应安全可靠,向下逐步延伸至通信业务最终用户。

光缆线路网设计原则: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1)光缆线路网应安全可靠,向下逐步延伸至通信业务最终用户。光缆线路在城镇地段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适宜的敷设方式。

(2)光缆线路网的容量和路由,在通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远期业务需求和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建设规模。

(3)同一路由上的光缆容量应综合考虑,不宜分散设置多条小芯数光缆。原有多条小芯数光缆时,也不宜再增加新的小芯数光缆。

(4)干线光缆芯数按远期需求取定,本地网和接入网按中期需求配置,并留有足够冗余。

(5)新建光(电)缆线路时,应考虑共建共享的各电信运营企业的容量需求。

(6)光缆线路在野外非城镇地段敷设时应以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为主,其中省内长途光缆线路和本地光缆线路也可采用架空方式。光缆线路在城镇地段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适宜的敷设方式。

8.1.1 直埋光缆线路的设计原则

1.直埋光缆埋深要求

1)普通直埋光缆

光缆埋深:主要考虑光缆的安全可靠性和工程投资。防外界破坏损伤是第一位的。我国北方还要考虑光缆防冻胀损伤,这种破坏危害更大。

东北一般土质(普通土、硬土)地段埋深为1.5m,南方埋深为1.2m,半石质和石质地段根据要求酌情浅埋。

2)水底光缆

(1)河深小于8m(指枯水季节的深度)的区段。

(2)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光缆埋入河底的深度应不小于1.5m。

(3)河床稳定或土质坚硬:应不小于1.2m。

(4)水深大于8m 的区域,可将光缆直接布放在河底不加掩埋。

2.直埋光缆穿越障碍的处理

(1)过铁路和主要公路:顶4 寸或3 寸钢管,内穿φ28/32mm子管。

(2)过一般公路:铺2 寸塑料管;村屯:铺砖或2 寸塑料管。

(3)过较大河流:水底光缆(水底光缆应伸出取土区,或伸出堤外不宜小于50m)上加水泥沙浆袋或水泥盖板、加护坡,并在两岸的上下游分别设警示牌

(4)过一般河流(水面宽小于50m):铺2 寸塑料管(端口封堵),上加水泥沙浆袋或水泥盖板,河床不稳的要加护坡,并在两岸设警示牌。

(5)过小河、沟渠和水塘:水泥沙浆袋或铺水泥盖板,并在河岸一侧设警示牌。

(6)过陡坡、土坎:做护坡或护坎。

3.直埋光缆标石的安装

(1)普通标石:在光缆线路的转弯点、排流线起止点、光缆预留点、光缆线路与其他障碍或线路交越点,光缆直线段每隔100m(或50m)埋设普通标石。

(2)监测标石:光缆接头地点埋设监测标石。

(3)标石埋设位置:一般标石宜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监测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转角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转弯处的交点上。

8.1.2 架空光缆线路的设计原则

1.电杆、吊线和拉线选择

1)电杆的杆高

长途、本地网光缆线路一般选7~8m 电杆,过铁路、主要公路、河口等选高杆(接腿)。具体如下:普通杆路单根电杆应选用7m、8m、9m;过铁路、主要公路、河口等特殊地段,应选用单接杆为10m、11m,品接杆在12m 及以上。

2)吊线的选择

(1)一般杆距用7/2.2 钢绞线。当杆距大于120m 时需加做辅助吊线,辅助吊线可选用7/2.6 或7/3.0 钢绞线。

(2)跨越(过河飞线)杆路的建设方式如下。

当杆距为120~150m,而无法做辅助吊线的特殊情况时,对于轻负荷区,做7/2.2吊线,但两端必须做终结;对于中负荷区,应做7/3.0 或7/2.6 吊线,两端也必须做终结。

3)拉线程式的选择

(1)终端杆拉线。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

(2)角杆拉线。角深不大于13m 时,拉线同吊线程式。角深大于13m 时,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一般不管角深大小都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为好,现在建设必须为将来加挂吊线和光缆提供方便)。

(3)防风杆和防凌杆。侧面拉线可选用与吊线程式相同的镀锌钢绞线,防凌杆的顺线拉线应比吊线程式大一级。

防风杆和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一般做法应符合以下要求:防风拉线每隔8 空(挡)做一个;防凌拉线每隔32 挡做一个。

2.标准杆距

标准杆距为50m。不是50m 的杆距为非标准杆距,为特殊情况采用。

3.电杆保护

采用石笼子、护墩、护桩、分水桩、砸桩、穿鞋等对电杆进行保护。

8.1.3 光缆端别及预留(www.xing528.com)

1.光缆端别的配置

光缆和电缆一样,都有A、B 端,必须按规律敷设和接续。为了使整个网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总结方法如下。

(1)线状网。依省会、地市、县城、乡镇和村屯为A→B 端(由上到下的原则)。

(2)环形网。逆时针方向为A→B 端。也有按东西南北进行光缆端别配置的,但这样容易混淆。

2.光缆的预留

1)架空光缆预留

(1)架空光缆预留长度为实际长度的5‰,用于光缆的自然弯曲、单盘测试和配盘损耗等。

(2)架空光缆每隔1 km 集中预留20m(光缆接头除外),并安装在预留架上。

(3)架空光缆的角杆、直线杆每隔5 杆挡做一次杆弯预留0.5m。

(4)架空光缆接头预留20m(含接头损耗)。

(5)架空光缆在长杆挡及特殊地段预留10m。

2)直埋光缆预留

(1)直埋光缆预留长度为实际长度的7‰,用于光缆的自然弯曲、单盘测试和配盘损耗等。

(2)直埋光缆接头预留为15m(含接头损耗)。

(3)水线光缆在大堤外预留5~10m。

(4)直埋光缆进入城镇的管道末端人孔内预留10m。

(5)直埋光缆进入城镇的管道部分在每个人孔内增加1m,用于摆放在电缆托架上。

3)管道光缆预留

(1)管道光缆的预留长度为实际长度的5‰,用于光缆的自然弯曲、单盘测试和配盘损耗等。

(2)管道光缆在每个人孔内增加1m,用于摆放在电缆托板上。

(3)管道光缆在接头处预留16m(含接头损耗)。

(4)管道光缆视情况可在管道末端人孔内预留10m。

4)局内光缆预留

除局内实际长度外,每端每条另外预留20m。

5)特殊地段预留

如过铁路、公路及桥梁等另行考虑。

8.1.4 光缆线路防护

对光缆线路电气性能方面(接续)的基本要求:在接头处金属构件不连接,电气断开(防止电气积累);若进入局站则要求光缆接保护地线。

1.防雷

雷击大地时产生的电弧,会将位于电弧内的光缆烧坏、结构变形、光纤碎断以及损坏光缆内的铜线,会使光缆的塑料外护套发生针孔击穿,产生腐蚀,使光缆的寿命缩短。直埋光缆防雷采用排流线和消弧线(依雷暴日和土壤电阻率等因素决定选用几条排流线)。

2.直埋光缆应埋设排流线防雷的地段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 d 的地区;土壤电阻率超标(ρ >100 Ω·m)地段;已经遭受雷击故障的地方;地形突变的地区(土壤电阻率相差较大);大部分土壤电阻率普遍较大(ρ >500 Ω·m)的地区中,只局部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段。

3.防强电

1)无铜线光缆线路的防护措施

(2)光缆的金属护层和金属加强芯在接头处相邻光缆间不作电气连通,以减小积累段长度。

(2)在接近交流电气化铁道的地段,当进行光缆施工或检修时,应将光缆的金属护套与加强芯作临时接地处理,以保证人身安全。

(3)通过地电位升高区域时,光缆的金属护套与加强芯等金属构件不作接地处理。

(4)鉴于光缆线路的屏蔽效果很低,金属护套的绝缘介质强度又高,光缆通信线路均可不作接地,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日常维修工作量。

2)有铜线光缆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

(1)光缆通信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接近时要按设计保持足够的距离,以增大它与强电线路的隔距或缩短影响积累段的长度来达到。

(2)光缆通信线路与高压电力线路、交流电气化铁道、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地线网、高压电力线杆塔的接地装置等强电设施接近时,其具体的隔距可根据设计决定。

(3)强电线路对光缆的短期危险影响,可在铜线上安装放电器。对于长期危险影响,可在铜线回路中安装防护滤波器。

(4)在不影响中继站供电的条件下,调整强电影响地段内的远供段组成,以缩短影响积累段的长度。

(5)增加光缆PE 外护层的厚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